首頁 -> 新聞 > 要聞 > 正文

實體盈利增速超金融業意味什么 金融提高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邁上新臺階

    來源: 經濟日報  2021-05-20 11:48:00

日,中證金融研究院一項報告顯示,從上市公司2020年年報看,2020年非金融上市公司實現凈利潤1.88萬億元,同比增長4.91%,高出金融業上市公司3.73個百分點,凈利潤占全部上市公司的比重從上年的46.29%上升到47.18%。

金融實體企業盈利增長快于金融企業,顯示出我國金融讓利實體經濟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據銀保監會統計,以上市銀行為代表的銀行業在2020年實現了向實體經濟讓利1.5萬億元的目標。2020年新增制造業貸款2.2萬億元;普惠型小微貸款增速高于各項貸款增速18.1個百分點;全年保險資金運用余額新增3.2萬億元,保險賠付超1.4萬億元。

可以說,金融業從總量、結構、價格三個維度,都給予了實體企業充分支持。此外,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金融機構自身的風控壓力有所提升,撥備計提增加,風險準備更充分,這也影響了自身的盈利速度。

金融為實體企業提供了更多支持,且金融企業自身盈利增速下降,從而導致了兩者凈利潤增幅的較大差異。同時,不可否認,實體企業利潤增速提升,除了金融讓利,也離不開自身有力的內生增長,這也是我國經濟發展強大韌的體現。

實體企業盈利增長快于金融業,意味著金融提高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邁上了一個新臺階。曾幾何時,一些金融機構追逐短期利益,使得資金在金融體系內自我循環、自我膨脹的現象大行其道,以至于金融行業利潤增長過快,明顯超越非金融行業,使得資金熱衷“脫實向虛”,造成實體經濟“失血”,給經濟發展埋下巨大隱患。正因如此,中央提出“金融要為實體經濟服務,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需要”。年,“增強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亦成為金融業改革發展的關鍵詞之一。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2020年又疊加疫情沖擊,就更需要金融機構自覺提高政治站位,切實提高服務實體企業的能力。當前,我國經濟運行開局良好與恢復不均衡、基礎不穩固并存,仍然需要金融“精準滴灌”,支持實體經濟固本培元。5月12日,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加強對受疫情持續影響行業企業的金融支持,加強對文旅企業及線下零售、住宿、交通運輸等其他受疫情影響較大行業的定向金融服務,還要求繼續做好對制造業升級發展的融資支持。這進一步指明了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的具體方向。

實體經濟是金融業發展的根基。沒有強有力的實體經濟,金融業做大做強只能是“空中樓閣”。反過來說,我國金融業也只有在切實服務實體經濟中才能實現由大到強的轉變。

隨著經濟發展逐漸回歸常態,一些階段的讓利政策未來也將逐漸退出。但是,回歸初心,構建有效支持實體經濟的體制機制,促進形成金融和實體經濟的良循環,推動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仍然是金融業面臨的艱巨任務。

【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出處非(巨潮財經網)的作品,均轉載于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目的在于信息的傳遞,本網不承擔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對稿件有質疑請與本網客服聯系。

2、刊發此文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15日內聯系本網客服。

閱讀延展

實體盈利增速超金融業意味什么 金融提高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邁上新臺階

近日,中證金融研究院一項報告顯示,從上市公司2020年年報看,2020年非金融上市公司實現凈利潤1 88萬億元,同比增長4 91%,...

2021-05-20 11:48:00

SensorTower:一季度美國手游市場收入61億美元,中國手游在美出口優勢進一步擴大

SensorTower商店情報數據顯示,2021年一季度美國手游在AppStore和GooglePlay的總收入超過61億美元。本期,共23款中國手游產品入圍美區暢銷

2021-05-20 11:43:39

報告:到2023年中國寵物行業規模將達4456億元 復合增速預計14.2%

艾瑞咨詢日前發布的《2021年中國寵物消費趨勢白皮書》預測,到2023年,中國寵物行業規模將達到4456億元?!栋灼凤@示,目...

2021-05-20 11:42:16

國產新材料企業“馭能科技”完成數千萬元Pre A+輪融資 云沐資本擔任本輪融資獨家財務顧問

國產新材料企業馭能科技近日宣布完成數千萬元人民幣Pre A+輪融資,由北汽產投領投,復林創投、云沐資本跟投,云沐資本擔任本...

2021-05-20 11:40:29

A股三大指數集體低開,深成指低開0.20%

A股三大指數集體低開,滬指低開0 29%,深成指低開0 20%,創業板指低開0 04%。

2021-05-20 11:3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