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小龍蝦繁殖力超強能“自我復制” 10年繁殖面積等同美國印第安納州
- 來源:中國新聞網 2018-02-12 15:35:51
生物的“自我復制”能力是怎么來的?據外媒報道,生物為了生存,會利用基因突變來適應環境。最新研究報告指出,一種名為“大理石紋螯蝦”的生物具有基因突變所產生的“自我復制”能力,其后代在過去25年已入侵全歐洲的淡水生態系統。
不可思議的物種:能自我復制
報道稱,德國癌癥研究中心生物學家法蘭克•萊科博士跟他的同事,在過去5年對大理石紋螯蝦進行了基因測序。他們的研究報告在5日被《自然-生態學與進化》期刊刊出。他們在報告中證明,這種常見的大理石紋螯蝦,是科學已知的最不可思議的物種之一。
研究稱,大理石紋螯蝦這種物種在大約25年前還不存在,而一只鰲蝦經過劇烈的基因突變,變成大理石紋螯蝦,且因此擁有自我復制能力,并在歐洲和其他大陸快速擴散。2007年,這一物種更入侵非洲東部的馬達加斯加,如今數量以百萬計,對當地鰲蝦構成威脅。
10年繁殖面積等同美國印第安納州
研究報告指出,大理石紋螯蝦以驚人速度在馬達加斯加各地蔓延。在10年左右的時間里,其繁殖面積相當于美國印第安納州的大小。
大理石紋螯蝦上世紀九十年代受到德國水族愛好者的歡迎,針對此物種最早的報告來自一位業余愛好者。他告訴萊科博士自己在1995年買了一只“得州小龍蝦”。
一只螯蝦一次能產數百顆卵
這位愛好者對小龍蝦的尺寸和產卵數量感到震驚,很快就將小龍蝦送給朋友。不久之后,被稱為“Marmorkreb”的大理石紋螯蝦便在德國與其他地方的寵物商店內出現。一只大理石紋螯蝦一次就能產下數百顆卵。
2003年,德國科學家證實了大理石紋螯蝦能自我復制。他們對這一物種的一小部分DNA進行定序后發現,它跟原產于北美洲和中美洲一個物種群的小龍蝦有著驚人相似之處。而直到10年后,萊科博士和他的同事才開始確定大理石紋螯蝦的整個基因組。
繁殖能力超強 構成物種入侵威脅
由于大理石紋螯蝦擁有超強繁殖力,導致許多飼主棄養。被丟棄到野外湖泊大理石紋螯蝦繁衍出越來越多的生態群落,有時它們爬行幾百米就能到達新的湖泊和河流。
這些野外群落開始在捷克、匈牙利、克羅地亞和烏克蘭出現,之后也在亞洲的日本和非洲的馬達加斯加出現蹤跡。
外來種入侵近年來成為許多國家面臨到的迫切環境問題,像是澳大利亞東海岸最近就出現海膽大量繁殖成災的情況,海底幾乎被啃成一片荒漠,嚴重影響當地海洋生態。
【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出處非(中國新農網)的作品,均轉載于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目的在于信息的傳遞,本網不承擔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對稿件有質疑請與本網客服聯系。
2、刊發此文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15日內聯系本網客服。
-
-
聊城陽谷整合資源推進產業扶貧
聊城市陽谷縣李臺鎮圍繞鞏固提升脫貧成效這一目標,依托優勢產業項目,有效整合各類資源,積極推進產業扶貧項目,進一步增強貧困群眾..
2018-04-09 14:45:36
-
-
無人科技助力鄉村振興 京東智慧農業共同體成立
以科技賦能、資源賦能、產業賦能助力鄉村振興!4月9日上午,京東無人機開放賦能暨智慧農業共同體啟動會在京東集團總部舉行。會上,京東..
2018-04-09 14:44:35
-
-
岳普湖縣:農業科技示范基地帶動就業
4月7日,岳普湖縣也克先拜巴扎鎮塔勒博依村村民在該村農業科技示范基地除草。該基地育有20多種300萬株蔬菜、瓜果、花卉苗,已吸納20多..
2018-04-09 14:40:38
-
-
根據目前形勢,在農村辦幼兒園、做土地流轉、快遞上
每個人都想賺錢,不想出門打工就在咱自己家賺,在農村創業選項目最需要關注的有兩點,一是緊跟國家政策,二是有市場發展空間,而市場和..
2018-04-09 13:21:33
-
-
2018年春荒補助:這三類對象可以申請
根據民政部發布的《受災人員冬春生活救助工作規程》,國家將給春荒受災人員生活救助金補助,那2018年都有哪些補助?能補助多少錢?哪些人..
2018-04-09 13:15:58
今日豬價暴跌 玉米上漲結束未來或價格下跌 豆粕行情
鄉村振興戰略規劃已基本成型 未來農業發展大有可為
鄉村振興正當時——2018年“三農”發展前瞻
吉林市: “掃黑除惡”何時從 “先導鎮”打響第一槍
天津西堤頭鎮涂料廠整改不驗收卻等來限期搬遷通知
杭州富陽區黃公望原村副書記被指騙取搬遷補償款
云南大理洱源縣3.5萬畝梅花競相開放
河南鞏義:G310鞏義段改建工程驚現低分高價中標 到底
2018年黑龍江調減水稻種植面積 水稻休耕試點每畝補助
“一村一幼”斬“窮根” 涼山11.7萬余名幼兒免費入學
魯甸災區:柏油路通進村
稀有印度寬距蘭“現身”大圍山自然保護區
冬日登峨眉金頂 享童話般銀色世界
石林彝族撒尼刺繡培訓助推非遺傳承可持續發展
很多吃貨奔赴去怒江 竟是為了這樣的“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