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資擬翻番 新股東加盟 長安責任險能否脫險受關注
- 來源: 北京商報 2019-06-06 14:01:00
增資解渴 擬引入兩大新股東
6月3日,中國保險行業協會官網披露的《長安責任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關于變更注冊資本有關情況的信息披露公告》(以下簡稱《公告》)顯示,長安責任險于4月2日召開2019年第三次臨時股東大會,并審議通過《長安責任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增資協議》。
根據《公告》內容,該公司注冊資本將從目前的162154萬元增至325154萬元。公司本次增資擴股募集資本金16.3億元,每股定價為1元。同時,該公司也引入兩大股東,其中,國厚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厚資產”)認購10.3億元,增資后股權占比31.68%;蚌埠高新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蚌埠高投”)認購6億元,增資后股權占比18.45%。一旦此次增資獲批,其他老股東的持股比例將明顯縮減。
據計算,經過此次增資,上述兩家公司將成為長安責任險第一、第二大股東,所持股份占比合計超過50%,而原來的第一大股東長安保障擔保有限公司由于增資后占總股本比例從原來的17.65%縮減為8.8%,成為第三大股東。如果該增資計劃正式落地,長安責任險的償付能力壓力將大大緩解。不過,此次注冊資本變更事項尚待銀保監會批準。
同時,國厚資產、蚌埠高投均在《公告》中確認,投資長安責任險的資金,源于合法自有資金,并非使用任何形式的金融機構貸款或者其他融資渠道資金,兩者均聲明自家公司及實際控制人與長安責任險其他股東、投資人之間不存在關聯關系,也不存在股權代持或者其他安排。
兩年兩“劫” 大傷元氣
一段時間以來,長安責任險都在苦苦尋找“救兵”,以化解償付能力問題。最新償付能力報告顯示,長安責任險2019年一季度償付能力充足率跌至-162.65%。而遭遇這一境遇源自長安責任險的兩年兩大“劫”:一是違規股權被“點名”,二是履約險“踩雷”。
去年1月,銀保監會發布《撤銷行政許可決定書》指出,長安責任險股東泰山金建擔保有限公司在2012年增資申請中,違規代持股份,以非自有資金出資,遂決定撤銷此前批復的泰山金建擔保有限公司增資1.05億股的行政許可。
這導致長安責任險償付能力承壓,隨后該公司在2018年半年報中指出,公司計劃在2018年增資不低于5億元,以進一步提升償付能力。因此,從此長安責任險走上了尋覓新股東之路,這期間,償付能力不斷下滑。
2018年三季度末,長安責任險償付能力充足率跌至-41.5%,凈資產由上一季度末的6.38億元縮至1723萬元,風險綜合評級為D類。而此后一路下跌至2019年一季度的-162.65%。
長安責任險在一季度償付能力報告中就表示,受信用保險業務大額現金賠付影響,公司流動性存在一定的壓力。公司主要通過投資資產變現、加大信保應收債權清收和處置力度以及壓縮業務成本等方式保障流動性。
盡管長安責任險采取積極的行動應對不斷下滑的償付能力,但監管部門還是發出了“警示”。今年1月,銀保監會下發監管函,責令長安責任險增加資本金,完成增資擴股工作;并責令總公司及分支機構停止接受除車險和責任險以外的新業務并停止增設分支機構。以此來看,增資迫在眉睫。
新股東加盟 能否脫險受關注
國厚資產和蚌埠高投可謂出手大方,合計增資16.3億元,如果注資成功,長安責任險的資本金將“翻倍”增長至32.5億元。北京商報記者查詢兩家新股東背景發現,兩大公司的經營內容均涉及不良資產處置以及企業融資服務等。
據了解,國厚資產成立于2014年4月,注冊資本為25億元,是經安徽省人民政府批準設立,并經原銀監會核準公布和財政部備案的國內首批具有金融不良資產批量收購處置業務資質的地方資產管理公司(地方AMC)。
該公司的經營內容便是以不良資產業務為核心,收購、管理、經營和處置各類金融企業和非金企業的不良資產,并通過追加投資、債務重組、債轉股、企業重整、困境企業托管與救助等多種方式,為化解金融風險、服務實體經濟提供高質量、專業化的綜合金融服務。
而蚌埠高投是由蚌埠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委員會出資、于2003年7月組建的國有集團企業,集投融資、多方位多元化經營為一體,為蚌埠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發展服務,是國家級高新區的城市運營商,高新區管委會的投融資平臺。
業內人士表示,如果本次增資工作落地,長安責任險的償付能力風險將得以有效化解,那么此次監管機構僅僅外圍督促增資并未出手參與化解風險的過程,既切實尊重市場,又合理節省了監管資源。
尋出路 強化風控成第一要務
資料顯示,長安責任險成立于2007年,是根據國務院“大力發展責任保險”的要求,由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牽頭、十部委共同支持組建成立。
作為一家專業責任險公司,五年來,責任險是該公司三大險種之一,責任險的保險業務收入均實現正增長,2014-2018年,保費收入分別為9983萬元、1.17億元、2.07億元、2.37億元、2.64億元,分別同比增長7625%、17%、78%、14%、12%。
長安責任險官網顯示,近幾年來,公司在食品安全責任保險、房屋建筑工程質量責任保險、環境污染責任保險、安全生產責任保險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拳頭產品和市場優勢。
同時,在長安責任險召開的2018年三季度工作會議上,該公司總裁助理王宏林指出,要明確非車險重點業務發展,推動非車險“小而美”特色業務發展,尋求不同增長點,實現非車險業務百花齊放。
中國社科院保險與經濟發展研究中心秘書長王向楠表示,責任保險是中國保險市場發展相對不足的領域,市場潛力大。
對于引入新股東后,未來長安責任險公司將如何發展備受關注。對此,北京商報記者采訪長安責任險,截至發稿并未收到回應。有分析人士指出,股東還沒有最終落定,長安責任險的調整戰略方向并不明朗,未來發展可能會與新晉大股東緊密相關。
對此,分析指出,國厚資產和蚌埠高投兩家股東體現了“地方政府+地方AMC”組合的特點,這種搭配具有明顯的優勢。一方面,地方政府實力雄厚,資源豐富,有能力為保險公司發展注入更多資源,使保險更加深入融合到區域發展;另一方面,地方AMC是專業處置不良資產的機構,對于處置公司的存量風險更有經驗。可以肯定的是,未來強化風控將成為長安責任險第一要務。
【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出處非(巨潮財經網)的作品,均轉載于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目的在于信息的傳遞,本網不承擔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對稿件有質疑請與本網客服聯系。
2、刊發此文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15日內聯系本網客服。
-
增資擬翻番 新股東加盟 長安責任險能否脫險受關注
作為國內第一家專業責任險公司,長安責任險在困境中苦苦掙扎了一年多之后,終于看到了曙光。6月3日,長安責任險發布公告稱,...
2019-06-06 14:01:00
-
上市公司頻被問責 “董責險”漸熱
隨著市場調查處罰案例增多、索賠金額增大,越來越多的上市公司選擇給高管戴上將軍的頭盔,董監事及高級管理人員責任保險(以下...
2019-06-06 13:59:21
-
消息:今年三大國際指數擴容A股 全年有望吸引5000億元資金
今年國際指數紛紛宣布對A股擴容,業內人士認為,明晟、富時羅素、道瓊斯三大國際指數均已宣布納入A股,2019全年將吸引5000億...
2019-06-06 11:41:28
-
首批3家企業今日上會科創板 二三批公司影子股現身
6月5日,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上市委審議工作正式啟動,首批共3家上會的企業分別是微芯生物、安集科技和天準科技。此外,第二...
2019-06-05 15:22:47
-
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下調81個基點 中間價報6.8903
今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報6 8903,較前一交易日下調81個基點。中國人民銀行授權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公布,2019年6月5日銀...
2019-06-05 15:1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