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賦予科技人員項目管理權 能否確保高質量成果
- 來源: 科技日報 2019-08-29 11:42:01
《意見》提出,要改革對高校的評價方式,減少過程管理;高校和科研院所要在研究生招生計劃分配中向優秀團隊和導師傾斜。徐飛認為,接下來要做的就是加強宣傳,讓高校、科研團隊和科研人員都能夠知道這些政策。“把政策用對、用好、用足,讓政策真正落實、落地、落小、落細,并在實踐中不斷深化完善。”
管理應服務于完成科研任務、產出科研成果這一目標
《意見》指出,要減少過程管理,突出創新導向、結果導向和實績導向,對高校和科研院所實行中長期績效管理和評價。
浙江大學信息與電子工程學院教授、微電子集成系統研究所所長儲濤告訴科技日報記者,若主管部門的考核、評估過多,高校就會疲于應付,自主權也無從談起。一旦評價的指揮棒有所偏頗,還會產生負面效果。“只要涉及到評價,無論是評價什么,相關的目標、規劃都還是由一線老師制定,增加的依然是一線工作人員的負擔。”《意見》中提到,評價要突出創新導向、結果導向和實績導向,儲濤也提醒,“創新導向”和后兩者有較大差別,畢竟創新不能按結果論,尤其不能功利化。
“作為一線科研人員,我希望主管部門能盡量少管、少評,給予高校和高校的科研人員充分信任。”儲濤感慨,“學校的口碑不是評出來的,是實實在在干出來的。”
“可能最理想的狀況是,不管過程,只要結果,即看是否實現當初承接項目時承諾的目標。但現在還無法做到完全不管。”徐飛說,這就需要把過程管理和目標管理、中長期管理和短期管理、量化管理和綜合績效評價有機結合起來。“信任不能代替監督,監管仍然必要”。
不過,無論怎么管,都要服務和服從于圓滿完成科研任務和產出高質量科技成果這一目的。
其實,在科研項目結果評價方式上,近年來也有所改變。徐飛說,以前科研項目結題、驗收時更看重的是“量”,關注你完成了多少論文,申請了多少專利,出版了多少著作等;而現在結題時,考量的是“綜合績效”,更加強調“質”,強調標志性成果,會綜合考量項目創造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看成果的創新性,不再單單是“數數”。
名額傾斜是大勢所趨,增加名額需求依然存在
對于人才,《意見》也指出,具有相應授權的高校和科研院所在研究生招生計劃分配中,要向承擔科技重大專項、重點研發計劃等國家重大科研項目的優秀團隊和導師傾斜。
徐飛表示,對高校尤其是研究型大學來說,研究生特別是博士生是非常重要的稀缺資源,研究生名額投放,也要以績效為導向,“這是資源配置的改革”。徐飛表示,改革已經在一些學校實施。“開始時可能會有老師不適應、有情緒,但這是大勢所趨。”他強調,對學校來說,需要制訂一套公開透明體現績效導向的研究生指標分配規則,對教師形成正向激勵。
不過,對儲濤來說,問題不是研究生名額如何分配,而是能不能有名額。
儲濤所在的學院是國家九所示范性微電子學院之一,但作為海外高層次引進人才,他的“優待”也只是頭五年每年可保證一個博士生名額;而學院的普通老師,則需要等上三到四年才能分到一個博士生名額。“僧多粥少”的現象,在辦學實力強的學校或學院尤其突出——優秀老師進得多,但博士生名額沒有或者只有少量增加。
“沒博士”,成了令人頭疼的問題。“有些很有能力的老師,沒有博士生名額,看到國家項目不敢爭取,只能放棄,這是一種損失。”儲濤現在帶著一個二三十人的團隊,但他的博士生目前也只有一名。老師們也想過自己花錢培養博士生,但很難操作,名額也相當緊張。儲濤期待,教育部門能夠增加對國家緊缺、急需領域的博士生名額投放;也綜合考慮各高校的實際情況,給有實力的培養單位增加博士生名額。“能否在博士生入口上適當放寬,允許部分教師自籌經費培養博士生。如果擔心博士生培養質量,主管部門大可以嚴把出口關,設立導師責任追溯制。”儲濤建議。
【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出處非(巨潮財經網)的作品,均轉載于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目的在于信息的傳遞,本網不承擔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對稿件有質疑請與本網客服聯系。
2、刊發此文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15日內聯系本網客服。
-
快訊:賦予科技人員項目管理權 能否確保高質量成果
總的指導思想,就是在宏觀和整體上管住,發揮科研單位和科技人員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對于近日六部門發布的《關于擴...
2019-08-29 11:42:01
-
快訊:量子網絡中二元隱變量理論首次實證
記者從中國科大獲悉,該校潘建偉、張強等與合作者合作,在國際上首次在關閉定域性、測量獨立性以及糾纏源獨立性等漏洞的基礎...
2019-08-29 11:26:40
-
消息:5G來了,網絡安全咋保障
不久前,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印發了《關于推動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明確了到2025年在廣電5G網絡和智慧廣...
2019-08-29 10:25:11
-
消息:世界人工智能大會開幕在即 無人駕駛“搶灘登陸”
全球首創無人駕駛電動重卡首秀、國內首個大規模無人駕駛體驗場、國內首款車規級自動駕駛芯片……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以下簡...
2019-08-28 11:08:53
-
快訊:我國首臺4400馬力交流傳動貨運內燃機車下線
我國首臺4400馬力交流傳動貨運內燃機車日前在大連下線,機車是由中車大連機車車輛有限公司研制的最新鐵路干線機車產品,具有...
2019-08-28 11:06:55
- 優質內容成短視頻行業競爭關鍵 好看視頻10億獎金扶持原創作者 頒發年度大獎
- 運用計算型潛望原理 數碼相機就能“看見”隱藏物體 探測隱藏的物體和敵人
- 新型交通制式:動車與地鐵“混血” 國產首個市域動車組上線運營
- “回家地圖”:2019年春運護航服務啟動 騎行返鄉可定位免費維修點
- 打游戲也輸了!新款“阿爾法”擊敗人類玩家 取得壓倒性勝利
- 我國學者研究“多節點量子網絡”取得基礎性突破 拓展節點數目
- 160公里時速磁浮列車將在商業線進行提速測試
- 科技創新讓生活更精彩 營養美食可打印
- 人工智能將給“尋醫問診”帶來哪些改變 機器人為居家養老、個人護理服務
- 競爭者來了?英國電信“官宣”入華,移動、聯通、電信該緊張嗎 用戶選擇多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