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央地促科技成果轉化政策密集推出
- 來源: 經濟參考報 2019-09-06 09:32:54
引導基金擴圍 新一批“在路上”
為促進科技成果資本化、產業化,引導帶動社會資本投資科技成果轉化,國家科技成果轉化引導基金2019年度的創業投資子基金展開了前期的盡調工作。
“對相關申報企業開展盡調,每年有一至兩次。國家科技風險開發事業中心剛剛在8月上旬組織了一次盡調活動。”知情人士透露,新一批的國家科技成果轉化引導基金子基金成立已箭在弦上。
國家科技成果轉化引導基金2018年度共設立6支創業投資子基金,分別為白銀科鍵創新創業投資基金合伙企業、濰坊中科海創股權投資合伙企業、寧波執耳創業投資合伙企業、廣東國民凱得科技創業投資企業、北京金科匯晟創業投資合伙企業和常春藤(常州)股權投資基金合伙企業。上述6支基金規模高達49.67億元。加上2015年、2016年的兩批,國家科技成果轉化引導基金下設的創投子基金近14支,基金規模近250億元。我國國家科技成果轉化引導基金已達20支,總規模近300億元。
國家科技成果轉化引導基金理事會理事、上海市建緯(北京)律師事務所律師袁毅超表示,近年來國家引導基金在科技成果轉化的杠桿作用非常明顯,成效也比較顯著。“企業對引導基金的申請條件和對未來投融資的限制政策等比較關注,各地政府主導的引導基金也快速發展。基金主要集中于各地區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技術、新材料、新能源等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和需求的行業及領域。”袁毅超向《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
“科技企業成長的過程一般分為0到1、1到10和10到100三個階段,其中第一部分的0到1階段,主要包括研發、進入孵化器和成立公司,這個階段是最難的過程,近90%的公司都會死掉。”從事20余年科技成果轉化工作的中科院創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汪斌坦言。
在專家們看來,科技成果轉化引導基金有利于發揮財政資金杠桿作用,引導社會資本支持科技成果轉化,幫助中小科創企業度過艱難的階段。
央地協同 成果轉化“遍地開花”
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是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要任務,也是加強科技與經濟緊密結合的關鍵環節。早在2016年4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行動方案》,與修訂《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出臺《實施〈促進科技成果轉法〉若干規定》,形成了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工作“三部曲”。而《國家技術轉移體系建設方案》也第一次提出了國家技術轉移體系的概念,并提出了“兩步走”建設目標:第一步,到2020年,適應新形勢的國家技術轉移體系基本建成;第二步,到2025年,結構合理、功能完善、體制健全、運行高效的國家技術轉移體系全面建成。
近日,科技部等6部門印發《關于擴大高校和科研院所科研相關自主權的若干意見》,明確要改革科技成果管理制度。具體來說,將修訂完善國有資產評估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規,取消職務科技成果資產評估、備案管理程序等。
地方層面,促科技成果轉化政策更是“遍地開花”。記者初步統計發現,去年以來,四川、陜西、廣東、河南、山東、上海等十多個省市相繼出臺新修訂的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條例。而北京、山西等地的《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條例(修訂草案)》已經在公開征求意見。北京明確提出,科研人員將享有更大成果轉化自主權,其中高校院所可將科技成果給予科技成果完成人,轉化效益可作為職稱評審依據,科技成果轉化人才可享受落戶、住房等待遇。而山西省將設立科技成果轉化引導基金,用于支持重點科技成果轉化項目的實施和高新技術的產業化。該基金專款專用,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挪用、克扣或者截留。
打通創新發展“最后一公里”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而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則是創新驅動的最后一個環節。數據顯示,目前我國每年有3萬項通過鑒定的科技成果、100多萬項的專利技術,但能轉化為批量生產的僅占20%、能形成產業規模的只有5%,而西方發達國家的科技成果轉化率一般在60%-80%以上。
在業內看來,要推動產學研融合,關鍵在于破解產業和學、研“兩張皮”的問題。“過去企業委托高校,一紙合同委托項目,而高校追求的是高水平論文、高水平成果、發明專利;企業的追求是有市場、低成本、高工藝。這兩個目標沒有同步到一個點上。”中科院某研究所科研人員直言。
除了主觀因素外,破除科研成果與市場需求之間的“梗阻”還存在客觀因素的影響。“近年來,我們在產學研合作中的思路是瞄準商品化,按照量產的目標去做。但目前公司在科技成果轉化過程中,最大的困難仍是研發投入如何更好地與市場相結合。”安徽江淮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項興初此前向《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
另外,我國科技成果轉化總體狀況并不理想,轉化率遠低于發達國家,相當一部分科技成果獲得鑒定后就被束之高閣。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對科技成果中試階段的投入不足,缺乏從實驗室科技成果到產業化技術的中間平臺。
“從組織創新到制度創新再到模式創新,科技成果的轉移轉化需要注重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服務鏈和人才鏈的協同。”北京某成果轉化第三方平臺人士表示,在打通科技成果轉化“關鍵一公里”過程中,制度保障必不可少。另外,相關各方還要真探索,切實打通轉化鏈上的“梗阻”。
【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出處非(巨潮財經網)的作品,均轉載于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目的在于信息的傳遞,本網不承擔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對稿件有質疑請與本網客服聯系。
2、刊發此文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15日內聯系本網客服。
-
消息:央地促科技成果轉化政策密集推出
科技創新成果轉移轉化政策正加快落地。《經濟參考報》記者獲悉,國家科技成果轉化引導基金理事會剛剛結束今年的盡調工作,創...
2019-09-06 09:32:54
-
消息:用航天器撞偏小行星軌道計劃可行嗎?
據美國太空網近日報道,來自美國、歐洲等世界各地的小行星研究人員和宇宙飛船工程師將于9月11日至13日相聚羅馬,討論小行星撞...
2019-09-05 16:41:59
-
消息:校企合鑄精英項目 “A班計劃”破產業人才難題
AI大戰硝煙裊裊,人才是最根本的問題。面臨巨大人才結構缺口,要給AI年輕人更多機會,讓成功的路徑更通暢。微軟全球執行副總...
2019-09-05 11:10:40
-
消息:5G機器人迎新 帶來“智慧校園”新體驗
近日,許多高校都已開學,2019級大學新生開啟了自己全新的大學生活。剛邁入校門,他們就發現了一群可愛又特殊的迎新隊伍——5...
2019-09-05 11:06:41
-
快訊:FAST捕捉到快速射電暴多次重復爆發
4日,來自中科院國家天文臺FAST項目部的消息稱,FAST首次探測到快速射電暴多次重復爆發,捕捉到目前全世界已知數量最多的脈沖...
2019-09-05 10:47:55
- 優質內容成短視頻行業競爭關鍵 好看視頻10億獎金扶持原創作者 頒發年度大獎
- 運用計算型潛望原理 數碼相機就能“看見”隱藏物體 探測隱藏的物體和敵人
- 新型交通制式:動車與地鐵“混血” 國產首個市域動車組上線運營
- “回家地圖”:2019年春運護航服務啟動 騎行返鄉可定位免費維修點
- 打游戲也輸了!新款“阿爾法”擊敗人類玩家 取得壓倒性勝利
- 我國學者研究“多節點量子網絡”取得基礎性突破 拓展節點數目
- 160公里時速磁浮列車將在商業線進行提速測試
- 科技創新讓生活更精彩 營養美食可打印
- 人工智能將給“尋醫問診”帶來哪些改變 機器人為居家養老、個人護理服務
- 競爭者來了?英國電信“官宣”入華,移動、聯通、電信該緊張嗎 用戶選擇多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