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科技 > 正文

中美科研人員開發夜視“眼藥水” “納米天線”可與常規視覺共同工作

    來源: 北京日報  2019-03-13 11:26:25

哺乳動物一般只能看到波長為400納米至700納米的可見光。現在人們可以利用紅外夜視鏡在晚上看到物體發出的紅外光,但夜視鏡有笨重和需電池等缺點,還通常不能在白天使用。

美國馬薩諸塞大學教授韓綱與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薛天等人日前在美國《細胞》雜志上發表論文說,他們開發出一種含有特殊納米顆粒的“眼藥水”,這種納米顆粒能與眼睛中的感光細胞結合,成為無需外界供能的“納米天線”。它能吸收近紅外光,將其轉換為感光細胞可見的綠光。

動物實驗顯示,將這種“眼藥水”注入小鼠眼睛中后,小鼠不但能感受到近紅外光,還能識別發出近紅外光的三角形或圓形等圖案,且在白天也能識別近紅外光圖案,這表明“納米天線”可與常規視覺共同工作。大約10周后,這種夜視能力消失,小鼠正常視覺沒有受到影響。

韓綱表示,理論上這種“納米天線”對人也有效,研究團隊計劃在狗身上開展進一步實驗。

【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出處非(巨潮財經網)的作品,均轉載于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目的在于信息的傳遞,本網不承擔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對稿件有質疑請與本網客服聯系。

2、刊發此文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15日內聯系本網客服。

閱讀延展

中美科研人員開發夜視“眼藥水”  “納米天線”可與常規視覺共同工作

中美科研人員開發夜視“眼藥水” “納米天線”可與常規視覺共同工作

哺乳動物一般只能看到波長為400納米至700納米的可見光。現在人們可以利用紅外夜視鏡在晚上看到物體發出的紅外光,但夜視鏡有...

2019-03-13 11:26:25

人類為何睡覺?或為修復遭損害DNA

人類為何睡覺?或為修復遭損害DNA

人的一生中,有三分之一時間要用于睡覺。以前光知道,睡眠有助于加強記憶和提升學習能力。至于為什么會這樣,還有其它什么功...

2019-03-13 11:20:04

港科大發現7000多種新海洋微生物 為研發新型抗生素帶來希望

港科大發現7000多種新海洋微生物 為研發新型抗生素帶來希望

香港科技大學日前宣布,該校科研團隊發現逾7000個全新的海洋生物物種,其中包括一種天然藥用產物酸桿菌門,為研發新型抗生素...

2019-03-12 15:33:42

激發創新創造活力  形成互幫互學的和諧環境

激發創新創造活力 形成互幫互學的和諧環境

11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舉行記者會,科技部部長王志剛、副部長李萌、戰略規劃司司長許倞、政策法規與創新體系建設司司...

2019-03-12 15:27:47

科技成果轉化需全要素協同創新 健全技術轉移和創新服務體系

科技成果轉化需全要素協同創新 健全技術轉移和創新服務體系

科技成果轉化說到底就是用成果。一項科技成果,從頭腦中想法的孕育到實驗室里的反復試驗,到最后被用戶認可,是一個充滿不確...

2019-03-12 15:1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