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成熟的5G網絡將在千行百業“大展身手” 5G助力實現“五縱三橫”新特征
- 來源: 科技日報 2020-11-23 15:08:41
今年7月,5G R16標準正式凍結。這意味著產業鏈上下游可以依據該標準進行相應產品的研發制造,進一步豐富5G技術的應用場景,5G全球商用進程提速。R16標準是全球協作的結晶,據不完全統計,在全球運營商對R16標準的文稿貢獻中,我國三大運營商的貢獻占比達四成左右。
運營商是5G建設運營的主體,“中國移動目前已經建設開通5G基站超過38.5萬個,為全國所有地級市和部分重點縣城提供5G服務,5G套餐用戶超1.3億戶。我們建設的5G網絡覆蓋范圍應該是全球最廣的,服務的客戶數也是最多的。”中國移動研究院首席科學家易芝玲近日對科技日報記者表示,“我們已經建成全球最大的5G SA網絡,會加速推進SA端到端產業進一步成熟,并為引入更加豐富能力的R16標準做好準備。”
在即將于11月26日開幕的2020世界5G大會上,和各界運營商伙伴共議未來無線通信網絡的愿景和路線圖,也是她最為期待的。
5G助力實現“五縱三橫”新特征
“當前,中國正在加快推進5G、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推動信息通信技術與經濟社會民生深度融合,經濟社會的數字化轉型進程正在加速,呈現出‘五縱三橫’的新特征。”易芝玲表示,“五縱”是當前信息技術向經濟社會加速滲透的五個典型場景,即基礎設施數字化、社會治理數字化、生產方式數字化、工作方式數字化、生活方式數字化;“三橫”是當前經濟社會數字化轉型的三大共性需求,即線上化、智能化、云化。
她表示,據相關機構預測,到2025年,中國數字經濟增加值規模將達到60萬億人民幣,軟件和信息服務業收入將達到13.1萬億人民幣,市場潛力巨大。5G作為社會信息流動的主動脈、產業轉型升級的加速器、數字社會建設的新基石,將有力促進“五縱三橫”新特征的實現,為發展帶來更為廣闊的增長空間和機遇。
“加快5G建設與應用發展,對我國加快數字化轉型升級,有效釋放新興消費潛力、對沖疫情影響意義重大。”易芝玲說。
技術創新助推網絡建設攻堅克難
與此同時,由于我國的5G建設與國際領先者同步,5G在技術方面是嶄新的DICT深度融合起點,在市場方面也是首度試圖全面擁抱千行百業,必須要經歷一段摸索探試的過程。
“在5G建設過程中,我們也確實遇到了一定的挑戰,比如高能耗,站址資源獲取困難等。但這是一張網絡走向成熟的必經之路。”易芝玲坦言。
“挑戰出現的地方,也正是創新的所在。”易芝玲強調。據她介紹,中國移動做了很多技術創新,比如通過集中式部署的方式可以大幅地降低對站址資源的要求,快速、低成本地建站;又比如在網絡節能方面,從設備級、站點級和網絡級三方面開展綜合節能,如在站點級,在延續4G已引入的亞幀關斷、通道關斷等功能基礎上,提出5G深度休眠等新理念,研發并協同產業界開展軟件節能。
另外,易芝玲表示,中國移動持續通過市場化機制積極進行“網絡共建共享”。近期,中國移動與中國廣電簽署5G共建共享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可發揮5G技術、頻率資源、內容等方面的優勢,集約高效地實現5G網絡覆蓋,豐富5G業務,為推動5G融入百業、服務大眾奠定良好基礎。
R17預計于2022年6月完成凍結
“5G在各行各業的應用前景都是很光明的。”易芝玲樂觀地說,在過去一年里,5G業務發展在助力抗擊疫情、復工復產、經濟數字化轉型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截至2020年9月底,中國移動的5G套餐客戶已突破1億。
同時她建議,5G作為新型基礎設施,網絡覆蓋是一個持續運營的過程,除電信運營企業自身不斷努力外,建議相關部門從政策層面支持解決電費優惠、稅收減免以及5G應用跨行業融通發展等問題。
據易芝玲介紹,未來將在繼續保持高覆蓋率和高質量的前提下,重點打造5G精品網絡, 加快網絡建設, 滿足消費端和行業端的需求。加速新技術融合創新,開展IT/CT/DT深度融合,進行數字化創新。拓展新商機、新模式,打通行業壁壘,推廣5G行業應用,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我們正處在R16凍結后的緊密部署階段,以及R17的推進階段,預計于2022年6月對R17標準完成凍結,從而將5G發展推向更高的高度。”易芝玲說。
(記者 崔 爽)
【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出處非(巨潮財經網)的作品,均轉載于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目的在于信息的傳遞,本網不承擔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對稿件有質疑請與本網客服聯系。
2、刊發此文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15日內聯系本網客服。
-
走向成熟的5G網絡將在千行百業“大展身手” 5G助力實現“五縱三橫”新特征
今年7月,5G R16標準正式凍結。這意味著產業鏈上下游可以依據該標準進行相應產品的研發制造,進一步豐富5G技術的應用場景,5...
2020-11-23 15:08:41
-
5G+工業互聯網 制造強國關鍵支撐
坐上操控臺,眼前的屏幕實時顯示碼頭堆場上集裝箱的位置,動動手柄和按鈕,集裝箱就裝卸好了。在寧波舟山港,做同樣的工作,...
2020-11-23 15:07:47
-
專家:智慧物流將成經濟雙循環“連接器” 需要科技支撐
今年的郵政快件量有望超過800億件,收入達到8600億元,較2006年分別增長了79倍、28倍。11月21日,在山東臨沂召開的構建現代流...
2020-11-23 15:06:20
-
我國視頻文創產業發展的五大趨勢 未來五年視頻產業收入總量有望保持30%以上增速
11月19日—20日,在長沙舉行的2020中國新媒體大會上,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發展研究中心發布了《2020全國視頻文創產業發展指標體...
2020-11-23 14:58:34
-
中國在5個可持續發展目標領域科研產出全球第一 全球相關科研論文達410萬篇
11月18日,全球信息分析和科技醫學學術出版機構愛思唯爾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了《以科研的力量推動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實...
2020-11-19 11:27:20
- 優質內容成短視頻行業競爭關鍵 好看視頻10億獎金扶持原創作者 頒發年度大獎
- 運用計算型潛望原理 數碼相機就能“看見”隱藏物體 探測隱藏的物體和敵人
- 新型交通制式:動車與地鐵“混血” 國產首個市域動車組上線運營
- “回家地圖”:2019年春運護航服務啟動 騎行返鄉可定位免費維修點
- 打游戲也輸了!新款“阿爾法”擊敗人類玩家 取得壓倒性勝利
- 我國學者研究“多節點量子網絡”取得基礎性突破 拓展節點數目
- 160公里時速磁浮列車將在商業線進行提速測試
- 科技創新讓生活更精彩 營養美食可打印
- 人工智能將給“尋醫問診”帶來哪些改變 機器人為居家養老、個人護理服務
- 競爭者來了?英國電信“官宣”入華,移動、聯通、電信該緊張嗎 用戶選擇多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