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科技 > 正文

難以觀察 影響全球的撞擊事件預警時間會很長

    來源: 科技日報  2019-08-08 10:15:40
近日,一顆名為2019OK的小行星“安全”掠過地球,最近時距離地球僅7萬公里左右,不到地球與月球距離的五分之一。而直到掠過地球前一天,人們才觀測到它。

天文學家認為,2019OK的直徑大概在57至130米之間,如果它真的撞上地球,威力雖然不至于引起世界末日,但也引發人們的擔憂:未來某一天,會不會有個頭更大的小行星飛向地球,而人類仍然只是在小行星撞上地球的前一天才猛然驚醒?

難以觀察 軌道預測存在誤差

2013年,一顆寬度約為17米的小行星闖入俄羅斯上空的大氣層,制造了“車里雅賓斯克事件”,產生的沖擊波破壞了大約7200座房屋,約1600人被其造成的玻璃碎片所傷。

“一般而言,直徑大于140米的潛在威脅小行星(PHA)已經可以催毀一座城市。”南京大學天文與空間科學學院教授周禮勇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采訪時說。

相比造成“車里雅賓斯克事件”的那顆小行星,2019OK的個頭要大上不少,它的“安全”離開讓天文學家們大大舒了一口氣。但為什么我們沒能及時發現它?是觀測失誤嗎?

“這并不屬于觀測失誤。沒有早早發現這顆小行星的原因是它個頭不是特別大,再加上它本身不發光,通過太陽光反射出來的光線比較暗淡,所以距離我們比較近的時候才能被觀測到。”北京天文館館長朱進表示。

目前,天文學家們觀測并已經找到的近地小行星有2萬顆左右。“好消息是,千米大小的近地小行星中,超過90%已被我們所探知。”周禮勇表示。

絕大多數時間,天文學家是在地面上使用光學望遠鏡來觀察近地小行星。需要注意的是,太小的小行星反射光線較為暗淡,難以發現。再者,當小行星運行到距離太陽較近時,由于太陽光太亮,從地球上我們無法很好地觀測。

“一般而言,在觀測一段時間后,根據觀測數據,我們可以通過小行星幾個位置的數據計算出小行星的運行軌道。”周禮勇介紹。

不過,在前期的觀測過程中,會無法避免的存在一定的誤差,觀測到的弧段也會受到觀測的限制,很多時候會偏短,因此,計算出來的運行軌道也會存在一定的誤差。

有驚無險 地球毀滅也很“難”

2019OK這次是有驚無險地“路過”了地球,但未來,這樣的事件是否還有發生的可能?地球上的我們還能再次“幸免于難”嗎?

“未來,肯定還是有很多小行星有可能會撞上地球的。到目前為止,在近一百到二百年內,在已發現的小行星中,有600至700可能會撞上地球。”朱進說,“這600多顆小行星有的撞上地球的概率還比較大,達到幾千分之一至幾百分之一,不過這大多都是一些特別小的小行星。”

當然,這些預測是基于我們現在已經發現的小行星。那在我們現有的觀測條件下,沒被看到的小行星中,有沒有突然撞上地球的可能呢?

“有可能,最嚴重的會造成地球上80%物種滅絕,包括所有人。”朱進表示,“那些非常非常小的小行星,影響會非常小,預警時間可能會非常非常短,或者沒有提前發現。但是這種影響全球的小行星,撞擊地球的可能性非常非常低,沒被我們提前發現的可能性也非常非常低,我們一般至少會有幾年的預警時間。”

朱進表示,1公里大小的小行星撞擊地球的概率平均是1百萬年一次。而會造成80%的物種滅絕的撞擊,大概是一億年發生一次。

天文學家們也在努力給出防止小行星撞擊地球的方案。外星移民一直以來都是人們探測外太空的主要目的之一,同時也是一種預防方案。還有一些更加有趣的想法,比如,隨著觀測手段的進步,未來在能夠給出高精度的小行星軌道的前提下,我們可以改變小行星的運行軌道,用很小、很溫和的力將它“推走”,讓它遠離地球。

“不過,實現這個方案需要足夠長的預警時間。”周禮勇表示,“最好是100年這樣的量級,讓我們有充分的評估、準備時間。”

【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出處非(巨潮財經網)的作品,均轉載于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目的在于信息的傳遞,本網不承擔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對稿件有質疑請與本網客服聯系。

2、刊發此文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15日內聯系本網客服。

閱讀延展

難以觀察 影響全球的撞擊事件預警時間會很長

近日,一顆名為2019OK的小行星安全掠過地球,最近時距離地球僅7萬公里左右,不到地球與月球距離的五分之一。而直到掠過地球前...

2019-08-08 10:15:40

快訊:可遙控變形機器人剛柔并濟

最新一期美國《科學進展》雜志發表了一項工程學研究:美國一個聯合研究團隊報告稱,他們成功開發出一種可遠程控制的變形機器...

2019-08-07 13:59:56

消息:合成生物學面臨安全挑戰 專家提出“中國方案”

近日,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健康安全中心和中國天津大學生物安全戰略研究中心在美國首都華盛頓聯合主辦題為合成生物學時代中美...

2019-08-07 13:53:39

中國農科院:世界首個野生梨基因組圖譜組裝完成

據中國農科院最新消息,該院果樹研究所與中科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合作,完成了世界首個野生梨基因組圖譜的組裝,為梨功...

2019-08-07 13:42:59

快訊:大數據挖掘技術創新 提升人崗匹配效率

美國時間8月4日—8日在阿拉斯加州召開的KDD2019(國際數據挖掘與知識發現大會)上,我國數據挖掘領域的創新技術以論文的形式獲...

2019-08-07 13:3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