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充電寶“韭菜”沒那么好割 探索出更多元化的商業模式
- 來源: 經濟日報 2021-05-10 14:32:03
共享充電寶企業要想突破“天花板”,最重要的是抓住行業紅利期,擺脫漲價這種簡單粗暴的盈利模式,利用現有流量盡快探索出更多元化的商業模式,放大企業價值。
密集漲價、扎堆上市,共享充電寶行業成了近段時間的市場熱點,這個曾被無數人看衰的共享經濟細分賽道終于亮出了收割“鐮刀”。4月30日,杭州小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港交所提交招股書。此前,怪獸充電正式在納斯達克掛牌上市,成為共享充電上市第一股。與此同時,行業頭部企業街電科技有限公司宣布與搜電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正式合并,雙方將共同組建全新的集團公司。
意味深長的是,一系列資本運作背后,共享充電寶企業接連掀起一波“漲價潮”。運營初期,為搶占用戶,共享充電寶收費一般為半小時免費、每小時收費1元。市場集中度大幅提升后,頭部企業悄然漲價,每小時充電費用變為3元至6元不等,一些熱門商圈和景區甚至高達每小時10元。雖然消費者直呼“用不起”,但漲價畢竟讓運營企業實現扭虧為贏,為上市掃清了障礙。不過“漲價+上市”這樣的操作,也讓人不禁懷疑這些共享充電寶是在“割韭菜”。
不可否認的是,共享充電寶的出現確實解決了當前的市場痛點,緩解了人們對于智能手機電池續航的焦慮。一方面,目前電池技術與智能手機性能的提升速度存在較大差距,無法滿足一次充電長時間使用的需求;另一方面,人們隨身帶一塊并不輕便的充電寶,也是一件麻煩事。在手機“熄火”時,借一塊隨處可見的共享充電寶應急,甚是方便。
有了“剛需”,共享充電寶就真的可以肆意漲價了么?顯然,當企業以營利為經營導向時,提升客單價是最直接的方式,這也是絕大多數處于成熟市場中的消費品公司普遍采用的策略。但對于共享充電寶來說這很可能是一條“斷頭路”。一旦消費者覺得租用充電寶還不如購買充電寶劃算的時候,漲價的策略顯然不可持續。更何況,隨著技術進步,充電寶的價格還會不斷降低。
事實上,共享充電寶企業面對的是一個正在不斷萎縮的市場。隨著電池技術的進步,近年來智能手機充電速度加快的同時,電池容量和整機續航能力也在不斷提升。目前,市場上不少主流機型在中低強度使用下,完全可以保持一天的續航。即便是續航上被吐槽最多的蘋果手機,也在不斷進步。根據美國專利商標局公布的細節,蘋果不久前申請了一些跟電池有關的專利,其中就有iPhone攜帶更大容量電池的內容。無疑,技術進步的浪潮之上,共享充電寶的“天花板”觸手可及。
對于共享充電寶企業來說,“韭菜”可能并沒有那么好割。怪獸充電在招股書中的“風險因素”章節中就表示:充電寶、便攜式充電器和用于移動設備充電的類似產品越來越容易擁有和攜帶,這可能導致用戶對移動設備充電服務的需求減少和企業更大的定價壓力。未來,將移動設備充電作為主要營業收入來源的共享充電寶企業,業績上存在極大的不確定性。
市場的道路千萬條,號準用戶“脈搏”是最重要的一條。共享充電寶企業要想突破“天花板”,最重要的是抓住行業的紅利期,擺脫漲價這種簡單粗暴的盈利模式,利用現有流量盡快探索出更多元化的商業模式,放大企業價值。共享充電寶企業如此,那些用心細分市場的企業和產品亦如此。畢竟,只有不斷創造價值的企業才會受到消費者的擁護,始終在市場上占據一席之地。
【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出處非(巨潮財經網)的作品,均轉載于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目的在于信息的傳遞,本網不承擔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對稿件有質疑請與本網客服聯系。
2、刊發此文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15日內聯系本網客服。
-
共享充電寶“韭菜”沒那么好割 探索出更多元化的商業模式
共享充電寶企業要想突破天花板,最重要的是抓住行業紅利期,擺脫漲價這種簡單粗暴的盈利模式,利用現有流量盡快探索出更多元...
2021-05-10 14:32:03
-
二手車消費調查報告:質量問題難鑒定 買賣雙方信息不對稱
近年來,隨著二手車交易量增加,二手車消費糾紛也日益增多。為著力破解行業突出問題,前移消費維權關口,規范二手車行業經營...
2021-05-10 14:31:17
-
浙江美大否認“研發力度落后” 收入增長放緩,經營趨于保守
國內高房價帶來小戶型房產的普及,讓居民在給狹小的廚房空間配置煙機櫥柜時,往往變得束手無策,而集成灶就是為節省廚房空間...
2021-05-10 14:10:53
-
并購“緋聞”不斷 券商整合能否1+1>2
通過合并,券商可尋求協同效應,同時有效應對競爭,在頭部效應明顯的態勢下實現破局,迅速提升自身核心競爭力。一季度業績整...
2021-05-10 11:43:48
-
-
28家上市藥企2020年銷售費用下降超10% 下滑幅度最小的是康弘藥業
隨著A股醫藥企業2020年年報陸續發布,日前,米內網公布的68家藥企銷售費用統計顯示,中國醫藥、昆藥集團等28家上市藥企銷售費...
2021-05-08 13:52:20
- 局勢變幻莫測!中企海外并購資金六成流向這里
- 調研數據顯露主力布局意圖 103家公司被10家及以上機構調研 18只年報預喜股估值不足20倍
- 有銀行拉攏節日資金:春節前后結構性存款收益率最多調高25% 春節效應顯現
- 工作報告:地方國企改革瞄準三大重點 混改仍是“標配”
- 2019年反洗錢將成支付監管重點 央行出手整頓支付違規
- 開年券商融資已超500億元 又有3家拋出定增預案 補充資本抵御風險增厚收益
- “頭號工程”:緊牽科創板“牛鼻子” 拉開資本市場改革大幕
- 2019年首月滬指上漲3.64%實現開門紅 三路資金助推回暖行情 呈現凈流入態勢
- 深交所:將對深成指、創業板指等指數編制方案進行修訂
- 科創板放開漲跌限制 將定價權還給市場 盡快形成合理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