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農村部:農業信息化發展已到關鍵時期 加大力度補齊短板
- 來源: 經濟參考報 2020-10-19 09:09:07
農業農村部市場與信息司副司長宋丹陽18日表示,近年來,農業農村信息化建設快速發展,在促進農民增收,改善農村生活條件和生活水平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當前,農業農村信息化發展已經到了關鍵時期,要加大力度補齊短板,盡快讓農業農村插上信息化的翅膀。
宋丹陽說,雖然農業農村信息化建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然還是處在探索階段,存在關鍵核心技術裝備研發薄弱、缺乏成熟的產品和解決方案、研發創新體系不健全等短板。未來,將進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吸引社會各方的資金、技術等資源參與農業農村信息化建設。針對農業、農村、農民的實際需求,研發推廣信息化產品和解決方案,為農民提供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技術和服務。
近年來,我國各地圍繞物聯網、大數據、智能控制、衛星導航定位等在農機裝備和農機作業上的應用進行了有益探索,在大田精準作業、設施農業智慧管理、畜禽智慧養殖等方面涌現出很多成功案例。同時,隨著電商、冷鏈物流等快速發展,在農業產后加工流通環節中,進一步推進了我國智慧農業的發展,為農業打開了廣闊的市場。
北京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馬榮才介紹,近年來北京市大力發展農業農村信息化建設,構建農村電商網絡。今年初疫情發生之前,電商農產品銷售的占比為11%左右,疫情之后這個比例已經超過40%。2019年,北京網上零售3300多億元,其中生鮮農產品達到300多億元。2019年,北京市生鮮客單生鮮農產品電商達到4.7億單,而2020上半年就已經達到了4億單,客單價也快速提升,提升了100%。隨著拼多多等新興電商平臺崛起,北京重點農業產品先后與電商開展合作,發展智慧農業,助力鄉村振興。
面對農業信息化發展的巨大市場,眾多互聯網巨頭開始大舉進入農業信息化領域。騰訊打造“智慧農業平臺”、阿里推進“互聯網農場”、京東搭建智慧農業共同體等。以農業起家的新興電商平臺拼多多今年也發布了“農產品上行發展報告”,宣布將繼續以農產品上行為核心戰略,未來5年內投入不低于500億元支持農業農村“新基建”,進一步加強農產區基礎設施建設、加強農產品物流體系建設、完善以電商為核心的農產品網絡銷售體系,助力培育超過100萬家年銷售額超百萬元的農村網店。同時,拼多多還與國家農業信息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達成戰略合作,在產前、產中、產后等各環節推進生產、農業技術裝備、銷售服務等各領域的數字化發展。
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農業信息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首席科學家趙春江表示,農產品高產、穩產是農業技術進步的一個重要方面,更重要的是把農產品、商品銷售出去,讓農戶最終受益。未來要不斷推進以消費拉動前端生產,進而推進整個農業現代化技術體系發展。
【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出處非(巨潮財經網)的作品,均轉載于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目的在于信息的傳遞,本網不承擔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對稿件有質疑請與本網客服聯系。
2、刊發此文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15日內聯系本網客服。
-
農業農村部:農業信息化發展已到關鍵時期 加大力度補齊短板
農業農村部市場與信息司副司長宋丹陽18日表示,近年來,農業農村信息化建設快速發展,在促進農民增收,改善農村生活條件和生...
2020-10-19 09:09:07
-
-
農業農村部:秋糧收獲過六成 各地多措并舉穩步提高糧食產能
農業農村部13日發布,目前全國秋糧收獲已過六成,各地多措并舉穩步提高糧食產能,確保糧食豐收。江西省安義縣是今年洪澇災害...
2020-10-14 14:43:57
-
好消息!我國玉米制種與大田畝產再創新高
記者29日從北京市農林科學院玉米研究中心獲悉,日前在甘肅省張掖市甘州區舉行的玉米制種測產活動中,玉米雜交品種NK815制種畝...
2020-09-30 14:18:01
-
馬鈴薯雜交種子,近了 9年破解90%
和水稻、小麥、玉米不同,作為營養全面的世界第三大主糧作物,百余年來馬鈴薯并不是靠種子種植的,而是依靠地下的塊莖,即種...
2020-09-30 14:03:18
-
創新是水稻產業唯一出路 未來綠色技術研發增強
水稻產業是我國的民族產業,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貢獻。為了滿足未來對水稻數量、質量和安全的需求,應對國際競爭,...
2020-09-29 14:4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