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濟 > 技術 > 正文

海上風電:警惕無序發展導致棄風棄電 多種問題影響持續健康發展

    來源: 科技日報  2019-07-30 14:29:40
“發展海上風電將成為我國能源結構轉型的重要戰略支撐。然而,我國海上風電起步較晚,基本都位于灘涂、淺水區域,存在各自為政、無序發展的現象。”日前,在由國家海上風力發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辦、中國海裝承辦的國家海上風力發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第六屆年會暨國際海上風電高層技術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劉吉臻表示。

2018年我國海上風電總裝機445萬千瓦,在建647萬千瓦,成為僅次于英國和德國的世界第三大海上風電國家。預計到2035年總裝機將達1億千瓦,2050年達2億千瓦。

但是,專家表示,我國海上風電的發展也面臨著一些亟待解決的難題和挑戰。

能源結構轉型的重要支撐

海上風電在全球風電領域的占比正日益提高。“根據國際可再生能源機構《全球能源轉型路線圖2050》的預測,2050年,全球總發電量的35%將來自風能,而2018年僅有5%的發電量來自風能。”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風能專業委員會秘書長秦海巖表示,據預測,到2050年,全球風電裝機規模將達到約60億千瓦,其中海上風電約為10億千瓦。

專家表示,我國海上風電正成為全球海上風電發展的新動力,而海上風電對我國能源轉型的支撐作用也將越來越顯著。我國海上風電儲量大,5—50米水深、70米高度的海上風電可開發資源約5億千瓦(水電約6.6億千瓦)。與陸上相比,海上風速高15%—40%,年運行小時數達4000以上,能多發50%—70%的電能。

劉吉臻分析,我國中東部陸上分布式電源開發潛力僅有1.7億千瓦。而海上風電資源豐富,潛力巨大,且靠近東部負荷中心,就地消納方便,發展海上風電將成為我國能源結構轉型的重要戰略支撐。

多種問題影響持續健康發展

盡管我國發展海上風電優勢明顯,但仍面臨著多重挑戰。

“我國東部地區陸上可再生能源的開發潛力有限,要想實現可再生能源的本地化開發和就地消納,必須大力發展海上風電,特別是資源和儲量更好的遠海風電,而對于海上風電的發展尚存在認識不到位的問題。”劉吉臻說。

海上風電涉及行業部門眾多,國家層面的宏觀統籌與整體規劃缺乏。“目前,對于海上風電的開發缺乏宏觀的統籌與整體規劃,海上風電開發大部分都由地方政府或者單一企業主導,與其他行業和部門之間缺乏協同,這樣的局面未來有可能會導致棄風棄電等現象的出現。”劉吉臻不無擔憂。

與此同時,海上風電接入問題突出,缺乏海上電網頂層設計。“海上風電現在多位于近海,后續隨著規模增大和向遠海發展,將涉及海上組網和輸送等問題。而由于海上風電處于分散式、獨立式發展狀況,沒有統一規劃,這將對未來健康持續發展帶來嚴重影響。”劉吉臻說。

“目前海上風電開發均由發電企業自行完成,電網公司一直未介入,海上風電接入大電網的地點、容量、性能的選擇缺乏統一規劃,未來可能會對東部地區電網安全、可再生能源消納帶來嚴重影響。”而且,劉吉臻認為,海上風電對電網格局和電力流的影響也缺乏系統研究。

劉吉臻說:“除此以外,海上風電屬新興技術密集型產業,裝備研發能力和工程技術力量不足。由于海上風電對可靠性和智能化等性能的要求較高,使得目前的設備主要還是依賴進口。同時,我國對于遠海風電使用的大容量風機、直流換流平臺、海上施工運輸等方面的技術研究也較少,與國外技術差距較大。”

不少專家還表示,對于海上風電產業發展的經濟性和全壽命周期技術經濟評價也缺乏深入研究,一般的投資回報率僅僅涉及對發電和輸電成本的考慮,缺乏從整個產業發展的角度對海上風電的技術經濟性進行總體評價。

在秦海巖看來,未來我國海上風電還面臨著電價降價帶來的投資收益的挑戰,以及整個產業尚未形成成熟規模經濟產業鏈的挑戰。

“建議企業利用自身優勢,共同努力,進行全產業鏈地深度融合;整個行業則應該認識到在海上風電價值鏈上,風電機組、電力送出、支撐結構、施工、運維等各個環節要同等重要,需全面均衡發展;同時,海上風電行業還應加強有效的國際合作,盡快提高自身的技術水平和發展能力。”秦海巖說。

【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出處非(巨潮財經網)的作品,均轉載于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目的在于信息的傳遞,本網不承擔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對稿件有質疑請與本網客服聯系。

2、刊發此文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15日內聯系本網客服。

閱讀延展

海上風電:警惕無序發展導致棄風棄電 多種問題影響持續健康發展

發展海上風電將成為我國能源結構轉型的重要戰略支撐。然而,我國海上風電起步較晚,基本都位于灘涂、淺水區域,存在各自為政...

2019-07-30 14:29:40

快訊:智能產業快速發展 知識產權如何保護

當前,人工智能技術日新月異,智能產業發展風起云涌。隨著主打人工智能技術的公司如雨后春筍涌現,市場競爭激烈,人員流動頻...

2019-07-18 14:14:51

消息:“技術+模式”激發商業航天發展紅利

不久前,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所屬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研制的長征十一號海射運載火箭在我國黃海海域成功發射,將七...

2019-07-17 14:14:58

共享經濟亟需破解盈利“痛點” 抓住“痛點”精準施策

共享經濟是在互聯網平臺下的一種去中心化經濟模式。目前,我國共享經濟平臺發展面臨盈利困境等現實問題,應精準增加有效供給...

2019-07-12 11:32:02

消息:裝機容量穩居世界第一 風光產業持續“風光”

□ 當前,我國可再生能源年發電量持續增加,棄水、棄風、棄光狀況明顯緩解,可再生能源有效利用率顯著提升?!?具體來看,...

2019-07-11 11:1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