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科技 > 正文

鐵發射線的遲滯效應幫助人們理解活動星系核 在線發表于《天體物理快報》上

    來源: 科技日報  2021-03-02 14:48:45

2月28日,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天文學系王挺貴教授團隊首次探測到黑洞潮汐撕裂恒星事件中光學鐵發射線的遲滯效應。研究成果以論文的形式日前在線發表于《天體物理快報》上。

星系中心普遍存在超大質量黑洞,當它處于高速吸積增長階段,就表現為活動星系核。多成分混合的鐵發射線是活動星系核紫外和光學光譜最重要的特征之一。然而,由于鐵線能級的復雜,截至目前,人們對于鐵線的產生機制和區域都不清楚,制約著我們對于活動星系核的理解。

些年,時域巡天發現了一批區別于活動星系核的黑洞暫現吸積事件——黑洞潮汐撕裂恒星事件。在活動星系核中,如果發生黑洞潮汐撕裂恒星事件,黑洞吸積率會比一般活動星系核有更劇烈的變化,這為科學家提供了一個極佳的機會研究發射線對中心輻射的響應,以及了解活動星系核的結構。研究團隊在前期的工作中探測到了超強的塵埃環紅外回響的信號,且早期階段伴隨塵埃升華過程,由此猜測塵埃中的鐵元素被釋放進入氣態,進而產生了觀測到的增強的鐵發射線輻射。

研究團隊首次發現,在相同的中心光度下,爆發后的鐵發射線強度高于爆發前,表明爆發過程中產生鐵的氣體量確實增加了。當中心光度衰減到爆發前水時,鐵發射線的強度并沒有回到爆發前的水,而是高于爆發前,這是一種遲滯效應。這種效應在很多領域都常見,例如在鐵磁體、鐵電材料、橡膠管的變形、形狀記憶合金中均可以見到。但這種效應第一次在活動星系核中被發現,可以解釋為黑洞潮汐撕裂恒星事件中鐵發射線起源于剛剛從塵埃升華而來的氣體。

這項研究對于理解黑洞吸積系統具有重要研究價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與紫金山天文臺共建的大視場巡天望遠鏡(WFST)預計會發現大量的此類事件,將會推動黑洞吸積系統研究的發展。

(記者吳長鋒)

【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出處非(巨潮財經網)的作品,均轉載于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目的在于信息的傳遞,本網不承擔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對稿件有質疑請與本網客服聯系。

2、刊發此文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15日內聯系本網客服。

閱讀延展

鐵發射線的遲滯效應幫助人們理解活動星系核 在線發表于《天體物理快報》上

2月28日,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天文學系王挺貴教授團隊首次探測到黑洞潮汐撕裂恒星事件中光學鐵發射線的遲滯效應...

2021-03-02 14:48:45

天問一號登陸火星前 “黑科技”幫忙捕捉火星蹤跡

火星,一顆令人難以捉摸的紅色行星,從來都是人們夜觀星空的焦點之一。在亞述(古代西亞奴隸制國家),火星被稱為流血的星,是...

2021-03-02 14:47:24

將基建搬到天上去,布局空天信息產業

我們可以把空天信息產業理解為創新的基礎設施,因此我們的部署不僅僅要看發射了多少顆衛星,這些衛星能夠帶來多少經濟效益,...

2021-03-02 14:45:43

實驗室培養的類腦器官能像嬰兒大腦般成熟 相關研究發表在《自然·神經科學》上

據2月22日發表在《自然·神經科學》上的新研究,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和斯坦福大學研究人員發現,3D人類干細胞來源的類器官...

2021-03-01 14:39:05

新發現證實行星撞擊導致恐龍滅絕 該隕石坑的年齡與巖層相同

火山噴發還是行星撞擊?據物理學家組織網日前消息,研究人員認為,他們已經發現了導致恐龍滅絕的原因。通過找到撞擊坑內的隕石...

2021-03-01 14:3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