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察日報:防范電商大促“先漲后折”需全方位監管
- 來源: 檢察日報 2018-06-11 15:33:14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日前召開“6· 18”網絡集中促銷活動行政指導座談會,要求“6·18”網促網絡交易平臺經營者不得采取先漲價再打折等欺詐行為。中國互聯網協會信用評價中心法律顧問趙占領表示,先漲價再打折屬于典型的價格欺詐行為(6月10日央廣網)。
在“6·18”網促來臨之際,監管部門提前給電商平臺打“預防針”,禁止先漲后折、虛假交易、以次充好、虛假宣傳等違法欺詐行為,乃是出于歷年來的實踐經驗考慮,防范類似欺詐行為損害到消費者利益,值得肯定。我們看到,每年一度的“6·18”“雙十一”網促活動,吸引了眾多商家和消費者,創造出一個個銷售奇跡。同時,每年促銷期間,往往也是各種欺詐行為上演之時。對此,除了禁令,還須隨時出擊處罰,讓平臺和商家不敢輕易違規。
先漲后折,就是在促銷來臨之前提高商品售價,再采取打折的方式吸引消費者。如此一來,看似優惠多多,實際上并未真正降價讓利,甚至部分商品折后價比之前還要貴,屬于典型的價格欺詐,暗坑消費者。從各地消協和工商部門公布的調查數據能夠看出,先漲后折,頑固難除,已經成為行業流行的“潛規則”了。
難除,并非除不掉。之所以如此,首先跟違法成本過低、執法力度不夠有關。對于平臺和商家先漲后折等商業欺詐行為,監管部門往往采取批評教育、處罰等措施,真正遭到處罰的商家很少,這讓大多數商家心存僥幸,并不畏懼監管本身;而且,就算遭到處罰,通常處罰金額也不多,與所獲得的銷售利潤和宣傳效應相比,二者差距懸殊,難有震懾效果。
其次,證據鎖定存在一定難度,也是監督不力的重要原因。對于監管部門來講,認定平臺和商家有價格欺詐行為,就需要明確的證據支撐。可由于電商平臺銷售的商品種類繁多,均有數千萬種商品,價格亦隨行就市變動頻繁,要是對每一種商品都進行跟蹤取證的話,難度很大,需要龐大的工作量和過硬的技術支撐。因此,出于工作需要,監管部門需盡快加強技術力量,對平臺和商家實現實時監控,對重點商品價格采取數據搜集、回溯、跟蹤等措施,發現問題就及時鎖定證據,以便將來查處佐證。
另外,還要看到,電商行業的整體規范性亟待提高。電商大促期間的銷售問題集中爆發,側面暴露了電商行業整體的不規范性。在電商業逐步趨于成熟之際,行業規范、自我監管和法律法規需要及時跟上來,對價格欺詐等行為清晰界定,施以重責,釋放規范的力量。最后,大促之際,也要提醒消費者有所警惕,一旦遇到坑損,及時向監管部門、電商和媒體積極舉報,壓縮維權、投訴流程,降低維權成本,通過內外監督機制,共同對平臺和商家進行全方位的監管,讓價格欺詐越來越少。
【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出處非(巨潮財經網)的作品,均轉載于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目的在于信息的傳遞,本網不承擔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對稿件有質疑請與本網客服聯系。
2、刊發此文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15日內聯系本網客服。
-
-
科研人員研發出能種地能噴藥還能除草的機器人
英國一家小型機器人公司開發了一系列用于農業的定制型靈活機器人,這種機器人能夠替代現有的田間拖拉機。
2018-11-16 10:36:46
-
-
江西“臍橙之鄉”豐收 果園一派繁忙景象
近日,江西省贛州市尋烏縣近20萬畝果園進入豐收采摘期,當地果農抓住晴好天氣開始采摘臍橙,果園一派繁忙景象。
2018-11-12 14:14:52
-
-
穩外資 開放格局縱深推進(經濟觀察·聚焦六個穩④)
商務部近日發布數據,前7月我國實際使用外資4967 1億元,同比增長2 3%。
2018-08-20 13:53:54
-
-
河南:脫貧石榴花紅遍永青山
河南省內鄉縣永青山腳下的瓦亭鎮羅溝村,眺望滿山坡的石榴樹,碧綠的枝葉間還留有星星點點的紅,瓦亭鎮產業扶貧軟籽石榴基地...
2018-07-27 10:55:41
-
-
廣西藤縣紫肉黃皮每公斤賣到70元
日前,在廣西藤縣象棋鎮道家村農民陳祖嚴的果園里,一簇簇熟透了的紫肉黃皮果,在陽光的照耀下透出了淡淡的紫色,引人喜愛。
2018-07-24 13:5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