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行星撞地球前恐龍物種已衰退 研究結果發表在《自然·通訊》
- 來源: 科技日報 2021-07-06 15:08:02
英國《自然·通訊》雜志近日發表一項生物學最新研究發現,在小行星撞擊地球導致的大滅絕事件之前約1000萬年,非鳥恐龍物種已經陷入衰退了。這項研究進一步揭示了恐龍滅絕的根本原因。
過去人們普遍認為,一顆小行星撞擊墨西哥的希克蘇魯伯,導致非鳥恐龍在6600萬年前滅絕。自20世紀90年代,隨著墨西哥灣下125英里寬的希克蘇魯伯隕石坑的發現,行星撞擊導致恐龍滅絕的假說得到了進一步證實,因為該隕石坑的年齡與巖層相同。而就在今年3月,美國得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牽頭的一項研究中,科學家通過找到撞擊坑內的隕石塵埃這一關鍵證據,明確地將恐龍的滅絕與6600萬年前撞向地球的行星聯系起來。
但是,恐龍是否在撞擊之前已經陷入衰退的問題,迄今仍無定論,根據現存化石記錄也頗難做出評估。
鑒于此,法國蒙彼利埃大學科學演化研究所科學家法彼恩·康達米納及其同事,此次分析了1600個恐龍化石,評估恐龍的6個科(甲龍科、原角龍科、鴨嘴龍科、奔龍科、傷齒龍科、暴龍科)的物種形成和滅絕。
研究團隊發現,非鳥恐龍多樣性從7600萬年前就已經開始下降。他們認為這種下降與較古老物種滅絕速率上升有關,這可能說明其缺乏演化新穎性,或這些恐龍難以適應變化的環境。
研究團隊還評估了在這一轉變中的生態和物理因素,強調白堊紀晚期(1億至6600年前)的全球氣候變冷,可能加劇了恐龍滅絕過程。他們還指出,因物種競爭中鴨嘴龍勝過了其他物種,導致食草恐龍多樣性下降,可能也是原因之一。
科學家認為,這些因素綜合起來,阻礙了恐龍在希克蘇魯伯撞擊事件后的恢復能力,促成了它們的滅絕。(記者張夢然)
【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出處非(巨潮財經網)的作品,均轉載于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目的在于信息的傳遞,本網不承擔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對稿件有質疑請與本網客服聯系。
2、刊發此文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15日內聯系本網客服。
-
小行星撞地球前恐龍物種已衰退 研究結果發表在《自然·通訊》
英國《自然·通訊》雜志近日發表一項生物學最新研究發現,在小行星撞擊地球導致的大滅絕事件之前約1000萬年,非鳥恐龍物種已...
2021-07-06 15:08:02
-
紫外線作“開關” 新型光伏變色智能窗自動調節采光 最新研究成果在線刊發于《自然·通訊》
你見過這樣的智能變色窗嗎,它們可以隨著太陽光的強弱,自動調節光線強度,改善室內采光;還能將酷熱的太陽光直射溫度降低超過...
2021-06-30 16:18:21
-
國內最大規模燃煤電廠碳捕集示范工程投運 成功實現燃煤電廠煙氣中二氧化碳大規模捕集
6月25日,每年15萬噸碳捕集與封存(CCS)示范項目(以下簡稱示范項目)在國能錦界公司通過168小時試運行,這是目前國內規模最大的...
2021-06-30 15:38:35
-
新研究稱喝咖啡有助保護肝臟 喝咖啡的人患慢性肝病或脂肪肝的風險低20%
據英國《新科學家》網站近日報道,英國科學家一項最新研究表明,經常喝咖啡的人患慢性肝病的風險較低,而且,咖啡的種類無關...
2021-06-28 09:55:22
-
面向碳中和重新定位CCUS技術 碳捕集封存技術這樣破局突圍
截至2020年,我國現有35個二氧化碳捕集利用與封存技術(CCUS)示范項目中,商業設施僅有6個,還面臨成本高、周期長、風險大的發...
2021-06-11 15:55:01
- 優質內容成短視頻行業競爭關鍵 好看視頻10億獎金扶持原創作者 頒發年度大獎
- 運用計算型潛望原理 數碼相機就能“看見”隱藏物體 探測隱藏的物體和敵人
- 新型交通制式:動車與地鐵“混血” 國產首個市域動車組上線運營
- “回家地圖”:2019年春運護航服務啟動 騎行返鄉可定位免費維修點
- 打游戲也輸了!新款“阿爾法”擊敗人類玩家 取得壓倒性勝利
- 我國學者研究“多節點量子網絡”取得基礎性突破 拓展節點數目
- 160公里時速磁浮列車將在商業線進行提速測試
- 科技創新讓生活更精彩 營養美食可打印
- 人工智能將給“尋醫問診”帶來哪些改變 機器人為居家養老、個人護理服務
- 競爭者來了?英國電信“官宣”入華,移動、聯通、電信該緊張嗎 用戶選擇多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