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聯證券IPO難題:業績乏力合規待考 推進財富管理轉型
- 來源: 北京商報 2019-07-11 15:44:23
業績乏力
推進財富管理轉型
隨著行業創新轉型步伐加快,頭部券商強者恒強的格局日益凸顯,中小券商亟待通過資本金補血謀求業務發展。7月5日,證監會官網披露了萬聯證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招股說明書,萬聯證券IPO擬發行A股19.8475億股,占本次發行后股份總數的比例擬不超過25%。萬聯證券表示,公司募集資金將全部用于補充公司資本金,緩解凈資本規模瓶頸對本公司業務發展的制約。
萬聯證券成立于2001年8月23日,注冊資本為59.54億元,實際控制人為廣州市國資委。從業績表現上看,根據招股書,萬聯證券2018年營業收入為11.09億元,同比增長0.72%,凈利潤為2.54億元,同比下降18.25%。這一指標在2017年為營業收入11.01億元,凈利潤3.11億元。2016年該公司營業收入為11.3億元,凈利潤為3億元。
根據Wind數據顯示,萬聯證券的凈利潤曾在2015年達到過高點,截至2015年末,該公司凈利潤高達6.61億元,隨后的三年里開始震蕩走低。截至2018年末,萬聯證券凈資本約為95.89億元,凈資產約為106億元。
在業務布局上,萬聯證券對傳統業務依賴性較強。從收入結構上看,2018年,萬聯證券的經紀業務營業收入為3.4億元,在收入結構中占比最大為30.7%,但相比2017年41.73%的比例有所下降。
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萬聯證券營業部主要集中在廣東省境內,區域性特征比較明顯,截至2018年末,公司共有3家分公司及70家證券營業部,覆蓋全國24個省市地區,其中廣東省內達到27家,占比為36.99%。
事實上,在我國券商同質化競爭激烈的市場格局下,行業集中度上升,于中小券商而言,業務模式單一難以為繼。對于公司接下來的發展規劃,萬聯證券提到,公司將大力發展機構經紀業務,推進財富管理轉型,提升資產管理業務主動管理水平,打造FICC綜合金融交易投資業務體系。
連收監管措施
合規意識待強化
除業務結構方面待優化外,招股書顯示,將經營風格穩健作為自身競爭優勢的萬聯證券,卻在2016年以來因不同的合規漏洞被出具6次監管措施或警示函。另據招股書和公開信息顯示,僅今年上半年萬聯證券就出現3次處罰。
今年4月19日,廣東證監局下發《關于對萬聯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采取責令增加內部合規檢查次數并提交合規檢查報告措施的決定》,其中提到,萬聯證券私募投資基金子公司萬聯天澤在完成組織架構規范整改公示前實際開展業務,且在2017年9月證監會強調相關規范要求后,仍有5只違規產品出現投資者首筆款項繳款的情況。對此,廣東證監局決定責令萬聯證券增加內部合規檢查次數并提交合規檢查報告。
就在今年初,廣東證監局還曾因兩融業務、債券業務風控不到位責令其增加內部合規檢查次數。
在作為主辦券商方面,作為中訊郵電的主辦券商,萬聯證券因在年報信息披露審核過程中,未勤勉盡責,存在明顯疏漏,未能督導中訊郵電及時披露實際控制人股權凍結相關信息,分別于2018年12月和今年2月被江蘇監管局和全國股轉公司處罰。
此外,作為河南華鑫物流的主辦券商在推薦申請掛牌中未遵循勤勉盡責、誠實守信的原則,通過實地考察、查閱、訪談等方法對華鑫物流進行盡職調查,于2017年2月收到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全國股轉公司”)采取自律監管措施的決定。
早在2016年6月,萬聯證券在擔任受托管理人的天津東麗湖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發行人”)2015年非公開發行公司債券的存續過程中,發行人未按照約定用途使用募集資金。萬聯證券作為債券的受托管理人,未能持續監督發行人募集資金的使用情況,未能勤勉盡責地履行受托管理責任,違反了相關規定,被天津監管局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監督管理措施。
就上述相關監管措施或警示,萬聯證券在招股書中表示,相關監管部門的監管措施或其他自律監管措施不屬于行政處罰,且已積極整改,因此不會對萬聯證券發行上市造成實質性影響。
北方一家中型券商內部人士表示,從處罰原因上看,多為業務層面問題,或主要由于相關業務人員的專業性或人為失誤因素導致。未來公司可以從業務上細致化要求,增強業務人員的專業性和業務能力。同時,也要強化內部人員的合規風控意識,盡量避免由于合規方面疏漏造成的問題。
陷7宗百萬以上糾紛
涉丹東港違約債
在屢收監管罰單的同時,招股書顯示,截至簽署日,萬聯證券及控股子公司尚未結案,金額涉及100萬元以上的重大訴訟、仲裁有7宗。
其中,有兩起訴訟糾紛涉及金額超1億元,包括丹東港集團債券糾紛和飛馬控股股票質押合同糾紛。丹東港集團分別于2016年1月和11月發行了16丹港01和16丹港02,而萬聯證券為兩期公司債券的受托管理人。
因丹東港集團違反合同約定,未能依約償還到期債務,萬聯證券代表債券持有人向遼寧省高級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并于2018年3月6日被受理。據了解,萬聯證券請求法院依法判令丹東港集團依約償還兩期債券本息,截至2018年3月5日,共計人民幣約26.86億元。
飛馬控股股票質押合同的糾紛則起于2017年5月,萬聯證券開元3號定向資產管理計劃成立后,萬聯證券與飛馬控股簽署了相關股票質押式回購交易業務協議,其中質押標的股票為飛馬國際,融資人為飛馬控股,融資金額為2億元和0.95億元。
協議履行過程中因飛馬控股未按協議約定提供相應股票或現金資產用于補倉,構成違約。萬聯證券作為開元3號管理人,根據委托人指令,對飛馬控股提起訴訟,要求飛馬控股就前述兩筆融資支付本金及相關利息,賠償違約金并承擔相關費用,分別合計約1.2億元及2.49億元。
此外,還有多起因股票回購協議、融資融券合同、勞動爭議等方面導致的糾紛。截至招股說明書簽署日,上述訴訟、仲裁均仍處于審理階段或庭后調解階段。
就券商涉及訴訟可能對公司產生的影響,首創證券研發部總經理王劍輝表示,一般需要根據具體情況考慮。如果在法律層面上與公司有關系,但沒有實質性的責任,那么這種涉訴不會對機構業務及盈利造成影響。但如果牽涉到的訴訟較多,且都是因為己方責任導致,那么對于公司品牌是巨大的損失。同時,這也會導致機構在開展新的業務過程中受到監管限制。
北京商報記者就上述糾紛對公司可能產生的影響、公司完善業務合規的情況以及未來如何優化業務布局等問題采訪萬聯證券,但截至發稿前并未收到相關回復。
【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出處非(巨潮財經網)的作品,均轉載于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目的在于信息的傳遞,本網不承擔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對稿件有質疑請與本網客服聯系。
2、刊發此文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15日內聯系本網客服。
-
萬聯證券IPO難題:業績乏力合規待考 推進財富管理轉型
在廣州證券裁撤營業部、即將被中信證券并購之際,同樣地處廣州的券商萬聯證券正加速推動IPO進程,以求提高資本實力,謀得差異...
2019-07-11 15:44:23
-
消息:對標藍色光標 多想互動闖關IPO
2019年來,IPO過會率明顯提升,市場也迎來了一波申報潮。在這些申報的企業中,有多家新三板公司提交了招股書,多想互動就是其...
2019-07-11 15:42:00
-
消息:科創板信息共享及失信懲戒意見落地 創新監管手段引關注
7月9日,證監會、發改委、央行等八家中央單位聯合發布《關于在科創板注冊制試點中對相關市場主體加強監管信息共享完善失信聯...
2019-07-11 15:40:29
-
兩融余額和北上資金 上周呈現出凈流入態勢
上周,A股市場整體呈現出資金凈流入態勢,投資者進入A股的熱情不減,市場迎來動態新變化。《證券日報》記者根據Wind數據統計...
2019-07-10 14:17:34
-
-
快訊:滬指縮量震蕩跌0.02% 華為海思概念拉升
周三早盤,滬深兩市小幅高開,盤初受中船系、汽車等板塊拖累,股指一路下挫,悉數翻綠,盤中軍工、科技股發力,股指回升翻紅...
2019-07-10 14: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