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我國研制出世界目前最薄鈣鈦礦二維材料
- 來源: 科技日報 2019-06-10 11:28:33
據研究團隊帶頭人潘曉晴教授介紹,自2004年石墨烯被發現以來,以其為代表的各類二維原子晶體材料由于在信息傳輸和能源存儲器件等領域的廣泛應用前景而受到人們極大的關注。其中,鈣鈦礦氧化物由于過渡金屬離子中的電子-電子相互作用,展示出多鐵性和巨磁電阻等多種特殊的物理效應。但是,原子層厚度的超薄二維材料仍有待攻克。
聶越峰教授課題組采用了一種分子束外延的薄膜生長技術,獲得原子層厚度的高質量氧化物鈣鈦礦二維材料。王鵬教授課題組利用多種先進球差校正透射電子顯微鏡結構分析技術,直接觀測到鈣鈦礦BiFeO3(鉍鐵氧體)薄膜在二維極限下出現若干新穎現象。
據聶越峰介紹,電子在材料中的運動形式決定了材料的性能。在石墨烯等傳統二維材料中,電子的運動相對自由,不太受其他電子的影響;而在很多氧化物鈣鈦礦材料中,電子之間存在很強的相互作用,正是這種電子間的強關聯作用促成了包括高溫超導在內的各種新奇的量子態。制備鈣鈦礦二維材料,在二維體系中加入這種電子間的強關聯作用,有望發現更豐富而有趣的強關聯二維量子現象。
【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出處非(巨潮財經網)的作品,均轉載于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目的在于信息的傳遞,本網不承擔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對稿件有質疑請與本網客服聯系。
2、刊發此文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15日內聯系本網客服。
-
消息:我國研制出世界目前最薄鈣鈦礦二維材料
石墨烯因薄到單層碳原子的厚度,具有豐富多樣的理化性質,其出現后,各種單層二維材料如雨后春筍般不斷涌現。但是,原子層厚...
2019-06-10 11:28:33
-
人工智能首次預測蛋白質“光學指紋” 相關成果日前發表在《美國科學院院報》上
記者從中國科大獲悉,該校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研究中心江俊教授與其合作者合作,通過利用人工智能機器學習中的神經網絡技術,...
2019-06-10 11:26:52
-
消息:小尺度磁活動加熱日冕證據發現
日冕加熱是現代天文學的一個大問題,它直接關系到人們對太陽和恒星大氣動力學過程的理解。記者9日從中國科學院云南天文臺獲悉...
2019-06-10 11:22:38
-
消息:“松球結構”催化劑大幅降低電解水制氫成本
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宋禮教授和江俊教授合作,在電解水制氫研究中,利用催化效果最好的鉑金屬巧妙設計了遍布針...
2019-06-10 10:58:37
-
中國5G發展將惠及全球 進一步助推5G產業發展
中國企業在5G技術、標準和產業等方面取得了舉世公認和令人矚目的競爭優勢。推動5G商用,堅持發展5G產業,依托5G加快構建物聯...
2019-06-06 15:1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