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高”水性可充電電池問世 比鋰離子電池更安全、成本更低
- 來源: 科技日報 2020-11-26 15:00:25
鋰離子電池以其高能量密度、高效率和低自放電率在便攜式電子產品和電動汽車中占據主導地位,然而使用易燃的有機電解液所引起的嚴重安全問題阻礙了它的廣泛應用。水性可充電電池由于使用了不可燃且價格低廉的水溶液(即用水作溶劑的溶液)作為電解液,不僅比鋰離子電池更安全、成本更低,也更容易制備。但由于受到水分解電壓的限制,目前水性可充電電池的能量密度遠低于鋰離子電池。
眾所周知,電解液是化學電池、電解電容等使用的介質,為它們的正常工作提供離子,并保證工作中發生的化學反應是可逆的。所以提高水性可充電電池的實用性,改良水溶液電解液,提高其電壓穩定窗口,已經成為目前研究的熱點。
11月19日,南京工業大學宣布,該校吳宇平、付麗君教授團隊設計了一種堿性/中性混合的水溶液電解液體系,研發出了高電壓高能量密度水溶液混合電解液可充電電池。相關研究發表在國際化學領域頂級學術期刊《先進能源材料》上。
“水性可充電電池是指用水溶液作為電解液的可充電電池。”付麗君介紹道,“水溶液的理論分解電壓是1.23伏,實際電池中由于存在過電勢,分解電壓可以達到1.5—2伏,但是很難超過2伏。而電池的能量密度與電池的電壓是成正比的,即電壓越高能量密度也越高,而電解液的電壓窗口決定了電池可達到的最大電壓,因此要提高水性可充電電池的電壓,首先要提高水溶液電解液的電壓穩定窗口。我們將堿性溶液與中性溶液組合成混合電解液,將電解液的電壓穩定窗口提高到了3伏。”
“在水溶液電解液體系中,中性電解液的析氫電位高于堿性電解液,析氧電位低于酸性溶液,但是其電壓窗口是3種溶液中最寬的。另外,堿性溶液和中性溶液的組合相對較為容易,而且這樣的組合將大大拓寬電壓穩定窗口。”論文第一作者、南京工業大學袁新海博士表示。
在這個工作中,研究團隊使用了陽離子交換膜作為隔膜。“陽離子交換膜可以起到傳輸陽離子阻隔陰離子的作用,從而使電解液保持穩定的pH值。另外,在這個混合電解液體系中,陰、陽離子在正負極電解液中都是穩定存在的。因而保證了這個電解液體系的穩定性。”袁新海解釋道,只有電解液保持穩定,才能使電解液的電壓窗口保持穩定,才能保持電池體系的可逆性和穩定性。
“電解液的電壓穩定窗口解決了,下一步就是選用合適的正負極材料構建高電壓、高能量密度水性可充電電池。”付麗君介紹,他們在研究中注意到,鋅是在堿性溶液中具有較負電位(相對于標準氫電極的電位為-1.216V)且具有較高比容量的負極材料,而錳酸鋰是在中性電解液中具有較高氧化還原電位和較高比容量的正極材料,“因此將這兩種材料結合起來,可以得到較高電壓的水性可充電電池”。
該研究團隊基于這種混合水溶液電解液的概念,還研發了一系列水溶液電池和水溶液電容器的工作,相關工作分別發表在《化學電化學》《化學通訊》《材料化學學報A》和《先進科學》上。
(記者 金 鳳)
【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出處非(巨潮財經網)的作品,均轉載于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目的在于信息的傳遞,本網不承擔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對稿件有質疑請與本網客服聯系。
2、刊發此文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15日內聯系本網客服。
-
“兩高”水性可充電電池問世 比鋰離子電池更安全、成本更低
鋰離子電池以其高能量密度、高效率和低自放電率在便攜式電子產品和電動汽車中占據主導地位,然而使用易燃的有機電解液所引起...
2020-11-26 15:00:25
-
在5G新世界,做數字經濟筑路者 打造“多、快、好、省”的極致網絡
位居新基建之首,5G迎來建設高潮。前三季度,中國累計建設5G基站69萬個。制造商、運營商、應用端的企業和消費者都在大潮中尋...
2020-11-26 14:59:42
-
首次檢測到太陽碳氮氧循環產生中微子 研究結果發表在英國《自然》雜志
英國《自然》雜志25日發表的一項天體物理學最新研究,科學家報告了太陽次要聚變碳氮氧循環所產生中微子的首個直接實驗證據。...
2020-11-26 14:58:32
-
使用數字人民幣安全嗎 推出后紙鈔會停止供應嗎?
近日,金融密碼杯2020全國密碼應用和技術創新大賽頒獎在蘇州舉行。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競賽指導委員會主席范一飛及評審指導...
2020-11-26 14:57:56
-
互聯網生態衍生多樣文化圈 獲得自我文化認同感
因為喜愛漢服而研究中國古典文化,又或者著迷劇集情節加入語C圈……隨著我國互聯網生態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群正在網絡...
2020-11-26 14:55:39
- 優質內容成短視頻行業競爭關鍵 好看視頻10億獎金扶持原創作者 頒發年度大獎
- 運用計算型潛望原理 數碼相機就能“看見”隱藏物體 探測隱藏的物體和敵人
- 新型交通制式:動車與地鐵“混血” 國產首個市域動車組上線運營
- “回家地圖”:2019年春運護航服務啟動 騎行返鄉可定位免費維修點
- 打游戲也輸了!新款“阿爾法”擊敗人類玩家 取得壓倒性勝利
- 我國學者研究“多節點量子網絡”取得基礎性突破 拓展節點數目
- 160公里時速磁浮列車將在商業線進行提速測試
- 科技創新讓生活更精彩 營養美食可打印
- 人工智能將給“尋醫問診”帶來哪些改變 機器人為居家養老、個人護理服務
- 競爭者來了?英國電信“官宣”入華,移動、聯通、電信該緊張嗎 用戶選擇多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