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農網
首頁 -> 項目

靈璧縣:“組團扶貧”打造產業扶貧新樣本

    來源:安徽網  2018-03-28 12:55:51

  產業組團,包縣脫貧,在脫貧攻堅實踐中,靈璧縣結合資源稟賦,創造性地與中國扶貧志愿服務促進會率先建立產業“組團扶貧”關系,德青源、成達生物質、中利騰暉、中農綠能、點籌網等五個組團包具產業項目成功落地,穩步推進,打造產業扶貧新樣本,促進群眾共同增收致富。

  促進規模性發展

  靈璧縣結合當地自身資源稟賦,把“脫貧增效、生態合一”作為產業定位,引進了中利騰暉、德青源、中農綠能、三聚環保、點籌網等公司。規模產業的發展,僅靠項目區有限的土地、人力等資源是遠遠不夠的。靈璧縣又探索出“接力扶貧”新模式,通過采取土地流轉、土地入股、基地務工等形式,把項目區外的貧困群眾同樣引到項目區,擴大產業規模和覆蓋面。

TK04032801

葉廟光伏農場。

  截至目前,該組團項目“中利騰暉”73 個貧困村(每村0.5 兆瓦)的光伏電站(農場)全部完工,實現并網發電;“三聚環保”30 萬噸秸稈綜合利用項目已建成,實現2017 年秋季秸稈收儲造粒;“德青源”360萬只金雞項目雞舍全面建成,實現青年雞養殖;“點籌網”消費扶貧項目已于2 月上線運行,目前在宿州市已經完成40 個農業眾籌項目。這些項目總投資11.82 億元,可帶動近2 萬人長效脫貧,每年促進全縣貧困農戶增收1 億元以上。

  實現利益持久性

  “組團扶貧”項目的落地實施,推動了公司、基地、集體、合作社、貧困戶的利益持久性。在政府主導、群眾自愿的原則基礎上,貧困戶以土地入股村級合作社,村級合作社再以土地與公司簽訂合作協議,采取“公司+基地+集體+合作社+農戶”的運作模式,公司固定每年在12 月30 日之前按貧困戶入股量化資金提取紅利分配給貧困戶,再按貧困戶入股量化資金按一定比例提取紅利分配給村集體和合作社。合同期滿后,公司退回貧困戶入股的量化資金。

  同時,公司對入股貧困戶采取了“三期”保障措施。從項目動工之日起,公司用工優先解決貧困戶就業問題,每天人均工資80 元,確保貧困戶增收;中期,在項目建設過程中,優先考慮當地貧困戶在基地內配套種植蔬菜、花生、黃豆、辣椒等矮稈作物,實現多項收入;后期,在項目建成后,除設置固定的就業崗位外,還引導貧困戶發展農家樂,休閑民宿旅游,銷售農特產品等,拓寬貧困戶增收渠道。

  拔掉窮根永恒性

  產業的發展,帶動了入股的貧困戶七個方面的收入。一是就業收入。通過項目實施,可穩定解決貧困戶就業,每月收入2000 元以上;二是租地收入。通過土地流轉,失地農戶每年可得到土地流轉金收入;三是套種收入。貧困戶在基地內套種經濟農作物,增加收益;四是量化資金紅利收入。貧困戶每年每戶可獲得10%的入股扶貧量化紅利收入;五是集體和合作社紅利收入。失地農戶土地入股合作社,每年還可在合作社內分得入股紅利;六是休閑旅游收入。貧困戶通過發展農家樂等鄉村旅游,實現多項收入;七是點籌網平臺效益收入。貧困戶生產出來的農特產品可借助點籌網渠道進行銷售,拓寬創收路子。

TK04032802

  中國光伏農業精準扶貧發展論壇在靈璧縣召開。

  在光伏農場里,當地貧困群眾參與農場建設,不僅學習了技術,還增加了務工收入;在種植過程中,貧困戶以土地流轉給公司的方式,從中獲取每畝1000 元的土地流轉金,這又是一筆穩定的收入;當公司產生效益后,土地入股的貧困戶就可按照收益純利潤的70%分紅,公司僅分成30%的技術和服務費用。“接”地覆蓋的貧困群眾,通過采取異地分紅的模式,不出村組就能拔掉“窮根”。

  打造產業穩固性

  記者了解到,靈璧縣積極對“接力”貧困戶“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的“三變”進行探索,整合全縣貧困戶,打造“接力”扶貧產業聯結,形成協作利益共同體。

  貧困戶在共同建設的生產基地中占有相應股份,使得資源變成了資產;利用財政扶貧到戶資金入股,通過企業統一管理使用運營,形成標準化、規模化、產業化集約發展,公司每年按貧困戶入股量化資金提取紅利分配給貧困戶,實現資金變股金;貧困戶通過土地和資金的入股,參與分紅,從農民變成了股民。“三變”使組團產業實現抱團發展。通過公司的示范帶動,不僅促進了貧困群眾的增收,也促進了三產的融合發展,實現農業“接二連三”。

  邁向小康新征程

  抱團發展的成功,使貧困戶看到了希望。通過全員培訓學習種植、加工技術,增加了就業,20000名貧困人口找到穩定脫貧的長效發展路子。為此,靈璧縣委、縣政府利用現有的土地資源、地理環境、山水村落,大力進行產業結構調整,其中,中利“智能光伏+科技農業”創新了全新一代農光互補技術,對全縣現代農業發展起到良好的示范引領作用。

  作為農業大縣,靈璧縣積極探索“智能光伏+現代農業+美麗鄉村+觀光旅游”的現代光伏發展模式,進一步促進農業增產、農民增收、農村增美,真正實現“ 農光互補”多重綜合效益。

  在該縣推進的組團項目中,“金雞項目”每年10%的收益中,除去還本付息后剩余的金額,全部給貧困村,貧困戶用小額貸款入股,實現“保本+分紅”收益,關聯企業提供公益崗位幫扶貧困戶。“德清源項目”通過打造金雞小鎮、金雞專業村,實現整村脫貧、全縣帶動,接力扶貧。“秸稈利用項目”通過回收秸稈、提高土地產出,普遍增加農民收入,同時優先聘用貧困人口,每年提供純利潤10%的炭基肥供給貧困戶免費使用,精準實現貧困戶增收。“電商消費扶貧項目”通過與農業經營主體合作,提供生產資金融資,幫助其銷售農產品,間接使貧困戶受益,讓更多的貧困戶在“組團扶貧”中發展,在“組團扶貧”中致富,在“組團扶貧”中奔小康。

【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出處非(中國新農網)的作品,均轉載于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目的在于信息的傳遞,本網不承擔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對稿件有質疑請與本網客服聯系。

2、刊發此文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15日內聯系本網客服。

閱讀延展

聊城陽谷整合資源推進產業扶貧

聊城陽谷整合資源推進產業扶貧

聊城市陽谷縣李臺鎮圍繞鞏固提升脫貧成效這一目標,依托優勢產業項目,有效整合各類資源,積極推進產業扶貧項目,進一步增強貧困群眾..

2018-04-09 14:45:36

無人科技助力鄉村振興 京東智慧農業共同體成立

無人科技助力鄉村振興 京東智慧農業共同體成立

以科技賦能、資源賦能、產業賦能助力鄉村振興!4月9日上午,京東無人機開放賦能暨智慧農業共同體啟動會在京東集團總部舉行。會上,京東..

2018-04-09 14:44:35

岳普湖縣:農業科技示范基地帶動就業

岳普湖縣:農業科技示范基地帶動就業

4月7日,岳普湖縣也克先拜巴扎鎮塔勒博依村村民在該村農業科技示范基地除草。該基地育有20多種300萬株蔬菜、瓜果、花卉苗,已吸納20多..

2018-04-09 14:40:38

根據目前形勢,在農村辦幼兒園、做土地流轉、快遞上

根據目前形勢,在農村辦幼兒園、做土地流轉、快遞上

每個人都想賺錢,不想出門打工就在咱自己家賺,在農村創業選項目最需要關注的有兩點,一是緊跟國家政策,二是有市場發展空間,而市場和..

2018-04-09 13:21:33

2018年春荒補助:這三類對象可以申請

2018年春荒補助:這三類對象可以申請

根據民政部發布的《受災人員冬春生活救助工作規程》,國家將給春荒受災人員生活救助金補助,那2018年都有哪些補助?能補助多少錢?哪些人..

2018-04-09 13:1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