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孿生無感支付 讓未來城市更智慧
- 來源: 科技日報 2018-06-11 15:33:54
城市各類信息的共享、城市大數據的挖掘利用等,是當前城市發展建設的重要議題。人工智能技術如何更好地利用多元化的數據資源,為城市管理和產業發展提供服務?在近日舉辦的2018中國國際大數據產業博覽會上,兩個新詞走進了人們的視野——數字孿生與無感支付,為這個問題提供了兩種具體應用場景。
數字孿生:建一座“虛擬城市”
“‘數字孿生’將成為未來智慧城市的一種發展方向。”軟通智慧總裁馮嵱告訴記者,“數字孿生”是從虛擬制造、數字樣機等技術發展而來,是以數字化方式為物理對象創建的虛擬模型,來模擬其顯示環境中的行為,最早被用于工業制造領域。而將其引入智慧城市建設,是基于創新的數字孿生技術與全域數字化融合,將物理城市精準映射到虛擬環境,形成數字城市;再通過城市科學模擬與仿真系統對城市進行科學預測,為城市管理者與企業提供有效的決策輔助,助力城市的發展規劃和運營管理、產業轉型與善政惠民。
概括而言,“孿生城市”就是將城市管理的各種數據映射到網絡虛擬空間的數字模型,是數化萬物與AI技術的具體體現。
AI算法為實現數字孿生提供了技術支持。它以大數據為基礎,通過智能搜索分析,進行自我識別、自我判斷,形成人們可見的自動駕駛、自動監控、自動生產等。一方面,AI算法方面的突破,讓自動識別速度既快又準;另一個方面,5G網絡的數據傳輸速度的極大提升,讓人工智能和城市的各種場景結合在了一起。比如運用到自動駕駛領域,原本是汽車有一套獨立的智能駕駛系統,道路有一套獨立的智能網聯道路,運用數字孿生技術將他們整合在一起,就形成了解決出行問題的整體智慧方案。
馮嵱表示,目前軟通智慧已經將大數據和AI技術運用到了城市的科學規劃、產業分析、輿情監測、精準扶貧、公共安全、交通出行、節能環保、文化旅游、醫療養老、社區服務等諸多領域。他們以城市為平臺,提供綜合的大數據應用和運營服務,逐步覆蓋了政府、產業、民生的方方面面,使城市更加宜居和可持續發展。
與以往相比,孿生城市AI技術的運用將極大提升城市各部門協調管理的自動化。比如,生態環境網格化監測云平臺護航智慧環保應用,在降低政府投資風險、規范監管執法、實現部門協調等方面實現了“全空間、全區域、全過程”的動態化智能管控。通過這些AI技術的應用,為政府優化產業結構提供決策依據和大數據支撐。
無感支付:量身定制個性化金融服務
如今移動支付、智能信貸、智能投顧已經走入我們的生活。一個明顯的趨勢,就是整個社會在朝著數字化、定制化和智能化的方向發展。一切智能的應用一定是先有數據,數據足夠大,智能才能更好地發揮作用。隨著數據量越來越大、數據的維度越來越多,如何把包括大數據和機器學習的AI技術應用到金融服務等垂直領域的實踐之中,滲透到業務發展的每一個環節?
凡普金科創始合伙人、愛錢進總裁楊帆表示,未來金融將是“無感支付”。當你身處某一金融需求場景之中,一套完善、合理、定制化的金融服務方案便能夠自動生成,大家只需簡單的操作,就能輕松獲得最佳的金融服務方案,真正實現“當你需要時,它就在那里”的無感體驗。
在技術上,需要將人工智能、大數據等用于風控、建模等領域。楊帆告訴記者,他們的數據科學家研制了一個RNN神經網絡模型,通過機器自動挖掘數據,進而找出一些特定的特征,然后再提取這些特征為用戶提供互聯網金融的服務。在風險識別的過程中,他們自主研發了FinUp云圖風控系統,以及自動建模機器人——水滴和春風,并將這些AI技術用于多項業務中。
“通常的建模過程,是由建模師針對這些數據和樣本的結果,去進行調優,非常費時,可能一個模型從有數據,到最終模型建成,要消耗幾個月的時間。而通過自動建模機器人,可以把中間調優的過程、特征搜索的過程,完全由機器來完成。隨著技術的不斷迭代,我們建模的速度還在加快。” 楊帆說。(記者 郭 科)
【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出處非(中國新農網)的作品,均轉載于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目的在于信息的傳遞,本網不承擔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對稿件有質疑請與本網客服聯系。
2、刊發此文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15日內聯系本網客服。
-
-
天山“森林衛士”的苦與樂
按從上到下、從左到右的順序為圖①:伊馬木和戰友結束了一天的巡邏在山間宿營,才吃上一口熱飯;圖②:一只被不法商販收購的...
2018-06-11 15:34:00
-
-
“老崔”的15公里巡線路
清晨8點半,桂林聯勤保障中心某倉庫四級軍士長崔艷峰,開始了一天的巡線工作。這是一條連接主庫區和儲存區之間的輸油管道,綿...
2018-06-11 15:33:58
-
-
長江口動力煤價重上700元/噸 “長協保供”將緩解需求端
盛夏毒日頭的投影還沒有抵達北回歸線,用電高峰的潮頭還只是天際線外隱約的一個點,煤炭價格持續上漲帶來的成本壓力卻已經實...
2018-06-11 15:33:58
-
-
學齡前兒童每天活動應達3小時
上周六,國內首部《學齡前兒童(3~6歲)運動指南(專家共識版)》正式發布,其中首次提出學齡前兒童每天活動應達3小時以上。學齡...
2018-06-11 15:33:56
-
-
電商定制版到底是怎么回事?
下周“買買買”一族將迎接電商6·18大促。不過,在電商平臺上消費者正接觸越來越多的“電商定制版”“線上專供款”“網絡專供...
2018-06-11 15:3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