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植物所解析重要真菌霉素合成途徑
- 來源: 科學網 2019-03-21 14:45:10
記者從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獲悉,該所研究員田世平帶領的團隊通過多種途徑,闡明了污染果實的一種重要真菌毒素——棒曲霉素在擴展青霉中生物合成的分子基礎、合成途徑及調控機制,為創制果實采后棒曲霉素防控技術具有重要意義。相關成果日前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環境微生物學》。
研究人員在前期的工作中,從擴展青霉中鑒定到一個含有15個基因的棒曲霉素合成基因簇,揭示了棒曲霉素生物合成的分子基礎和部分調控機制。近期,研究團隊基于分子遺傳學和生物化學證據,明確了棒曲霉素生物合成途徑中第4步反應的產物為龍膽醛,而不是間羥基苯甲醛,解決了長期以來在此步反應上僅基于化學產物推斷形成的爭議。
同時,研究人員還通過對棒曲霉素合成基因簇編碼的全部15個蛋白及相關調控因亞細胞定位,初步確定了合成途徑中各催化酶、轉運蛋白和調控蛋白的亞細胞分布,勾勒出了棒曲霉素在擴展青霉胞內生物合成及轉運路徑的分子網絡。
據了解,棒曲霉素又稱展青霉素,是由青霉和曲霉等真菌產生的聚酮類次生代謝產物。毒理學研究顯示,棒曲霉素對人和動物都具有毒性,能夠導致人的呼吸和泌尿等系統的損害,以及神經麻痹、肺水腫、腎功能衰竭等。棒曲霉素主要污染果實及其加工產品,給消費者的身體健康帶來巨大威脅。
【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出處非(巨潮財經網)的作品,均轉載于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目的在于信息的傳遞,本網不承擔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對稿件有質疑請與本網客服聯系。
2、刊發此文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15日內聯系本網客服。
-
-
中科院植物所解析重要真菌霉素合成途徑
記者從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獲悉,該所研究員田世平帶領的團隊通過多種途徑,闡明了污染果實的一種重要真菌毒素——棒曲霉素...
2019-03-21 14:45:10
-
-
“液態門”不是科幻場景,將在化學檢測中出現 無電可視化檢測微量物質
外星科技利用流動液態的星際之門,扭曲了時間和空間的蟲洞,實現物質在宇宙中瞬間傳送……這是在科幻電影《星際之門》中的場...
2019-03-21 14:41:50
-
-
“膠囊”機器人讓胃鏡檢查不再恐怖 創建多項內鏡診療新技術
通過一顆小小的膠囊,腸胃道的情況可盡在掌握,讓胃鏡檢查不再令人望而生畏。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兆申日前在云南昆明表示,隨著...
2019-03-21 10:58:57
-
-
5G時代醫院長成這樣子 落地還需繼續細化應用場景
3月16日,3000公里外,海南的神經外科專家通過5G網絡實時傳送的高清視頻畫面,遠程操控手術器械,成功為身處中國人民解放軍總...
2019-03-21 10:53:43
-
-
更小更強的光子芯片取得理論突破 讓人們距離光子芯片更近一步
受制于摩爾定律,信息技術載體的存儲密度與運算速度的提升均面臨瓶頸,人類的目光從電轉向了速度更快的光,光子芯片的概念應...
2019-03-20 15: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