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科技 > 正文

消息:太陽暗條物質來源物理機制揭示

    來源: 科技日報  2019-08-12 11:05:35
記者11日從中國科學院云南天文臺獲悉,在該臺撫仙湖太陽觀測與研究基地,研究人員利用一米新真空太陽望遠鏡的高時空分辨率觀測數據,揭示了太陽物質來源以及傳輸過程的重要物理機制。

太陽暗條是指太陽邊緣的日珥投影到太陽表面上所呈現的暗黑色條帶。有些暗條是極性相反的局部磁場的分界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太陽磁場的復雜結構。其產生、發展和消失有一定的規律,但也可能會在很短的時間內突然活躍起來,甚至突然消失。它也是太陽視面上引人注目的活動現象之一。

云南天文臺助理研究員王金成介紹,太陽暗條的形成過程,主要分為磁場結構的形成過程以及暗條物質的來源兩個方面。在磁場結構形成方面,國內外學者已經做了許多研究,但對暗條物質來源方面的研究比較少,特別是利用高時空分辨望遠鏡的觀測研究少之又少,主要是由于暗條形成過程比較緩慢,完整的暗條物質注入很難被觀測到。

王金成與閆曉理研究員等合作者一道,研究了位于活動區NOAA 11903中某一暗條從無到有的完整形成過程。他們發現低溫物質通過暗條南部足點的噴流注入到暗條當中,并且在發生噴流處有磁場浮現,同時發現低溫噴流同樣可以把低溫物質抬升到暗條高度并為暗條提供物質,從而推斷太陽上低層的小尺度爆發可為暗條的形成提供足夠的物質。他們還估算對比了磁浮現所帶的能量以及低溫物質被抬升所需能量,得到磁浮現所帶的能量足以為物質抬升提供能量支持的結論。

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最新一期國際權威期刊《皇家天文學會月報》上。

【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出處非(巨潮財經網)的作品,均轉載于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目的在于信息的傳遞,本網不承擔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對稿件有質疑請與本網客服聯系。

2、刊發此文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15日內聯系本網客服。

閱讀延展

消息:太陽暗條物質來源物理機制揭示

記者11日從中國科學院云南天文臺獲悉,在該臺撫仙湖太陽觀測與研究基地,研究人員利用一米新真空太陽望遠鏡的高時空分辨率觀...

2019-08-12 11:05:35

消息:我國量子計算研究獲重大進展

浙江大學、中科院物理所、中科院自動化所、北京計算科學研究中心等單位組成的團隊日前通力合作,開發出具有20個超導量子比特...

2019-08-12 09:24:01

消息:共享雨傘行業逐漸強大 拉開搶奪市場戰

近年來共享經濟行業在我國經歷了過山車式的發展,共享單車、共享充電寶、共享雨傘等各類產品都隨著不斷深耕進入了各自的軌道。...

2019-08-12 09:20:57

快訊:我首座中等規模球形托卡馬克聚變實驗裝置建成

我國首座中等規模球形托卡馬克聚變實驗裝置——新奧玄龍-508日在河北廊坊建成,并實現第一次等離子體放電,正式啟動物理實驗...

2019-08-09 14:33:57

快訊:新型凝膠可減少術后組織粘連

據最新一期《自然·生物醫學工程》報道,美國斯坦福大學研究人員發現,在心臟手術后的動物內部組織上噴灑凝膠可大大減少粘連...

2019-08-09 14:1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