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青海、寧夏等省份的十萬畝海水稻 產量測評平均畝產超千斤
- 來源: 科技日報 2020-10-19 15:33:14
10月16日,是第40個世界糧食日。這一天,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青島海水稻團隊迎來了青島、濰坊、溫州三地測產收割。至此,今年布局在新疆、青海、內蒙古、寧夏、山東、黑龍江、浙江等省份種植的10萬畝海水稻全部完成產量測評。
由行業專家組成的測評小組在三地分別進行海水稻產量測評,最終專家的測產結果為:青島基地編號yc-2003的耐鹽堿水稻畝產542.5公斤,超優千號畝產為739.7公斤;濰坊基地編號yc-2003的耐鹽水稻畝產為625.3公斤;溫州瑞安基地編號yc-2002的耐鹽堿水稻畝產為320.78公斤。
今年,青島海水稻在全國十地啟動了萬畝鹽堿地稻作改良和海水稻種植示范,海水稻示范種植面積由原來兩萬畝,擴大推廣到現在的十萬畝。9月25日以來,10地10萬畝海水稻陸續實現測產,其中,新疆喀什、寧夏石嘴山、黑龍江鐵力、山東東營、山東濰坊、山東青島等地測評畝產均超千斤。
海水稻試種規模不斷擴大,品種不斷改良,畝產逐年遞增,平均畝產已達到500公斤以上,最高畝產超800公斤,在曾經寸草不生的鹽堿地上,收獲了一個又一個豐年。
袁隆平海水稻團隊從耐鹽堿水稻品種的選育到百畝片、千畝片的實驗種植,再到如今萬畝片示范種植,團隊以創新方式大大提高了鹽堿地利用率和鹽堿地糧食產量。根據袁隆平院士的產業化部署,青島海水稻團隊積極踐行“十、百、千”工程(即實現10萬畝海水稻種植示范、力爭100萬畝海水稻鹽堿地改造開工、1000萬畝鹽堿地改造計劃全國布局)。目前10萬畝海水稻種植示范已經喜獲豐收,100萬畝海水稻的簽約改造工作已基本完成,1000萬畝已明確目標和方向。
據介紹,袁隆平院士團隊將在8—10年內實現1億畝鹽堿地改造整治目標,利用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帶動中國農業數字化轉型,結合各地特色建設現代農業產業園區,推動一二三產融合和鄉村振興,實現海水稻的推廣和全產業鏈發展。
(記者 王健高 通訊員 杜德樂)
【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出處非(巨潮財經網)的作品,均轉載于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目的在于信息的傳遞,本網不承擔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對稿件有質疑請與本網客服聯系。
2、刊發此文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15日內聯系本網客服。
-
新疆、青海、寧夏等省份的十萬畝海水稻 產量測評平均畝產超千斤
10月16日,是第40個世界糧食日。這一天,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青島海水稻團隊迎來了青島、濰坊、溫州三地測產收割。至此,今...
2020-10-19 15:33:14
-
農業農村部:農業信息化發展已到關鍵時期 加大力度補齊短板
農業農村部市場與信息司副司長宋丹陽18日表示,近年來,農業農村信息化建設快速發展,在促進農民增收,改善農村生活條件和生...
2020-10-19 09:09:07
-
-
農業農村部:秋糧收獲過六成 各地多措并舉穩步提高糧食產能
農業農村部13日發布,目前全國秋糧收獲已過六成,各地多措并舉穩步提高糧食產能,確保糧食豐收。江西省安義縣是今年洪澇災害...
2020-10-14 14:43:57
-
好消息!我國玉米制種與大田畝產再創新高
記者29日從北京市農林科學院玉米研究中心獲悉,日前在甘肅省張掖市甘州區舉行的玉米制種測產活動中,玉米雜交品種NK815制種畝...
2020-09-30 14:18:01
-
馬鈴薯雜交種子,近了 9年破解90%
和水稻、小麥、玉米不同,作為營養全面的世界第三大主糧作物,百余年來馬鈴薯并不是靠種子種植的,而是依靠地下的塊莖,即種...
2020-09-30 14: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