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武漢建橋巧用“黑科技” 3.6萬噸巨無霸斜拉橋轉體合龍
- 來源: 科技日報 2019-09-19 11:32:40
據悉,楊泗港青菱段斜拉橋創造了目前世界上同類型橋梁跨度最大、橋面最寬記錄。該橋主塔高83.6米、橋長508米、橋面標準段寬44米,雙塔雙幅橋梁總重量達3.6萬噸。橋梁設計為雙向八車道,設計時速60公里/小時。
由于該橋梁需要跨多條既有鐵路線路,設計人員采用鋼箱梁斜拉橋轉體施工法施工。即先在平行于鐵路的方向進行鋼箱梁拼裝及主塔施工,再利用鐵路運行“天窗點”進行轉體施工。
此次轉體的橋梁單側重約1.8萬噸左右,相當于3個法國埃菲爾鐵塔的重量。最終停下的位置,實現了毫米級精度。
楊泗港青菱段斜拉橋項目總工陳剛介紹,他們采用了一種“黑科技”,即在橋塔的下方安裝了一臺直徑5米、重62噸的“轉動裝置”。這個“轉動裝置”的學名叫做“轉體球鉸”,主要分為上、下球鉸兩個部分。上球鉸下表面是個凸面,下球鉸上表面是個凹面。上下球鉸之間可以相互轉動,從而實現橋梁轉體與承重功能。下球鉸是固定在地面上的,而上球鉸中心通過一根轉軸疊放在下球鉸上,形成以轉軸為中心的一個轉動球面,上球鉸以上部分是橋梁主塔及鋼梁。
在轉體施工中,上球鉸側面沿對稱方向各纏包了一圈鋼絞線,通過大噸位千斤頂對稱拉動上球鉸鋼絞線帶動橋梁主塔及鋼梁一起轉動。轉體施工過后,轉體球鉸就被封固在主塔和地面之間,成為整個橋梁的一部分。
【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出處非(巨潮財經網)的作品,均轉載于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目的在于信息的傳遞,本網不承擔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對稿件有質疑請與本網客服聯系。
2、刊發此文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15日內聯系本網客服。
-
消息:武漢建橋巧用“黑科技” 3.6萬噸巨無霸斜拉橋轉體合龍
近日,伴隨著9號和8號兩個主橋墩順利轉體到位,武漢楊泗港快速通道青菱段的跨鐵路斜拉橋轉體成功,成為世界首座獨柱塔鋼箱梁...
2019-09-19 11:32:40
-
快訊:長江水下藏著一個超大管廊,能通電百萬伏
橫亙在長江兩岸的蘇通大橋,車量川流不息;寬闊的江面上,舟楫如梭。上游一公里處,江水下深藏著一個超大管廊,長5468 5米,...
2019-09-19 11:27:01
-
消息:指紋應用日益廣泛,但它并不比數字密碼更安全
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生活中指紋密碼的應用越來越廣泛。有鑒于此,有人說,指紋應用如此廣泛,是不是意味著它比密碼更加...
2019-09-19 11:19:13
-
消息:人工智能可提前一年半預測厄爾尼諾
目前厄爾尼諾事件被認為無法準確預測,但據英國《自然》雜志18日發表的一項人工智能(AI)與氣候學研究,韓國科學家報告了一種...
2019-09-19 11:07:13
-
快訊:緩解交通擁堵 5G時代或有新方案
面對包括擁堵在內的交通問題,單純通過傳統的骨干交通系統擴建無法從本質上解決問題,基于5G的移動互聯等新技術提供了新的可...
2019-09-18 16:52:55
- 優質內容成短視頻行業競爭關鍵 好看視頻10億獎金扶持原創作者 頒發年度大獎
- 運用計算型潛望原理 數碼相機就能“看見”隱藏物體 探測隱藏的物體和敵人
- 新型交通制式:動車與地鐵“混血” 國產首個市域動車組上線運營
- “回家地圖”:2019年春運護航服務啟動 騎行返鄉可定位免費維修點
- 打游戲也輸了!新款“阿爾法”擊敗人類玩家 取得壓倒性勝利
- 我國學者研究“多節點量子網絡”取得基礎性突破 拓展節點數目
- 160公里時速磁浮列車將在商業線進行提速測試
- 科技創新讓生活更精彩 營養美食可打印
- 人工智能將給“尋醫問診”帶來哪些改變 機器人為居家養老、個人護理服務
- 競爭者來了?英國電信“官宣”入華,移動、聯通、電信該緊張嗎 用戶選擇多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