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科技 > 正文

消息:指紋應用日益廣泛,但它并不比數字密碼更安全

    來源: 科技日報  2019-09-19 11:19:13
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生活中指紋密碼的應用越來越廣泛。有鑒于此,有人說,指紋應用如此廣泛,是不是意味著它比密碼更加安全呢?

指紋、密碼都是身份認證方法

“指紋和密碼都是一種身份認證的方法。從技術角度來剖析,身份認證技術可以分為基于信息秘密的身份認證、基于生物特征的身份認證和基于信任物體的身份認證。”揚州大學信息工程學院(人工智能學院)張樂君教授說。

張樂君介紹,基于信息秘密的身份認證是通過所知道的信息來進行身份識別的,密碼就是一種典型的方法。而基于生物特征的身份認證,是指通過可測量的身體部分(如指紋、虹膜等)或行為等生物特征進行身份認證的一種技術。使用傳感器或者掃描儀來讀取生物的特征信息,將讀取的信息和用戶在數據庫中的特征信息比對,如果一致則通過認證。同時,基于信任物體的身份認證是據所擁有的東西來進行身份識別的,典型的方法包括智能卡、短信認證、優盾認證等。

兩者哪個更安全因人而異

在人們日常工作生活中,從最早的出門帶錢包到現在的手機指紋快捷支付,從出門必帶鑰匙到現在指紋解鎖省去了丟鑰匙的尷尬,這難道不是證明了指紋更加安全嗎?

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副研究員臧亞麗此前對媒體表示,全世界60億個人,每個人10個手指,而指紋又是唯一的,算下來指紋的安全性(指紋識別出錯的概率)應該是600億分之一,看起來好像是絕對安全的,但其實并不是。目前商用的指紋算法(比如手機解鎖),在誤識率為5萬分之一的情況下,拒識率小于3%。也就是說,在別人的手指試5萬次,會有一次能夠非法通過認證的前提下,自己的手指每試100次,有3次會被系統拒絕掉。而降低誤識率,拒識率就會高,所以,指紋系統的安全性大致是5萬分之一,好一些的可能會達到10萬分之一或者20萬分之一,但目前的技術也就到此為止了。

而一個8位數字組成的隨機密碼,一共會有1億種方案。也就是說,隨便生成一個8位數字的密碼,另外一個人隨機猜到的可能性是1億分之一。如果夾雜大小寫字母和符號,就會有6千萬億種可能。這么一看,反倒是密碼系統更安全了?然而也不是。

因為我們設置的密碼,并不是隨機的,即便是隨機的密碼,我們也很難記住。我們的密碼設置一般都是自己慣用的幾個組合,因此如果其他人對你密碼的設置習慣有一定了解,也很容易破解。

江南大學物聯網工程學院教授周治平說:“站在數字世界的角度看,指紋和密碼都是數字化了信息內容,實際上沒有明顯差異。”指紋和密碼是兩把不同形狀、不同結構、不同原理的鎖,哪個鎖“更好”要取決于鎖什么樣的門。

張樂君告訴記者,對于特別認真謹慎而且記憶力特別好的人,密碼可能更安全;對于老年人來說長期使用固定容易記的密碼安全隱患比較大,經常動態的變換密碼又十分不方便,這個時候采用指紋技術就比較合適。

指紋應用廣因為更方便

周治平說,現在工作生活中,指紋應用之所以越來越普遍,關鍵在于指紋屬于生物特征,相對密碼可以做到較好的唯一性,特別是隨著一些設備的發展,指紋應用越來越便捷,用戶不需要專業知識,使用門檻也低。

為了達到更高的身份認證安全性和便捷性,某些場景會將多種身份識別技術混合使用,即所謂的“雙—多因素認證”。典型的應用是某些手機銀行的APP,它將身份識別分為兩個場景,首次使用和長期未使用的時候采用相對復雜的“靜態登錄密碼+短信認證+U盾”的認證方式。“對于短期和頻繁的使用時,絕大多數采用指紋識別技術,這樣既方便了使用又增加了安全性。”張樂君說,“如果應用場景需求中安全級別高,就要采用動態、復雜的多重認證技術,如果便捷性更重要,我們就可以選用手指輕輕一搭全部認證工作自動完成的指紋技術。”

【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出處非(巨潮財經網)的作品,均轉載于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目的在于信息的傳遞,本網不承擔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對稿件有質疑請與本網客服聯系。

2、刊發此文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15日內聯系本網客服。

閱讀延展

消息:指紋應用日益廣泛,但它并不比數字密碼更安全

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生活中指紋密碼的應用越來越廣泛。有鑒于此,有人說,指紋應用如此廣泛,是不是意味著它比密碼更加...

2019-09-19 11:19:13

消息:人工智能可提前一年半預測厄爾尼諾

目前厄爾尼諾事件被認為無法準確預測,但據英國《自然》雜志18日發表的一項人工智能(AI)與氣候學研究,韓國科學家報告了一種...

2019-09-19 11:07:13

快訊:緩解交通擁堵 5G時代或有新方案

面對包括擁堵在內的交通問題,單純通過傳統的骨干交通系統擴建無法從本質上解決問題,基于5G的移動互聯等新技術提供了新的可...

2019-09-18 16:52:55

消息:脫細胞角膜植片產品獲批上市

17日,記者從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獲悉,經審查,該局于近日批準了青島中皓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產的創新產品脫細胞角膜植片的注...

2019-09-18 15:07:17

消息:我突破高速磁浮列車“動力心臟”關鍵技術

17日,記者從中車株洲電機有限公司獲悉,其參與的國家十三五重點研發計劃高速磁浮交通系統關鍵技術研究專項子課題,已自主研...

2019-09-18 15:0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