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技術是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必然路徑 進一步加大對新能源技術研發創新的資金投入
- 來源: 科技日報 2021-04-13 14:56:11
“當前,世界主要國家和地區高度重視新能源技術發展,不斷加大投入力度。新能源技術創新與顛覆性能源技術突破已經成為持續改變世界能源格局、開啟全球各國碳中和行動的關鍵手段。”4月12日,在《新能源技術研究的機遇與挑戰》報告(以下簡稱報告)發布會上,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咨詢研究院院長潘教峰指出。
低碳、零碳能源轉型和現代能源體系重塑是實現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推動后疫情時代全球經濟“綠色復蘇”的必然選擇。作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必然路徑,新能源與可再生能源勢必加快進入能源體系主流,而這種變革性的能源轉型將引導能源知識和技術體系的重大創新,促進基礎理論、技術鏈條和產業形態等環節有所突破。
報告對2000年至2019年全球太陽能、風能、生物質能、地熱能、核能、氫能、儲能、能源互聯網等8個不同新能源技術領域整體及其20項代表性技術主題進行系統分析,從全球高度重點關注了中國新能源技術的發展和研究特點,并與其他主要國家或地區的研究競爭力進行了比較分析,為全球和中國新能源技術的研發和部署提供科學依據。
研究結果顯示,全球新能源領域研究正進入加速發展期,太陽能、儲能和氫能三個領域受到全球廣泛關注,電池儲能技術、太陽能光伏技術、太陽能燃料技術則是最具發展前景的技術主題。從新能源技術研究的趨勢來看,政府部門應進一步加大對新能源技術研發創新的資金投入,積極引導和支持科研界和產業界共同參與,對新能源技術進行聯合創新,推動新能源技術快速突破。從全球來看,中國可以作為推動該領域合作研究的重要支點和紐帶。
在支撐中國能源戰略布局方面,報告指出,大規模儲能技術的突破和普及是發展可再生能源的有力支撐。中國應進一步完善促進儲能產業發展的政策機制,通過金融和市場化手段引導長期資金投入,構建儲能科技創新與技術儲備體系,加強新能源與儲能集成應用研究,推動大規模儲能技術突破和商業化應用。
同時,氫能將是打造未來能源體系、實現能源變革的重要媒介。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已經出臺了氫能發展戰略路線圖,將氫能規劃上升到國家戰略高度。“因此,建議我國要明確氫基產業發展方向,合理提出不同場景下氫基產業發展路線圖,并制定相應的標準規范,加速綠氫制取、儲運和應用等產業鏈發展。”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咨詢研究院可持續發展戰略研究所副所長譚顯春說道。
報告還指出,太陽能燃料技術的突破及其成本的降低將有助于降低石油依賴。中國應繼續加大太陽能燃料技術的研發力度,強化太陽能發電技術與建筑等基礎設施一體化應用技術的研發和應用,選擇陽光資源豐富的地區開展典型示范工程,推進太陽能技術的工業化生產進程。
更重要的是,未來能源互聯網將發揮“互聯網+”智慧能源雙重優勢,實現能源統籌優化配置。譚顯春表示,建議中國積極推動能源互聯網關鍵技術研發,加強不同能源網絡間的互聯互通,推進綜合能源網絡基礎設施建設,完善能源互聯網服務和管理運行機制。(陸成寬)
【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出處非(巨潮財經網)的作品,均轉載于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目的在于信息的傳遞,本網不承擔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對稿件有質疑請與本網客服聯系。
2、刊發此文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15日內聯系本網客服。
-
新能源技術是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必然路徑 進一步加大對新能源技術研發創新的資金投入
當前,世界主要國家和地區高度重視新能源技術發展,不斷加大投入力度。新能源技術創新與顛覆性能源技術突破已經成為持續改變...
2021-04-13 14:56:11
-
智造未來 賦能機床工具全價值鏈轉型升級 自動運行生成去毛刺軌跡
在用玻璃隔出的臨時無人化工作區,周身黃色的噴淋機器人、取件機器人、搬運機器人和去毛刺機器人組成壓鑄單元全自動化系統,...
2021-04-13 14:54:06
-
新型二維材料僅兩個原子厚但比鋼堅固 有望在納電子學和量子信息技術領域“大顯身手”
據美國阿貢國家實驗室官網近日報道,該機構科學家與西北大學和佛羅里達大學合作,制造出了由硼和氫原子構成的穩定納米片,這...
2021-04-13 14:53:01
-
數據治理面臨多重因素制約,撬動數據要素市場
數據要素市場是數據流通交易、場景對接和價值實現的重要媒介,完善優化數據治理是促進數據要素市場發展的基本前提,提升全社...
2021-04-09 16:04:52
-
高集成神經形態人工視覺光電傳感器問世 《自然·通訊》在線發表
記者從中科院金屬所沈陽材料科學國家研究中心獲悉,該所與南京理工大學、中科院蘇州納米所、東北大學、南京大學等單位合作,...
2021-04-09 16:04:06
- 優質內容成短視頻行業競爭關鍵 好看視頻10億獎金扶持原創作者 頒發年度大獎
- 運用計算型潛望原理 數碼相機就能“看見”隱藏物體 探測隱藏的物體和敵人
- 新型交通制式:動車與地鐵“混血” 國產首個市域動車組上線運營
- “回家地圖”:2019年春運護航服務啟動 騎行返鄉可定位免費維修點
- 打游戲也輸了!新款“阿爾法”擊敗人類玩家 取得壓倒性勝利
- 我國學者研究“多節點量子網絡”取得基礎性突破 拓展節點數目
- 160公里時速磁浮列車將在商業線進行提速測試
- 科技創新讓生活更精彩 營養美食可打印
- 人工智能將給“尋醫問診”帶來哪些改變 機器人為居家養老、個人護理服務
- 競爭者來了?英國電信“官宣”入華,移動、聯通、電信該緊張嗎 用戶選擇多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