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國內 > 正文

半年累計505億 險企發債“補血”漸成氣候

    來源: 北京商報  2019-07-04 15:32:04
為滿足“償二代”監管、新會計準則要求,以及尋求業務發展,保險公司積極開啟增資補血之路。據北京商報記者不完全統計,年初至今,已有31家險企共計“補血”超750億元,其中4家險企累計發行資本補充債達505億元,約占2018年全年發債總額的85%。但不得不提的是,在增資發債過程中,有險企順風順水,也有險企卻一波三折……

31家險企多渠道增資超750億

北京商報記者統計發現,今年上半年,共有31家險企通過現有股東直接注資、增資擴股或發債三種方式“補血”,完成或者計劃增資共計757億元。其中,27家險企采取直接注資或增資擴股的方式,合計增資約252億元;4家險企獲得505億元資本補充債券的發行資格。

從直接注資方式來看,增資超過10億元的險企達到11家。其中,中郵人壽增資金額最多,達65億元,該公司資本金分別由150億元一躍變更至215億元。

事實上,這家銀郵系險企大手筆增資并非首次。中郵人壽成立近十年來增資七次,注冊資本從5億元增至現在215億元,增長約42倍,其中2017年、2018年中郵人壽分別增資20億元、50億元。

而長安責任險、昆侖健康險、國華人壽等還通過引進新股東進行增資。

此外,發行資本補充債券也成為險企的“補血”新寵。具體來看,今年上半年,中國人壽獲批發行規模資本補充債金額最高,達350億元;平安產險、珠江人壽、百年人壽獲批金額分別達100億元、35億元、20億元。

事實上,自2015年監管打開險企發行資本補充債券渠道“閥門”以來,無論是發債險企數量,還是累計發債金額,整體上有較為明顯的上升跡象。

對于險企發行資本補充債券的優勢,中國社科院保險與經濟發展研究中心秘書長王向楠表示,資本補充債比股東增資更容易和靈活。很多機構投資者出于監管要求、資本占用、風險偏好等原因,也希望能夠持有資本補充債,而并不能夠或不希望持有普通股。發行資本補充債對公司股權的影響更為平穩和可控。

“另外,資本補充債比次級債的股權色彩更濃,當出現約定的不利情況(觸發事件)時,能夠立即采取債權減計、延付等權利和實施轉股。資本補充債的清償順序通常位于次級債之后。這使得資本補充債更能夠被認可為實際資本。”王向楠補充道。

部分險企增資一波三折

并非所有保險公司“補血”都如愿以償,個別險企在增資路上可謂一波三折,如吉祥人壽、中原農險、眾誠保險、昆侖健康險等。

今年1月3日,銀保監會公布了吉祥人壽增資擴股方案獲批的公告,同意吉祥人壽注冊資本由23億元增加至34.63億元,增資金額為11.63億元。而此前,吉祥人壽已發布三次增資擴股計劃。

早在去年2月,吉祥人壽啟動2018年首次增資,擬增資不超過18.54億元;2018年4月,吉祥人壽再次發布增資擴股公告,增資金額與2月一致;再到2018年9月,吉祥人壽再度發布增資方案,增資金額由18.54億元降至11.63億元,大股東持股占比由33.33%降至33%。

而增資一到位,效果立竿見影,2018年四季度償付能力報告顯示,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為182.64%,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為174.04%,遠超監管紅線。同時2018年四季度還實現盈利,在此之前,吉祥人壽連續4個季度不達標,連續11個季度經營虧損。吉祥人壽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2018年四季度盈利是增資擴股等多個因素作用的結果。

此外,中原農險增資補血經歷了“一波四折”。自2017年12月至今年4月,該公司已發布四份與變更注冊資本相關的公告。

從發布增資計劃、終止增資計劃、增加發行股份及認購公司到新增股份縮水有10家公司退出。目前,中原農險的最新增資計劃是擬在原11億股股份的基礎上,新增股份10.0898億股,增資金額為11.1億元,增資后總股本21.0898億股,4家公司參與認購,其中北京恒榮匯彬保險代理股份有限公司為新增股東。不過,該公司在保險業協會官網披露,該增資擴股計劃還有待監管批復。

內外因疊加倒逼險企“補血”

緣何險企集中“補血”?對此,某險企負責人直言,一方面,部分險企缺少資金導致償付能力下滑,對業務發展形成掣肘成增資一大因素。另一方面,有險企雖然償付能力充足,但考慮到業務擴張也需增資。此外,即將實施的新會計準則尤其是對大型險企的償付能力也產生了一定影響。

例如,隨著百年人壽20億元債券的順利發行,今年一季度,該公司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由2018年四季度的100.15%上升為121.82%,此前百年人壽綜合償付能力自2016年二季度已持續九連降。

在增資企業中,一些再保險公司雖然償付能力充足率遠超監管紅線,但依舊選擇增資。上半年,德國通用再保險上海分公司、法國漢諾威再保險上海分公司、人保再保險、法國再保險北京分公司4家合計增資約22億元。其中一家再保險公司負責人表示,由于公司一些業務還在繼續發展,發展過程中需要最低資本金的支持,所以需進行增資來讓公司跟上發展步伐。

另外,中國人壽獲批在全國銀行間債券市場公開發行10年期可贖回資本補充債券,發行規模不超過人民幣350億元。中國人壽表示,募資用途將用于補充公司資本,提高償付能力。

對此,上海財經大學金融保險研究所所長粟芳表示,在償二代修改之后,長期的債務也可以納入險企附屬資本,相比增加資本金,發行債券顯得相對容易,因此在監管措施發生變化后,不少保險公司就傾向于發債。

此外,正在醞釀執行的新會計準則IFRS17(新保險合同準則)和IFRS9(新金融工具準則)也對險企提出更高要求。

對于新會計準則對險企帶來的影響,王向楠分析稱,新會計準則下,某些不能通過現金流量測試的金融工具需要計算利率風險資本,其監管對資本要求較之原來僅關注違約風險時要高。并且新會計準則從金融工具計量和保險合同計量兩個方面提高了保險公司盈利狀況的波動性和不可控性,通常資本不足的影響大于資本過剩的影響,所以保險公司會留出更多的資本空間。

同時,王向楠表示,“新會計準則下要求險企在確認資產時更充分地提取減值損失,所以會降低險企實施新會計準則初期的盈利狀況。從相反方向看,新會計準則可能使保險公司更多投資于穩健型資產,從而會降低資本需求”。

【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出處非(巨潮財經網)的作品,均轉載于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目的在于信息的傳遞,本網不承擔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對稿件有質疑請與本網客服聯系。

2、刊發此文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15日內聯系本網客服。

閱讀延展

半年累計505億 險企發債“補血”漸成氣候

為滿足償二代監管、新會計準則要求,以及尋求業務發展,保險公司積極開啟增資補血之路。據北京商報記者不完全統計,年初至今...

2019-07-04 15:32:04

另類子公司遭罰并減資 太平洋證券“開倒車”

紅塔證券即將順利上市之際,同屬云南本土券商的太平洋證券卻頻遇麻煩,先是大股東增持爽約,緊接著又接到云南證監局一紙罰單...

2019-07-04 14:25:57

消息:小鳴單車負債逾4000萬 仍欠12萬用戶2500萬押金

隨著資本熱潮褪去,共享單車從狂歡到崩塌僅僅用了兩三年時間。近日,沉寂許久之后的小鳴單車再次進入人們視野。7月1日,廣州...

2019-07-04 14:16:08

東北振興將迎新一輪政策紅利 加碼推動創新轉型

作為中國經濟的重要增長極,東北振興將迎新一輪政策紅利。《經濟參考報》記者獲悉,近日,從中央高層到部委層面圍繞東北振興...

2019-07-04 09:37:28

消息:券商喊話中報行情 有望催動A股“七翻身”

正式跨入下半年,多家機構喊出七翻身行情,投資者熱情攀升,券商趁勢密集推出7月份金股及市場研判。目前,已有11家券商推薦89...

2019-07-03 15:3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