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科技 > 正文

科技助力“雪上F1”賽道建設 順利完成了賽道認證的試滑及相關測試工作

    來源: 科技日報  2021-06-10 16:05:44

國家雪車雪橇中心,靜臥在小海陀山山腳下。初夏季節山色蔥蘢間,雪車雪橇賽道婉如一條游龍騰飛于山林之中,這是國內唯一一條雪車雪橇賽道,也是全球第十七條、亞洲第三條符合奧運競賽標準的賽道。

科技日報記者了解到,北京2022年冬奧會冬殘奧會延慶賽區國家高山滑雪中心、國家雪車雪橇中心和冬奧村都將于6月30日竣工驗收,“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科技冬奧”重點專項“復雜山地條件下冬奧雪上場館設計建造運維關鍵技術”項目執行期截止日也在6月30日。

國家雪車雪橇中心設計負責人邱澗冰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從動工伊始,“科技冬奧”重點專項“復雜山地條件下冬奧雪上場館設計建造運維關鍵技術”項目的技術研究就支撐著這個國際一流高山雪上競賽場館的建設,填補了中國在此領域設計建設空白,使我國雪上場館設計建設能力取得了突破進展。

雪車雪橇是冬奧會中速度最快的項目,被譽為冬奧會“雪上F1”。它的專業強、危險高,因此對場地要求非常苛刻。邱澗冰說,“延慶賽區綜合了各種因素之后,最終只有南坡的選址符合條件。”這也使延慶賽區建設的國家雪車雪橇中心賽道成為目前世界上唯一的南坡賽道。

場地位置向陽,陽光直射會影響冰面質量,南坡的日照強度和地表溫度都高于北坡,要如何解決呢?

結合自然地形和遮陽設計,項目團隊研發出一套獨特的地形氣候保護系統。邱澗冰向記者介紹道:“地形氣候保護系統是通過地形、遮陽棚、遮陽簾等構成一個降低太陽輻射對賽道影響的一套系統。”

鋼木組合結構的遮陽棚安裝在賽道上方,集保溫、防水、天然防腐功能于一體,因是單邊懸挑,遮陽棚就像游龍的一只展翼。邱澗冰說,國家雪車雪橇中心是山林建筑,所以木材和石塊的選擇使建筑與周圍環境完美融合,賦予體育競賽場館獨特的風格。

國家雪車雪橇中心賽道設計全長約1975米,有16個角度不同、傾斜度各異的彎道。依賽道變化,遮陽棚在不同的位置長度不一,既實現了通透簡潔的建筑外觀效果,又避免了建筑材料的浪費。

走在遮陽棚外的棧步道上,邱澗冰一邊指著頭頂的太陽一邊說,為了精確計算每個位置遮陽棚的長度和覆蓋面積,團隊利用數字模擬進行分析,將春秋冬三季的太陽高度等入射信息,通過計算機進行建模模擬,確定對整個冰道的覆蓋范圍。

因為遮陽棚整體屋面的覆蓋面積大,地形及遮陽簾一起,無論是早上太陽升起還是晚上太陽落下,陽光都不會照到賽道而影響運動員比賽和訓練。在比賽時,遮陽簾還可以完全拉開,觀眾欣賞比賽的需求得到保障。

除了中心賽道,國家雪車雪橇中心附屬用房的建設也別具一格。從外觀來看,它們的外立面均由“石籠墻”制成,這些石頭由當初山體挖方的石頭,破碎以后,填在籠子里,成為附屬建筑的裝飾材料。

山石的利用一舉雙得。石籠墻在山地風速較大的情況下,能夠有效改善建筑外表面對流換熱,有助于實現室內溫度的均衡,同時最大程度消納了山體石方運輸,節約建設成本。

去年10月,國家雪車雪橇中心場館順利完成了賽道認證的試滑及相關測試工作。國際雪車聯合會主席伊沃(Ivo Ferriani)如此評價:“賽道設計的水非常高,我認為是世界上過去幾年新建賽道中最好的一條了,如此龐大的場館群設施建設也令人感到不敢相信。這項建設也將是一項非常有意義、有價值的投資,未來會給延慶帶來旅游和體育方面效益的提升。”(何 亮)

【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出處非(巨潮財經網)的作品,均轉載于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目的在于信息的傳遞,本網不承擔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對稿件有質疑請與本網客服聯系。

2、刊發此文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15日內聯系本網客服。

閱讀延展

科技助力“雪上F1”賽道建設 順利完成了賽道認證的試滑及相關測試工作

國家雪車雪橇中心,靜臥在小海陀山山腳下。初夏季節山色蔥蘢間,雪車雪橇賽道婉如一條游龍騰飛于山林之中,這是國內唯一一條...

2021-06-10 16:05:44

全球最大火車專用運輸船交付 大大降低了墨西哥灣區域的物流成本和時間

6月8日上午,由我國自主設計建造的全球最大的火車專用運輸船切諾基號(CHEROKEE)在廣州交付。該船由中國船舶集團旗下中船黃埔...

2021-06-10 16:04:44

我國科學家準確推斷新疆翼龍足跡造跡者 相關研究成果在線發表于國際學術期刊《PeerJ》雜志

通過足跡化石,能夠推斷是誰留下的嗎?我國科學家做到了。8日,記者從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獲悉,該所研究人員...

2021-06-10 16:03:34

國內首個“藍碳”項目交易完成 提高我國生態系統碳匯能力

6月8日,2021年世界海洋日暨全國海洋宣傳日主場活動在山東青島舉行。當天,自然資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廣東湛江紅樹林國家級...

2021-06-10 15:57:35

“到餐桌”:科技是有力手段 全鏈條護航食品安全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6月8日啟動,2021年全國食品安全宣傳周來了。26部門于近日聯合下發的《關于開展2021年全國食品安全...

2021-06-10 15:5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