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國內 > 正文

消息:“量”“質”齊飛躍 國際化為中企增長注入動力

    來源: 經濟參考報  2019-09-11 09:44:01
新中國成立70年以來,在中國經濟騰飛的同時,中國的企業也在加速成長、壯大,其國際化程度日益提升。從一開始小規模的海外“試水”投資,到全方位的業務全球化、融資全球化,中國企業在數十年間實現了國際化進程的大跨越式的發展。展望未來,伴隨著中國企業軟實力的逐步提高,其國際化進程也正站在新的起點上。

回顧歷史,中國企業國際化經營的大幕于改革開放初期拉開。1979年,國務院明確提出“出國辦企業”,那時中國企業整體對外投資規模較小,主要是外貿公司等極少數企業,在海外設立窗口企業,其主要目的仍是為貿易服務。

不過,當時已經有企業看到了到海外投資、利用海外資源的內在價值。1979年成立的中國國際信托投資公司,稱得上是中國第一家對外直接投資的企業。1984年,中信公司率先啟動了“中”字號的資本大船入海。當年,中信在美國投資了它的第一家海外企業,即與位于西雅圖的一家美國公司合作建立的西林公司,其主營業務是林業和木材加工。中方投資4000萬元人民幣,中美股權各占50%。

1986年,中信再次投資1.1億澳元收購了澳大利亞波特蘭鋁廠10%的股權,以及投資6200萬加元與加拿大鮑爾公司聯合收購塞爾加紙漿廠。“在中信的第一個十年,率先‘走出去’的戰略,使中信公司在紛繁的國際市場牢牢插入了若干楔子,未來這將成為中信進行海外擴張強有力的支點。”《艱難的輝煌:中信30年之路》這本書這樣描述。

初期一些企業的“試水”讓更多的企業意識到在海外投資的重要性,伴隨著對外投資相關制度的出臺和規范,中國企業對外投資漸具規模。1986至1991年間,我國對外投資基本保持穩定增長,投資領域也逐漸延伸到更多的制造加工、資源開發和交通運輸領域。

進入21世紀,中國企業國際化進程邁入新階段。從宏觀上看,伴隨著2002年黨的十六大明確提出“走出去”戰略,我國對外開放進入“引進來”和“走出去”并重階段,對外投資步伐加快。2014年,我國對外直接投資1231億美元,雙向直接投資首次接近平衡。

微觀層面,更多企業的國際化策略更加成熟和具備針對性。早在上世紀90年代初就開始了“走出去”的歷程的江淮汽車,在2006年正式制定國際化戰略,成立國際公司。公司開始運用產品貿易加技術輸出的模式,研究目標國家的產業政策需求,研究企業在不同市場的比較優勢,制定不同的市場戰略,并開始在海外工廠的建設,“走出去”延伸到產品制造。

“海外市場上對江淮汽車評價較高,定位至少在中檔到中高檔的產品,想要保持住這些國家對江淮汽車的品牌定位認知,并且在一些對產品質量較為挑剔的市場上站住腳,就要堅持高質量定位,以技術性價比高于原有海外汽車供應商的產品進行市場競爭。”江淮汽車相關負責人表示。

【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出處非(巨潮財經網)的作品,均轉載于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目的在于信息的傳遞,本網不承擔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對稿件有質疑請與本網客服聯系。

2、刊發此文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15日內聯系本網客服。

閱讀延展

消息:“量”“質”齊飛躍 國際化為中企增長注入動力

新中國成立70年以來,在中國經濟騰飛的同時,中國的企業也在加速成長、壯大,其國際化程度日益提升。從一開始小規模的海外試...

2019-09-11 09:44:01

消息:24家上市公司相中董責險 數十萬元保費撬動億元保額為董監高壯膽

近期,科創板公司為高管人員投保董責險的消息引發市場熱議。從今年以來A股上市公司對董責險的投保熱情來看,據《證券日報》記...

2019-09-11 09:38:01

快訊:上半年五大上市險企退保金總額同比減半

根據五大上市險企(集團)公布的半年報,今年上半年,中國人壽、中國平安、中國人保、中國太保以及新華保險的退保金總額為1042...

2019-09-11 09:30:21

“技術賦能”保險理賠:移動理賠占比近七成 最短時間2秒結案

根據太平人壽半年度理賠數據統計,今年1月份至6月份,共理賠40余萬件,其中移動理賠受理占比67 56%,約28萬客戶在秒賠平臺上...

2019-09-10 15:59:03

快訊:全部轉讓4家保險代理公司股權 中郵集團發力清理整合股權投資

中國郵政集團公司(以下簡稱中郵集團)的股權投資清理整合工作正在持續推進。9月9日,北京產權交易所發布的股權轉讓預披露信息...

2019-09-10 15:5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