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國內 > 正文

近七成銀行家認為未來三年 會有機構清盤退出市場

    來源: 證券日報  2019-02-27 09:20:32

2月26日,中國銀行業協會發布了《中國銀行家調查報告(2018)》,銀行家從宏觀環境、發展戰略、業務發展、風險管理與內部控制、人力資源與財務管理、金融科技與信息化、公司治理與責任等角度進行評價。

金融機構競爭加劇

近年來,金融機構的日子并不好過,躺著掙錢的日子一去不返,而新鮮血液的涌入也在使得傳統金融機構的競爭壓力越來越大,然而,日子難過歸難過,卻鮮有傳統金融機構清盤退出。

距離海南發展銀行破產已經過去了21年,誰是下一個,人們不愿意猜測,但存款保險等制度的完善已經為此做好了準備。事實上,在銀行家群體中,有69.3%的人認為未來三年將會有個別機構退出市場,有15%的銀行家認為會有部分類型的機構退出市場。

退出市場的大熱門則是民營銀行,有53.7%的銀行家認為最有可能在未來三年內退出市場。

目前,我國共有17家民營銀行,截至2017年末,民營銀行總資產3381.4億元,同比增長85.22%,其中各項貸款余額1444.17億元,增長76.38%。

曾幾何時,民營銀行一照難求,上市公司紛紛表態籌建,而隨著民營銀行逐批成立,上市公司的喊聲已經越來越小,直至2018年1月份,寧夏青龍管業發布了取得民營銀行名稱預先核準通知書,此后再無上市公司發聲。

中商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2018年全國民營銀行核名總數共85家,創2013年以來的歷史新低,2017年和2016年這一數字分別為141家和178家。

除民營銀行外,有43.6%的銀行家認為農村金融機構退出市場的可能性最大,信托公司、城市商業銀行、外資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也分別有33.7%、21%、10.6%、4.6%的銀行家認為可能退出市場。

資管新規變局

資管新規出臺之后,銀行的業務規模和經營戰略也隨之轉變。有55.7%的銀行家認為,資管新規最重要的目的之一在于打破剛性兌付,使投資者自負盈虧,有55.3%的銀行家選擇凈值化管理作為影響最大的規定,38.6%的銀行家認為期限錯配的限制是新規對銀行理財影響較大的規定。

在規模方面,57.7%的銀行家認為資管新規發布后銀行理財余額會出現下降,24.5%的銀行家認為資管新規影響不確定。數據來看,截至2017年末,全國存續銀行理財產品存量規模達到了29.54萬億元,是市場上體量最大的資管類型產品,而資管新規發布后,2018年6月份全市場非保本理財產品規模就下降了1.18萬億元。

體量的減小也意味著各家銀行之間的競爭更加激烈,對于理財子公司的要求更高。較為令人意外的是,對于理財子公司最為熱衷的是股份制商業銀行而非大型商業銀行。

調查顯示,有81%的股份制商業銀行人士認為應該成立理財子公司,大型商業銀行這一數據為64%,城商行與民營銀行這支持數據為57%。

農村中小金融機構則傾向于在某部門下設立資產管理團隊,這一支持占比為72%,另有75%占比支持成立獨立的一級部門運作。城商行與民營銀行則更傾向成立獨立一級部門,或者成立事業部進行理財產品的運作,占比分別為98%和78%。

招商銀行研究院總經理孫懷宇表示,市場上有研究大致測算過資管子公司的盈虧平衡,大約在600億元就能達到盈虧平衡,對于招商銀行而言,管理規模最大達到兩萬億元左右,雖然受到資管新規影響略有下降為1.8萬億元左右,但也足以實現盈利。

此外,2018年以來,債券市場出現了一波違約事件,2018年前9個月,已經發生74起債券違約事件,債券余額合計714億元。

在債券違約對銀行資產配置的影響調查中,有七成銀行家認為會受影響,其中59%的銀行家認為受到債券違約事件影響明顯,在進行信用債投資時,會持謹慎態度,適當減少債權投資業務的發展,有23.5%的銀行家認為,當前債券違約是個例,但總體而言,2018年銀行家對債券違約事件的負面態度明顯。

【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出處非(巨潮財經網)的作品,均轉載于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目的在于信息的傳遞,本網不承擔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對稿件有質疑請與本網客服聯系。

2、刊發此文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15日內聯系本網客服。

閱讀延展

近七成銀行家認為未來三年 會有機構清盤退出市場

近七成銀行家認為未來三年 會有機構清盤退出市場

2月26日,中國銀行業協會發布了《中國銀行家調查報告(2018)》,銀行家從宏觀環境、發展戰略、業務發展、風險管理與內部控制、...

2019-02-27 09:20:32

今年以來上市公司理財“購買力”減弱:參與公司數及認購總額同比“雙降”  理財公告跌至千份以下

今年以來上市公司理財“購買力”減弱:參與公司數及認購總額同比“雙降” 理財公告跌至千份以下

今年以來,理財產品預期收益率持續走低,銀行發行理財產品類型也正在凈值型產品過渡,在此背景下,上市公司購買銀行理財產品...

2019-02-26 10:02:35

科創板加速推進 重頭工作密集有序推進

科創板加速推進 重頭工作密集有序推進

上海證券交易所起草的六個科創板配套業務規則征求意見已經結束,共收到了500余份意見反饋;中國證監會起草的兩個管理辦法,將...

2019-02-25 09:37:45

MSCI擴容在即 外資搶跑年內加倉已超千億  在全球主要市場中表現出色

MSCI擴容在即 外資搶跑年內加倉已超千億 在全球主要市場中表現出色

2019年尤其是農歷春節后以來,A股呈現強勁上漲勢頭,正在逐漸改變市場參與各方的預期和風險偏好。Wind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以...

2019-02-22 16:57:31

穩投資重在精準有效 投資需求潛力巨大

穩投資重在精準有效 投資需求潛力巨大

2018年以來,我國出臺了促進民間投資、加大基礎設施領域補短板力度、培育壯大新動能等一系列穩投資政策措施。在此帶動下,全...

2019-02-22 11: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