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基因與基因武器風馬牛不相及 基因武器仍屬于科幻概念
- 來源: 科技日報 2019-03-26 11:32:27
“轉基因是基因武器”“轉基因是滅絕地球人的生物武器”……25日,微信朋友圈又開始傳播這一陳舊謠言。
“轉基因是一項技術,在科學界幾十年的嚴格實驗證明,和基因武器是風馬牛不相及的。”中國國防大學教授、中國科協科普作家協會成員李大光說。
轉基因與基因武器是兩種技術
有人將轉基因與基因武器混為一談,轉基因與基因武器究竟有什么關系?
轉基因技術的原理是人工將供體基因片段導入到受體基因組中,從而達到改造生物性狀的目的。基因片段的來源,可以是提取特定生物體基因組中所需要的目的基因,也可以是人工合成指定序列的DNA片段。人工轉基因技術就是把一個生物體的基因轉移到另一個生物體DNA中的生物技術。
“而基因武器,是一種理論上使用遺傳工程構建的武器。運用先進的基因工程技術對病原細菌或病毒進行改造,增強其致病力、毒力和抗藥性,形成殺傷力巨大的病原。”李大光說。
此外,有人提出一種猜測,基因武器是利用人種生化特征上的差異,使這種致病菌只對特定種族的人們產生致病作用,被稱為“種族生物武器”。
“這種觀點是錯誤的。生物醫學界的共識是,人種是無法用基因區分,不可能做出針對某一人種的武器。人種或種族是社會學概念,并沒有生物學方法能夠區分一個人的種族。一些基因標記只是在不同種族中出現的概率不同,在某種族中出現的概率高,并不代表不會出現在別的種族。”李大光說。
因此,這種武器就算造出來,也是傷敵一千,自損八百。
“轉基因與基因武器是不同的兩種生物技術,切不可混為一談。”李大光說。
基因武器仍屬于科幻概念
有人將基因武器與核武器類比,現實中是否有已經研發出來的基因武器?
“核武器是真實存在的,而且人們在戰爭中使用過。與核武器不同,迄今為止,基因武器仍是人們假想中的武器,屬于科幻概念。我國沒有開展過基因武器的研究,也沒有證據表明任何國家開展過這方面的研究,更沒有在戰爭中使用過。”李大光說,基因武器的概念,最初來源于國外外星人邪教之中的陰謀論,并被一些人用來反對轉基因技術的研究和推廣,制造恐慌。
轉基因技術是一種已經廣泛應用并安全可控的技術,而處于科幻階段的基因武器則是大規模殺傷武器。
“對于轉基因問題,我認為,我們要尊重科學,轉基因是科學進步的結果,要給予支持和幫助。所謂的美國陰謀論,是一些人的主觀臆斷,并無根據,這種不尊重科學的思想和行為要不得。”李大光說,應以科學的心態對待轉基因的發展,不應因其是新生科技,就持否定態度。
【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出處非(巨潮財經網)的作品,均轉載于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目的在于信息的傳遞,本網不承擔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對稿件有質疑請與本網客服聯系。
2、刊發此文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15日內聯系本網客服。
-
-
轉基因與基因武器風馬牛不相及 基因武器仍屬于科幻概念
轉基因是基因武器轉基因是滅絕地球人的生物武器……25日,微信朋友圈又開始傳播這一陳舊謠言。轉基因是一項技術,在科學界幾...
2019-03-26 11:32:27
-
-
AI云判讀可撥云見“地” 剔除云層遮擋的無效圖像
用手機攝影成了普通人的日常,可是和專業攝影器材相比,手機經常感覺力不從心,大視野、廣角、遠距離等等都難以hold住。而一...
2019-03-25 14:43:30
-
-
人臉識別“簽到”即可“巡河” 水陸空天“四位一體”監測
佛山的河長通過人臉識別簽到,就能在線上完成巡河工作?河涌水質不再依賴人工監測,就能實現24小時全天候智能監測、預警和治理...
2019-03-25 14:39:23
-
-
“智能+”,更應重視安全挑戰 提前研判智能時代的法律倫理風險
人工智能技術和應用飛速發展,在推動經濟社會創新發展的同時,也帶來安全、倫理、法律法規等方面的風險挑戰。隨著數據越來越...
2019-03-25 14:30:17
-
-
全球超級“WiFi”還遠嗎 虹云工程目前正在進行天地聯調試驗
進深山、闖荒島、涉沙漠、出大海沒有網絡信號的日子終于要過去了上百顆衛星,打造全球無縫覆蓋的超級‘星鏈’WiFi...
2019-03-25 14:2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