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部積極部署農產品加工業提升行動優化產業結構布局
- 來源:第一農經 2018-03-22 09:13:29
日前,農業部印發了在全國積極部署農產品加工提升行動的有關通知,在通知中,明確了時間和所要達到的目標,而推進農產品加工提升行動,需要做好六個方面,從而優化產業結構布局,促進農產品加工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促進農業經濟的迅速發展。

農產品加工
21日從農業部網站獲悉,近日,農業部印發通知,部署在全國開展農產品加工業提升行動,推動產業結構布局不斷優化、創新能力顯著增強、質量品牌明顯提升。力爭通過3年努力,使全國農產品加工轉化率達到68%,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業主營業務收入年均增長6%以上,農產品加工業與農業總產值比達到2.4∶1。
通知強調,實施農產品加工業提升行動,要堅持提質增效發展、創新驅動發展、綠色引領發展、產業融合發展。
一是要統籌推進初加工、精深加工、綜合利用加工和主食加工協調發展。大力支持新型經營主體發展農產品保鮮、儲藏、烘干、分級、包裝等初加工設施,鼓勵建設糧食烘儲中心、果蔬加工中心,引導建設一批農產品精深加工示范基地,推介一批農產品和加工副產物綜合利用典型。
二是要引導糧食生產功能區、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大力建設規模種養基地,發展產后加工,同時引導加工產能向現代農業產業園、科技園、創業園聚集發展。鼓勵企業兼并重組,培育一批年產值超過30億元的大型農產品加工企業。創建一批產值超50億元的國家農產品加工園區和產值超100億元的國際農產品加工園區。
三是加強國家農產品加工技術研發體系建設,建設一批農產品加工技術集成基地。組織攻克一批產業關鍵共性技術難題,加快科技成果轉化應用。
四是引導企業牢固樹立以質量和誠信為核心的品牌觀念,支持企業積極參與先進質量管理、食品安全控制等體系認證,弘揚“工匠”精神,提升全程質量控制能力。
五是鼓勵節約集約循環利用各類資源,引導建立低碳、低耗、循環、高效的綠色加工體系。支持農產品加工園區的循環化改造,推進清潔生產和節能減排。
六是鼓勵農產品加工企業與上下游各類市場主體組建產業聯盟,讓農戶分享二三產業增值收益。引導農產品加工業與休閑、旅游、文化、教育、科普、養生養老等產業深度融合,積極發展電子商務、農商直供、加工體驗、中央廚房、個性定制等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
【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出處非(中國新農網)的作品,均轉載于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目的在于信息的傳遞,本網不承擔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對稿件有質疑請與本網客服聯系。
2、刊發此文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15日內聯系本網客服。
閱讀延展
-
-
聊城陽谷整合資源推進產業扶貧
聊城市陽谷縣李臺鎮圍繞鞏固提升脫貧成效這一目標,依托優勢產業項目,有效整合各類資源,積極推進產業扶貧項目,進一步增強貧困群眾..
2018-04-09 14:45:36
-
-
無人科技助力鄉村振興 京東智慧農業共同體成立
以科技賦能、資源賦能、產業賦能助力鄉村振興!4月9日上午,京東無人機開放賦能暨智慧農業共同體啟動會在京東集團總部舉行。會上,京東..
2018-04-09 14:44:35
-
-
岳普湖縣:農業科技示范基地帶動就業
4月7日,岳普湖縣也克先拜巴扎鎮塔勒博依村村民在該村農業科技示范基地除草。該基地育有20多種300萬株蔬菜、瓜果、花卉苗,已吸納20多..
2018-04-09 14:40:38
-
-
根據目前形勢,在農村辦幼兒園、做土地流轉、快遞上
每個人都想賺錢,不想出門打工就在咱自己家賺,在農村創業選項目最需要關注的有兩點,一是緊跟國家政策,二是有市場發展空間,而市場和..
2018-04-09 13:21:33
-
-
2018年春荒補助:這三類對象可以申請
根據民政部發布的《受災人員冬春生活救助工作規程》,國家將給春荒受災人員生活救助金補助,那2018年都有哪些補助?能補助多少錢?哪些人..
2018-04-09 13:15:58
最新快報
熱文榜單
今日豬價暴跌 玉米上漲結束未來或價格下跌 豆粕行情
鄉村振興戰略規劃已基本成型 未來農業發展大有可為
鄉村振興正當時——2018年“三農”發展前瞻
吉林市: “掃黑除惡”何時從 “先導鎮”打響第一槍
天津西堤頭鎮涂料廠整改不驗收卻等來限期搬遷通知
杭州富陽區黃公望原村副書記被指騙取搬遷補償款
云南大理洱源縣3.5萬畝梅花競相開放
河南鞏義:G310鞏義段改建工程驚現低分高價中標 到底
2018年黑龍江調減水稻種植面積 水稻休耕試點每畝補助
“一村一幼”斬“窮根” 涼山11.7萬余名幼兒免費入學
魯甸災區:柏油路通進村
稀有印度寬距蘭“現身”大圍山自然保護區
冬日登峨眉金頂 享童話般銀色世界
石林彝族撒尼刺繡培訓助推非遺傳承可持續發展
很多吃貨奔赴去怒江 竟是為了這樣的“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