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家呼吁開展第三極水循環研究 構建聚焦水問題的觀測和地球系統模型新體系
- 來源: 《中國科學報》 2019-01-04 15:59:46
1月3日,中科院院士、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研究(STEP)首席科學家、泛第三極環境變化與綠色絲綢之路建設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以下簡稱“絲路環境”專項)首席科學家、第三極環境(TPE)國際計劃主席姚檀棟團隊在《自然》雜志發表題為《冰崩威脅亞洲水安全》的科學評論文章,旨在闡明第三極地區正在經歷的加速水循環過程及其影響和建立系統的氣象—水體穩定同位素觀測網的重要性,呼吁全球自然科學家和社會科學家投身到第三極水循環研究中,構建聚焦水問題的觀測和地球系統模型新體系,服務于亞洲水塔和絲路地區的水安全戰略和水資源管理。
文章分析了氣候變化對“第三極”固態水庫的威脅及其對該區域河流、湖泊變化的影響,強調了在已建成的全球最大地表水氣穩定同位素觀測網的基礎上,繼續沿西風—季風傳輸路徑拓展高精度三維(地表至高空)水氣穩定同位素觀測的重要性。為了清楚認識該區域水循環,服務于“一帶一路”國家綠色發展,在“絲路環境”專項和STEP的支持下,TPE國際計劃和青藏高原所致力于在泛第三極地區沿西風—季風傳輸斷面建立氣象和三維水體穩定同位素觀測網絡,并在3個熱點地區:帕米爾山脈(西風主導)、喜馬拉雅山脈(受印度季風影響)和橫斷山脈(東亞季風盛行)開展海拔、大氣環流和水氣相互作用的加強觀測研究,同時,推動適用于全球和區域氣候模型的數據共享,研發能夠實現第三極多圈層相互作用的新一代地球系統模型,以評估人類活動和氣候減緩策略的區域影響,從而幫助社會各群體制定相應的風險控制和適應策略。
文章呼吁全球從氣候學到社會科學的多學科科學家必須通力合作,科學應對全球變暖在第三極的鏈式影響和響應。
【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出處非(巨潮財經網)的作品,均轉載于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目的在于信息的傳遞,本網不承擔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對稿件有質疑請與本網客服聯系。
2、刊發此文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15日內聯系本網客服。
-
-
中國科學家呼吁開展第三極水循環研究 構建聚焦水問題的觀測和地球系統模型新體系
1月3日,中科院院士、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研究(STEP)首席科學家、泛第三極環境變化與綠色絲綢之路建設戰略性先導科技...
2019-01-04 15:59:46
-
-
研究揭示運動如何減少人體腹部脂肪 跟蹤內臟脂肪量的減少
一些人可能已經下定了決心,要去健身房解決腹部脂肪問題。但是你有沒有想過體育運動是如何產生這種效果的呢?研究人員近日在《...
2019-01-04 15:54:52
-
-
軟件業將加速賦能制造業 進入快速迭代關鍵期
2019年,以數字經濟為代表的新經濟將成為發展新動能。隨著我國新舊動能加快轉換,也為軟件產業發展創造了良好的外部環境。云...
2019-01-04 13:50:31
-
-
關鍵重要件:嫦娥四號登陸月背 這個緩沖拉桿很重要
記者從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獲悉,1月3日10時26分,嫦娥四號探測器自主著陸在月球背面南極—艾特肯盆地內的馮·卡門撞擊...
2019-01-04 11:44:00
-
-
改變因“網”而生 AI醫生進村記 提高醫療觀念
羅錦容做夢也沒想到,他們這個粵北山區的省定貧困村,會和遙不可及的人工智能扯上什么關系,哪怕聽別人解釋了半天,她也沒大...
2019-01-03 16:4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