綦江區:轉型升級發展 打造現代山地農業
- 來源:中國財經觀察網 2018-03-16 20:08:07
趕水鎮石房村草蔸蘿卜基地
初春時節,漫步綦江區的田野鄉村,處處都能感受到蓬勃生機與活力。在這里,從產業規劃到農業項目推進,從農業園到產業基地,從龍頭企業到家庭農場……構成了一幅現代農業農村發展的壯闊畫卷。
農業是基礎,農村是根本。綦江要富,農民必須富。
“推動綦江經濟社會發展,農業和農村經濟穩定發展、高質量發展無疑是其中的重點!濒虢瓍^農委相關領導坦言,去年以來,該區農業農村工作以中央“一號文件”為指導,以打造山地現代農業示范區為目標,以推進農業供給側改革為重點,持續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穩步推進各項工作,全區農業總產值、增加值、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比上年增長5%、4.8%、9%。
優化產業結構 加快園區建設
積極轉變發展方式,大力發展特色效益農業和生態循環農業,整合資源,提質升級,全力打造農業產業集群……在今天的綦江區,追求集約化、標準化、產業化發展的山地現代農業呈現強勁之勢。
“切實以產業發展促進規模經營,以規模經營促進農民增收,是我們堅定不移的選擇。”綦江區農委相關負責人表示,該區堅持以園區方式為發展理念,充分發揮園區集聚產業、整合優化項目和資源配置的優勢,跳出傳統農業發展思維定式,用外向化的策略推進現代農業,努力實現農民持續增收。
去年,綦江區完成糧食播種面積99.29萬畝,總產量38.03萬噸;完成蔬菜播種面積40.7萬畝,總產量達到62.2萬噸;出欄生豬81.5萬頭、草食牲畜120萬頭、家禽905萬只,新發展蜜蜂3.5萬群,建成種蜂場2個、標準化蜂園30個,成功掛牌“重慶中蜂第一村”;特經產業種植面積10萬畝,實現水果產量4.5萬噸。
同時,完成永豐河山地現代農業綜合開發總體規劃(2017-2020年);提檔升級永城鎮中華村,科學指導順堯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打造錦鯉荷花基地,突出“錦上添花”“荷塘月色”主題,并啟動皇竹草基地改造柑橘園,轉型桃園項目建設;持續對三角牟坪生態農業園進行引導發展;完成東溪福林村、文龍松榜村、打通打通村、石角劉羅村和新民村等特色效益園的產業布局規劃;積極打造“中蜂第一村”;推進安黑山羊產業鏈園區建設。
聚力打造園區平臺,通過發展特色產業實現“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的比較優勢,進而提升農業生產效益,是綦江區發展現代農業的堅定選擇。今年,該區將進一步做實永城“鳳冠橘之鄉”,做響永城中華村“全國美麗宜居村莊示范”;提檔升級將農博園打造成為4A級景區;統籌農綜、特色效益等涉農項目,完善園區配套基礎設施;推廣“大基地小單元”方式,積極爭取農綜、宜機化地塊整治項目,給予種苗補助等扶持政策,實現精準全面招商;積極申報創建全國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示范區。
推進農旅融合 加大品牌培育
業興、家富、人和、村美……如今的綦江區農村,正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這些轉變,無疑和當地堅持“產業融合”發展方式分不開。據了解,在推動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路上,綦江區全力推動農旅融合發展,通過農業生產與觀光、生態旅游相結合,既延長了農業產業鏈和附加值,又培育了農村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
去年,綦江區以“綦彩畫廊、三養綦江”為主題,結合該區特色推出了以休閑觀光、體驗采摘、納涼避暑為主的12條鄉村旅游精品路線。積極參與申報市級2018年農旅融合發展試點資金,成功爭取到全市一、二、三產融合試點區縣項目資金400萬元。在永城鎮中華村廖子壩、趕水鎮石房村實施美麗鄉村示范建設項目。
前不久,綦江區展團在第17屆中國西部(重慶)國際農產品交易會上斬獲“優秀組織獎”。綦江區農委以“綠色·品牌·合作·發展”為主題設計制作了藝術性強、美觀實用的展銷廳,精選區內23家優秀農產品企業攜帶100余種特色農產品參展,現場銷售金額近百萬元,并與多家企業現場簽定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綦江農產品品牌效應進一步彰顯。
“實施品牌戰略,是發展現代農業的必由之路!濒虢瓍^農委相關負責人表示,該區始終堅持農業品牌化之路,把培育創建品牌、培育精品農業作為提升農產品附加值的有效途徑。
去年,綦江區組織9家企業及產品參與申報重慶名牌農產品,雞公嘴牌古劍山茶獲得2017年重慶名牌農產品稱號。全區累計注冊農產品商標1224件,國家地理標志商標5件,正在注冊11件;區級知名商標9件,重慶著名商標12件;累計認證無公害農產品18個,綠色食品56個,有機食品11個。
據了解,今年綦江區將立足市場,進一步加大品牌培育。加速發展鄉村休閑旅游產業,充分利用已取得國家工商總局關于“永城農博園·國家標準示范休閑農莊”和“永城農博園·國家標準示范創意農業園”等5個鄉村旅游標準化認證,包裝一批特色旅游農產品,大力發展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
同時,對已有知名度的“老四川”牛肉、綦江貢米、東溪辣椒等農產品,積極申報為馳名商標,鼓勵有一定影響力的東溪豆腐乳、綦江北渡魚、趕水蘿卜干等經營企業積極爭創“中華老字號”“重慶老字號”等。并大力培育綦龍5號豇豆等新興品牌,以綦江黑豬為主的“綠林跑山豬”品牌,以綦江黑木耳為主的有機木耳食品。
深化農村改革 鞏固脫貧成果
為更好地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動全區產業發展,綦江區農委通過積極組織,率先在該區三江街道照貴村櫻桃產業園,有序開展“三變”改革試點(農村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
據介紹,改革采用方式為櫻桃專業合作社統一流轉60余畝土地,將土地折算為2000元/畝的股金入股;合作社注入財政啟動資金20萬元和扶貧資金3萬元,引入易爾農業公司,共同成立公司,打造標準化櫻桃產業園。公司按照“保底分紅+效益分紅”的利益分配方式經營,即在無效益期間,公司保證入股農戶200元/畝/年的基本保底分紅;有效益后,按股份比例進行分紅。
“農村‘三變’改革是我們發揮土地資源的重要手段,保證了農村土地集體所有性質不改變、耕地紅線不突破、農民利益不受損三條紅線,以打造‘股份農民’為核心,以產業發展為支撐,以合股聯營為關鍵,培育農民收益新增點!濒虢瓍^農委相關負責人說。
去年,綦江在全區274個村級涉農社區及其所轄2246個村民小組開展農村集體資產量化確權改革工作。同時,規范農村土地承包管理,全區土地流轉總面積達到60.76萬畝,土地流轉率達到47.33%,土地適度規模經營面積達到55.44萬畝,土地適度規模經營集中度達到43.18%。并新發展種養殖大戶108戶,農民專業合作社68個、家庭農場426家,全區示范合作社累計達78個。
在全面深化農村綜合改革,激發農業農村發展活力的同時,綦江區積極探索脫貧增收新方式,持之以恒鞏固脫貧成果。
以該區隆盛鎮為例,為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該鎮始終把產業扶貧作為貧困村、貧困戶穩定脫貧成果、持續增收的主要途徑。2014年重慶邦榮農業開發有限公司于隆盛鎮市級貧困村——振興村流轉300畝土地種植蜂糖李等果樹,該公司于2017年再流轉1900畝土地栽種特色經果,為貧困戶帶來實實在在的增收。在以往產業扶貧基礎上,隆盛鎮通過擴大產業范圍,探索“小黑木耳產業+扶貧機制”,2017年帶動貧困戶種植23萬棒,農戶產值增收達120萬元,在產業扶貧發展的利益聯結機制和穩定增收長效機制上取得實效。
去年,綦江區著力強化對貧困戶的結對幫扶,精選20個村重點幫扶,與25個脫貧村一同納入全區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范圍;全區貧困村貧困發生率控制在3%以下,返貧率控制在0.5%以內。并圍繞扶貧主導產業,統籌安排產業扶貧資金,設立貧困產業發展專項資金,推進貧困產業持續發展。
做實科技服務 改善基礎設施
時間回到去年冬天,綦江區農委通過強化技術培訓、開展現場指導、加強預測預警機制、加大宣傳力度等措施,全力做好冬季小麥、油菜田間管理工作。
該委積極組織農技人員走村入戶開展小麥、油菜冬季田間管理技術培訓,指導農民因地、因苗、因時搞好肥水管理,同時發放農作物田間管理技術資料、病蟲害防治技術等。農技人員深入第一線、深入田間地頭,實地指導解決農民在農業生產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幫助農戶對小麥、油菜實施科學化、規范化管理,做好防病防蟲措施,促進小麥、油菜良性生長,提高農作物的抗旱防寒能力。
同時,加強天氣及病蟲害信息預測預報,及時反饋信息給老百姓,制定完善應急預案,努力減輕和降低可能出現的災害損失。并積極配合保險公司加大對油菜保險的宣傳力度,動員老百姓積極參保油菜保險,以減輕抗擊自然災害造成的損失。
為保障農業生產,綦江區農委切實加大科技服務力度。去年,遴選10名專家、100名技術指導員和500戶科技示范戶開展農技指導;到街鎮開展“送法、送科技下鄉”宣傳活動,大力宣傳涉農法律法規和實用技術;主推水稻、高山甜糯玉米高產高效綠色生產技術,并積極爭取部級綠色高產示范項目。
“為增強農業發展的支撐能力,提高農業生產效益,我們堅持不懈地狠抓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濒虢瓍^農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去年,該區完成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任務1.37萬畝,基本完成11個街鎮110公里人行便道建設,實施土地整治宜機化項目1500畝,減少人工作業,提高生產效益。
目前,綦江區2017年度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正如火如荼推進。據介紹,該項目共分6個標段,計劃通過修建田間道路、機耕道、山坪塘、灌溉溝渠管網等,合計建設高標準農田1.24萬畝。自去年12月初正式啟動以來,各施工單位加班加點推進建設,整個項目預計今年3月底完工。
強化農業執法 重視環境治理
深入村頭院壩、田間地頭開展法制宣傳,深入農資企業、經營店鋪開展執法檢查,主動出擊嚴厲查處違法案件……在綦江區,隨時都能見到農業執法人員的身影,他們用行動為全區的農業增產、農民增收保駕護航。
綦江區農業執法支隊堅持以為農、護農為宗旨,主動履職履責,不斷創新執法方式,加大執法力度,提升監管水平,狠抓農資打假、農產品質量安全和禁漁期禁漁護漁工作,有效規范農資市場秩序,積極構建檢打聯動長效機制,切實維護農民的合法權益,保障農業生產和農產品質量安全。
該支隊狠抓投入品管理,通過對城區種子批發商開展檢查,拉網式檢查全區老鄉場的農資經營戶,并推動全面禁止銷售和使用高毒高殘留農藥工作深入開展,著力凈化農資市場秩序;狠抓農產品安全監管,結合創建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工作,在清明節、五一節、端午節、國慶節、中秋節、春節等重大節假日前積極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查,確保市民吃得放心。
同時,狠抓漁政監管。在禁漁期間,嚴格檢查餐館、市場,加大漁船檢查力度,有效杜絕漁民違法捕撈,減少社會人員非法捕撈和游釣行為,并積極開展“平安漁業”示范創建工作;狠抓農機監管,聯合交巡警支隊共同開展拖拉機安全檢查,構建農機安全源頭管理、宣傳教育、執法監督“三大防線”,確保農機生產安全。
據了解,去年綦江區以農機、漁船、屠宰場和農資經營企業的安全監管為主,檢查各類農業企業279家,查處各類違法案件35件。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通過強化農機安全管理和規范建設,建立健全長效工作機制,強化執法檢查,綦江區農機無牌行駛、駕駛人無證駕駛等違法違規現象得到有效遏制,拖拉機、聯合收割機事故傷亡數量持續下降,農機安全生產形勢穩定向好,近日榮獲全國“平安農機示范區”稱號。
在抓農業安全監管執法的同時,綦江區還狠抓環保治理。去年,該區完成152家養殖場污染治理,關閉養殖場5家、屠宰場24家;通過技術創新、新品種推廣、綠色生物防控等,實現化肥農藥“零增長”目標;通過廣泛宣傳、定期巡查、嚴格查處等,有效遏制秸稈焚燒污染現象。此外,通過統籌開展春秋兩季防疫工作,針對牛羊“兩病”和H7N9疫情進行重點防控,產地檢疫開展面、無害化處理率達100%。
后記▶▶▶
轉型升級興農業,田野歡歌唱新景。
行進在2018年的新征程,綦江區將以鄉村振興發展戰略為總綱,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笨傄,聚焦農業增效、農村增綠、農民增收,以20個示范村、25個脫貧村為試點,努力實現示范村初見成效,力爭全年實現農業增加值增長4.9%,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0%,為加快建設市級鄉村振興發展示范區奠定堅實基礎。
行進在2018年的新征程,在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改革路上,在打造山地現代農業示范區進程中,綦江區將創新求變狠抓產業發展,堅定不移聚力園區打造,攻堅克難深化農村改革,立足市場加大品牌培育,持之以恒鞏固脫貧成果,適應需求推動產品安全。
行進在2018年的新征程,綦江區將以“標準化”為引領實施溯源、以“品牌化”為理念打造基地、以“市場化”為導向確定生產,助推重點農業產業發展;主推以家庭農場為主的適度規模經營模式、以村集體為主的土地托管方式、合作社與龍頭企業合作經營方式,提高農業綜合產出;探索“三權分置”、突破建設用地政策限制、土地股份合作經營,提升土地利用效率;試點產業發展型、鄉村旅游型、資源資產型,壯大農村集體經濟。
【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出處非(中國新農網)的作品,均轉載于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目的在于信息的傳遞,本網不承擔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對稿件有質疑請與本網客服聯系。
2、刊發此文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15日內聯系本網客服。
-
-
聊城陽谷整合資源推進產業扶貧
聊城市陽谷縣李臺鎮圍繞鞏固提升脫貧成效這一目標,依托優勢產業項目,有效整合各類資源,積極推進產業扶貧項目,進一步增強貧困群眾..
2018-04-09 14:45:36
-
-
無人科技助力鄉村振興 京東智慧農業共同體成立
以科技賦能、資源賦能、產業賦能助力鄉村振興!4月9日上午,京東無人機開放賦能暨智慧農業共同體啟動會在京東集團總部舉行。會上,京東..
2018-04-09 14:44:35
-
-
岳普湖縣:農業科技示范基地帶動就業
4月7日,岳普湖縣也克先拜巴扎鎮塔勒博依村村民在該村農業科技示范基地除草。該基地育有20多種300萬株蔬菜、瓜果、花卉苗,已吸納20多..
2018-04-09 14:40:38
-
-
根據目前形勢,在農村辦幼兒園、做土地流轉、快遞上
每個人都想賺錢,不想出門打工就在咱自己家賺,在農村創業選項目最需要關注的有兩點,一是緊跟國家政策,二是有市場發展空間,而市場和..
2018-04-09 13:21:33
-
-
2018年春荒補助:這三類對象可以申請
根據民政部發布的《受災人員冬春生活救助工作規程》,國家將給春荒受災人員生活救助金補助,那2018年都有哪些補助?能補助多少錢?哪些人..
2018-04-09 13:15:58
今日豬價暴跌 玉米上漲結束未來或價格下跌 豆粕行情
鄉村振興戰略規劃已基本成型 未來農業發展大有可為
鄉村振興正當時——2018年“三農”發展前瞻
吉林市: “掃黑除惡”何時從 “先導鎮”打響第一槍
天津西堤頭鎮涂料廠整改不驗收卻等來限期搬遷通知
杭州富陽區黃公望原村副書記被指騙取搬遷補償款
云南大理洱源縣3.5萬畝梅花競相開放
河南鞏義:G310鞏義段改建工程驚現低分高價中標 到底
2018年黑龍江調減水稻種植面積 水稻休耕試點每畝補助
“一村一幼”斬“窮根” 涼山11.7萬余名幼兒免費入學
魯甸災區:柏油路通進村
稀有印度寬距蘭“現身”大圍山自然保護區
冬日登峨眉金頂 享童話般銀色世界
石林彝族撒尼刺繡培訓助推非遺傳承可持續發展
很多吃貨奔赴去怒江 竟是為了這樣的“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