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海洋牧場亟待科技發力 改善海域生態環境
- 來源: 科技日報 2019-08-05 15:09:36
“作為海洋牧場規模化建設的‘牧場運動’幾近半個世紀,而海洋牧場建設的初始‘牧場理念’形成更可追溯到上世紀40年代,但至今關于海洋牧場建設核心的‘牧場思想’和‘牧場理論’至今尚未形成。”2日—4日,第二屆中國國際海洋牧場暨漁業新產品新技術博覽會在大連舉辦,2日在同期舉辦的第二屆中國國際海洋牧場發展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自然資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研究員丁德文表示,中國應該也一定會在世界上建立起生態文明的社會,建設好“一帶一路”的海洋牧場。
什么是海洋牧場?
農業農村部漁業漁政管理局一級調研員栗倩云解釋,海洋牧場就是基于海洋生態系統原理,在特定海域,通過人工魚礁、增殖放流等措施,構建或修復海洋生物繁殖、生產、索餌或避敵所需要的場所,是可增殖養護漁業資源,改善海域生態環境,實現漁業資源可持續利用的漁業模式。
我國的海洋牧場建設起步于上世紀70年代,十八大以來,海洋牧場迎來了難得發展機遇。
“目前全國建成海洋牧場200多個,其中國家級海洋牧場示范區86個,用海面積超過2300平方公里。”栗倩云說,據測算,已建成的海洋牧場年可產生直接經濟效益319億元、生態效益604億元,年度固碳量19萬噸,消減氮16844噸、磷1684噸。
然而,當前海洋牧場發展中還存在諸多問題。
“公益性海洋牧場主體缺位、經營性海洋牧場動力不足、海洋牧場科技支撐能力薄弱、海洋牧場監測評估存在困難等都是海洋牧場在發展中存在主要問題。”栗倩云說。
“在海洋牧場科技支撐能力薄弱方面,由于部分建設標準與規范缺失或普及推廣不到位,導致部分地方海洋牧場建設出現低質化發展傾向,沒有體現建設的先進性和科學性。”栗倩云介紹,從事海洋牧場研究的機構和專業人才不足,一些關鍵技術還未完全突破,難以支撐我國大規模海洋牧場建設發展。
如何科學推進海洋牧場發展?
“要堅持科學的發展定位,堅持生態優先,發揮綜合效益。在推進海洋牧場建設過程中,要始終將資源保護和生態修復放在首要位置,堅持規劃先行,合理確定海洋牧場建設類型和規模,避免出現一哄而上、盲目發展的問題。”栗倩云表示,也要充分發揮海洋牧場綜合效益高的優勢,將海洋牧場與保障水產品供給、促進漁民增收更好地結合起來,使海洋牧場真正成為漁業的“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
與此同時,還要加強科技支撐,開展科技攻關,構建監測體系。“需整合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技術推廣和企業的科技力量,加強產學研推銜接合作,對海洋牧場關鍵與共性技術開展聯合攻關;還需進一步完善海洋牧場監測評價制度,構建全國層面海洋牧場監測體系,科學評價海洋牧場建設效果。”栗倩云說。
【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出處非(巨潮財經網)的作品,均轉載于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目的在于信息的傳遞,本網不承擔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對稿件有質疑請與本網客服聯系。
2、刊發此文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15日內聯系本網客服。
-
建設海洋牧場亟待科技發力 改善海域生態環境
作為海洋牧場規模化建設的‘牧場運動’幾近半個世紀,而海洋牧場建設的初始‘牧場理念’形成更可追溯到...
2019-08-05 15:09:36
-
消息:8.8米超大采高智能化采煤機問世
近日,中國煤炭工業協會在西安組成評議委員會,對國家能源投資集團神東煤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和西安煤礦機械有限公司合作、自...
2019-08-05 15:08:18
-
上海:大數據提升科學儀器共享率 政府和市場雙輪驅動
如今,工作在上海的科學家如果需要檢測遠在蘇州太湖的水質變化,只要委托相關機構從太湖取樣,檢測設備與上海實驗室及時連接...
2019-08-05 14:37:24
-
5G時代,數字文化產業處于爆發式增長前夜
打開新近上線的故宮博物院數字文物庫,足不出戶就可以在線欣賞精美文物;走進國博梵高藝術沉浸式體驗展,數字技術讓大師名作動...
2019-08-05 14:19:48
-
消息:歐洲大型強子對撞機“強勢升級” 亮度提升5到10倍
當地時間8月1日,歐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官網刊文透露,大型強子對撞機(LHC)的下一代繼任者——高亮度大型強子對撞機項目的升...
2019-08-05 13:4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