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保衛戰號角吹響 73家影視公司苦剪輯賬號久矣?
- 來源: 證券日報 2021-04-12 14:01:45
版權保衛戰的號角已經吹響。4月9日,73家影視機構發布聯合聲明稱,將對目前網絡上出現的公眾賬號生產運營者針對影視作品內容未經授權進行剪輯、切條、搬運、傳播等行為,發起集中、必要的法律維權行動;呼吁短視頻平臺和公眾賬號生產運營者切實提升版權保護意識。
“短視頻誕生以來,占據了大量受眾的碎片化娛樂時間,對長視頻行業造成明顯沖擊,無論是長視頻平臺還是內容制片方都受到了影響,最近幾年有些優質的制片方已經開始著手拍短劇了。”一位傳媒行業券商分析師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短視頻平臺上有很多賬號依據影視作品進行二次創作,以谷阿莫“X分鐘看完一部電影”為例,確實也損害到了版權方的利益。
版權問題待解
具體來看,上述聲明的發起者包括中國電影協會、中國電視劇制作產業協會等在內的15家影視行業協會,愛奇藝、騰訊視頻、優酷等5大視頻網站,正午陽光、華策影視、慈文傳媒、新麗傳媒、華人文化等53家涉足影視綜制作和發行的傳媒公司。可以說是當下影視行業中堅力量的一次集體發聲。
該聲明稱,凈化、優化短視頻平臺和公眾賬號生產運營者的版權環境,形成“先授權后使用”的良好行業生態,是加強法治建設、實現強國戰略的重要一環。
事實上,早在2018年3月份,廣電總局發布的《關于進一步規范網絡視聽節目傳播秩序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就指出,“堅決禁止非法抓取、剪拼改編視聽節目的行為”,并對二次創作視頻內容提出版權管理的要求。
彼時,國金證券研報就將該《通知》的主要內容總結為四點:一是禁止非法抓取、剪拼改編視聽節目;二是加強網上片花、預告片管理;三是加強對各類節目冠名、贊助的管理;四是落實屬地管理責任。
北京市中同律師事務所合伙人趙銘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首先,《通知》規定了“堅決禁止非法抓取、剪拼改編視聽節目的行為”,實際上已經對二次創作視頻內容提出版權管理的要求;其次,影視版權方維權更多的是從著作權受到侵害的角度切入和起訴,因為《著作權法》第11條規定“著作權屬于作者”,并在第53條中規定了侵犯著作權所要承擔的民事侵權責任。“當然,也不是所有的作品未經授權都不能使用,《著作權法》第24條中就規定了十二種情況的‘合理使用’情形,只是二次創作的部分內容為了吸引觀眾和網友,往往會超出合理使用范圍來進行創作,所以,也就不適用本條款的規定。”
影視公司苦剪輯賬號久矣?
在上述聯合聲明中,特別強調了短視頻領域未經授權對影視作品內容進行二次創作的行為。“業內苦影視剪輯賬號久矣,宣發最不愿意見到的就是,一部劇剛上映時就有短視頻賬號對其進行二次創作,基本上就是縮短劇情時長,附加吐槽解說。”一位影視公司宣傳總監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這些視頻的傳播會給版權方造成兩點傷害:一是,在影視劇上映初期就引導觀眾口碑;二是,受眾可能會因為看了帶有觀點的二次創作,導致不再愿意看原影視劇,從而引發流量減少。
《證券日報》記者在某短視頻平臺中搜索“影視”“說電影”等關鍵詞發現,有不少賬號打著“影視自媒體”的名義,對影視作品進行二次加工,其中不乏粉絲數量在500萬以上的“大V”。
即便是在B站這類長視頻平臺,也有不少賬號的內容圍繞對影視作品進行二次加工。以擁有222萬粉絲,擅長吐槽影視劇的賬號“開心嘴炮”為例,該賬號曾在吐槽《乘風破浪的姐姐2》時提及,由于該節目的版權風險,因此吐槽視頻選擇“出鏡視頻”,除這一期外,該賬號的吐槽視頻大多是對影視劇的二次剪輯。
趙銘表示,二次創作對版權方造成影響,這種影響也是雙層次的,一方面是積極的:比如對原版權作品的引流,使得該作品讓更多的人群關注,達到正面宣傳的效應。另一方面是負面的:即對原作品的合理使用超出了必要范圍,比如使用行為降低了原作品的社會評價、損害原作品的社會剩余價值等。司法實踐中,負面影響往往是原版權方最為痛恨的,也是發生最多的。
一位熟悉短視頻運營規則的MCN機構負責人告訴《證券日報》記者,絕大多數的影視剪輯賬號是沒有版權授權的,他們也知道版權風險,這類賬號的生存法則就是“平時剪輯解說經典外國電影吸引流量,保持曝光度,后續接國內影視作品的宣發廣告,一般國內影視作品上映時會集中在短視頻平臺做一輪宣發,有的公司會選擇找這些電影賬號做一些預告片解讀”。
“只剪輯國外的老電影,仍面臨侵權風險。”趙銘對此進一步表示。
【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出處非(巨潮財經網)的作品,均轉載于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目的在于信息的傳遞,本網不承擔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對稿件有質疑請與本網客服聯系。
2、刊發此文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15日內聯系本網客服。
-
版權保衛戰號角吹響 73家影視公司苦剪輯賬號久矣?
版權保衛戰的號角已經吹響。4月9日,73家影視機構發布聯合聲明稱,將對目前網絡上出現的公眾賬號生產運營者針對影視作品內容...
2021-04-12 14:01:45
-
天茂集團發布公告稱:國華人壽一季度保費收入102.35億元 同比下滑28.83%
天茂集團(000627 SZ)近日發布公告稱,控股子公司國華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于2021年1月1日至2021年3月31日期間累計原保險保費收入約為102 35
2021-04-12 13:44:29
-
銅、鋁、鋼材等期貨價格漲幅超50% 現貨價格也有兩位數以上的增長
我有一船煤,在港口排隊卸貨的那幾天,每噸漲了30多塊錢。從事大宗商品貿易20多年的劉輝感慨,大宗商品近一年來的價格上漲是...
2021-04-12 13:39:54
-
孩子王因銷售不合格商品4年被罰44次 IPO前14次股權轉讓
在與黃光裕的商戰中敗北的汪建國轉身投向零售領域,正在推動孩子王兒童用品股份有限公司 (簡稱孩子王)在創業板上市。孩子王...
2021-04-12 13:37:10
-
“量子”應用層出不窮 多品牌被指虛假宣傳
4月11日,央視揭秘量子概念產品話題登上微博熱搜,閱讀量達4561萬。涉及產品包括護膚品、醫美用品等。有不少網友表示,量子護...
2021-04-12 13:35:43
- 局勢變幻莫測!中企海外并購資金六成流向這里
- 調研數據顯露主力布局意圖 103家公司被10家及以上機構調研 18只年報預喜股估值不足20倍
- 有銀行拉攏節日資金:春節前后結構性存款收益率最多調高25% 春節效應顯現
- 工作報告:地方國企改革瞄準三大重點 混改仍是“標配”
- 2019年反洗錢將成支付監管重點 央行出手整頓支付違規
- 開年券商融資已超500億元 又有3家拋出定增預案 補充資本抵御風險增厚收益
- “頭號工程”:緊牽科創板“牛鼻子” 拉開資本市場改革大幕
- 2019年首月滬指上漲3.64%實現開門紅 三路資金助推回暖行情 呈現凈流入態勢
- 深交所:將對深成指、創業板指等指數編制方案進行修訂
- 科創板放開漲跌限制 將定價權還給市場 盡快形成合理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