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國內 > 正文

鴻承環保科技(2265.HK):再生品實現“量增利穩”,收入和利潤率“雙擊”,成長可期

    來源: 格隆匯  2022-04-06 11:44:34

去年既是“十四五”開局之年,也是“碳中和”元年,生態環境價值獲得重估,經濟價值體系被重塑,一大批環保股掀起上市潮。根據第三方平臺不完全統計,2021新增的涉環保業務的上市公司將超過40家,是2020年的兩倍以上。

需要強調的是,去年是環保行業乘風破浪的一年,也是行業動蕩不安的一年。疫情沖擊、國資強勢進場、環保督察風暴席卷各地,行業正處于邁入高質量發展階段的重要關頭。黑馬失速,駿馬發力。其中,部分企業因PPP項目業績虧損資產出售,更有甚者深陷債務危機。

盡管如此,仍不斷有環保企業陸續傳來捷報,其中不乏優勢細分賽道的核心企業,比如在去年11月登陸港股主板市場的金礦危廢資源龍頭---鴻承環保科技(2265.HK,以下簡稱“鴻承環保”)。

收入和利潤率“雙擊”,再生品銷售實現“量增利穩”

3月31日,鴻承環保披露上市后首份年報,顯示收入、毛利及凈利均維持雙位數以上的增長。數據顯示,2021年,公司實現總收入約為2.57億元,同比增長約25.1%;毛利約1.67億元,同比增增長約34.5%;經調整凈利(剔除非經常性上市開支)約9982萬元,同比增長29.0%。

公司在財報中解釋,收入的上升得益于行業發展以及鴻承環保科技的積極拓展,不斷增進與客戶及潛在客戶的關系,同時緊貼行業的相關發展趨勢。

鴻承環保是位于山東省的金礦有害廢物處理公司,是當地唯一一家獲煙臺市生態環境局發出《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的公司,每年獲許可處理最多116萬噸的金礦有害廢物。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按2020年收益計,公司是山東省第二、中國第三大金礦有害廢物處理公司,分別占約15%及10%的市場份額。按金礦有害廢物處理量計算,公司排行中國第一,占2020年山東省及中國總實際處理量約26%及18%。

公司目前已形成以“金礦危廢處理+銷售再生品”為主導的多元業務格局。簡單來講,通過為上游黃金生產商提供有害廢物(主要是氰化尾渣)處理服務,同時從有害廢物中回收提取硫精礦、含金硫精礦等具有經濟價值的資源,再銷售給下游化工廠及相關貿易公司。

財報顯示,2021年,這兩部分業務貢獻收入占總收入約94.4%。其中,再生產品銷售收入大幅增長76.9%達14.60億元,占比達56.8%。這主要得益于下游客戶數量及平均每噸售價齊升推動。

由于硫精礦是生產硫酸的原料,再生產品平均售價的上漲與中國硫酸市場價格的上漲一致,后者受多種因素影響,主要包括原材料價格、來自下游行業需求和海外市場進口情況。

而再生品銷售業務的強勢表現,也充分對沖了金礦危廢處理業務的波動,使得總收入仍維持穩健增長態勢。與此同時,得益于業務結構優化及再生產品售價上升,公司整體毛利率也隨之提升。財報顯示,2021年,鴻承環保科技的整體毛利率約64.8%,較2020年上升了4.5個百分點。

危廢處理業務受金礦減產影響
長期有望持續受益于黃金需求復蘇及金價上行周期

對于金礦危廢處理業務的下降,鴻承環保在財報中解釋稱,這主要是由于上游客戶提供的氰化尾渣較少,而2021年的平均每噸處理費穩定。

鴻承環保從事的黃金氰化尾渣的處置服務,與黃金產量高度相關。

自2017年以來,中國黃金產量已連續5年出現下降。據中國黃金協會今年1月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21年國內原料黃金產量為328.98噸,同比下降9.95%。這與鴻承環保的金礦危廢處理業務降幅基本一致。

據業內分析稱,黃金產量持續下降的主要原因在于:一是部分礦山處于自然保護區,需依法退出,但新投產項目未有產出;二是2021年黃金選礦過程中產生的氰化尾渣和含氰廢水處理污泥被列入危險廢物后,環保督查力度持續加大,對處置過程不符合豁免條件的中小型礦山的生產影響較大;三是礦商辦理采礦許可證所需費用較大,影響新建項目投產進度。

現在的關鍵問題是:黃金產量持續下降,是否意味著鴻承環保的金礦危廢處理業務失去了成長空間?

答案是否定的,主要原因如下:

一方面,黃金需求增加及金價上漲都有利于進一步推動黃金的生產。目前國內黃金消費市場已開始回暖。根據中國黃金協會27日發布的數據顯示,2021年全國黃金實際消費量為1120.90噸,同比增長36.53%,較2019年增長11.78%。

黃金消費顯著回暖的主要因素可以歸結為三方面:一是國內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經濟穩步增長,市場消費力得到釋放;二是世界經濟的不穩定因素增大,黃金的高保值性以及抵抗通脹的屬性愈發明顯,成為投資的重要選擇。

與此同時,今年初以來,伴隨俄烏沖突、疫情卷土重來等帶來的全球滯脹風險升溫,尤其是對于美國經濟前景惡化預期,疊加長期寬松的利率環境,對金價持續上漲周期形成有利支撐。另外,官方儲備需求也是黃金需求上漲的主要推動力,決定黃金長期價格走勢。

另一方面,長期以來,我國都是全球最大的黃金產量及消費國,且黃金資源儲量豐富。據中國黃金協會披露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底,全國黃金資源量為14727.16噸,已實現連續15年增長,并連續五年突破萬噸大關。截至2021年,中國黃金產量與消費量分別連續15年、9年位居全球第一。

也就是說,中國有足夠多的黃金資源儲量,且目前黃金需求及金價持續走強動力充足,將持續拉動黃金產量逐步釋放,隨之也將帶動鴻承環保的金礦危廢處理業務規模的增長。

另外,伴隨環保政策趨嚴,上游黃金開采行業洗牌加速,在行業“馬太效應”下,鴻承環保作為領先的專業金礦危廢處理服務商,也有望隨行業集中度提升進一步擴大自身的份額。

確定性及成長性再度被驗證

基于對資產盈利的確定性以及業績成長性的偏好,市場風格往往被劃分為價值及成長兩大派。經過研究分析,筆者認為,現階段的鴻承環保兼具這兩方面的價值特性:

1)確定性:競爭格局優良、專業壁壘凸顯、盈利能力穩定

一般而言,判斷一家企業未來業績的確定性,可以從賽道、競爭格局及商業模式這三個主要層面入手分析。

其中,競爭格局往往又被視作最重要的衡量尺度。在競爭格局優良的行業,龍頭企業往往具備更強的議價能力及更穩定的銷售溢價,決定其穩定的盈利。從根本上而言,這取決于行業的壁壘及企業自身的護城河。

危廢處理行業屬于準入門檻高,且技術、產能等專業壁壘突出。貴金屬危廢處理及再生資源品又是其中的優勢細分賽道,因此龍頭企業的盈利能力穩定且出色。鴻承環保近幾年來穩定的盈利水平便是有力證明。數據顯示,公司的毛利率過去兩年超過60%,凈利潤率常年維持在30%以上,均明顯高于環保其他子板塊。

從賽道來看,盡管目前金礦廢物處理行業市場規模不大,但受“碳中和”、環保優勢趨嚴等優勢政策目標及導向,長期有望持續受益于環保產業投資長周期。

鴻承環保的商業模式雖比較重,主要是幫助采金公司處理金礦中的氰化尾渣,并從收集的氰化尾渣中提取有價值的金屬資源,比如硫精礦及含金硫精礦,進而銷售給下游化工領域等企業,從而實現多元化經營,并打開增長天花板。上文也有提及,這屬于典型的縱向一體化發展模式,存在明顯的規模及協同效應。

2)成長性:過往已驗證,未來或受益技術與產能共振、以及上游集中度提升

據公司招股書及財報數據顯示,2018-2021年,公司的營收復合年增長率達36%;同期凈利潤復合年增長率為48%。過往業績的成長性顯然已得到驗證。

鴻承環保未來持續成長動力,歸根結底,來自于兩方面:

一是需求端受黃金產出及開采行業集中度提升持續拉動;二是供給端依賴技術升級與產能擴張,形成共振,從而實現規模及利潤率水平的雙升。

其中,危廢資源化方向是“碳中和”戰略目標下確定性的受益方向之一,也是鴻承環保正著力的方向。公司通過積極開展技術研究,已逐步獲得一些有效的科技成果,比如公司研究項目“黃金尾渣硫鐵資源回收利用項目”在去年被中國高科技產業化研究會確認為科學技術成果。同時,該項目也于今年獲中華環保聯合會頒授的中華環保聯合會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與此同時,在尾渣處理技術方面,公司積極開展硫鐵資源深加工,亦取得新突破。報告期內,公司與山東省固廢產業協會及煙臺大學為成立“固廢資源化工程研究中心”簽訂合作協議,并積極開展大量危廢及固廢處置和資源化利用的技術攻關研究,成功取得了五項新增專利。

需要留意的是,金屬資源化一般按合金產值高低可分為普通資源化與深度資源化兩類,其中深度資源化具備更高的提取/富集能力,產品價值更高,利潤空間更大。經過多年的發展,我國金屬危廢資源化技術水平不斷提升,以深度資源化為代表的的高危廢處理技術逐漸成熟,金屬提取/富集的品類和品位均高于同業。深度資源化產出的金屬合金在后端深加工環節更易處理,因此銷售環節可對富集到的金屬計價,因此銷售價格更高,大幅增厚盈利空間,提升產品競爭。

除了積極研發新技術之外,鴻承環保也在加快擴產的步伐。今年1月鴻承環保宣布收購位于山東萊州工業園區土地等資產。

上市之后,公司擁有更為充足的流動性,且資產結構也得以改善,為其之后通過并購謀求快速發展提供了充分的財務資源及空間。據財報數據測算,鴻承環保2021年末的有息負債率僅為6.4%,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約2.35億元。

結語

盡管面臨嚴峻的外部形勢,像鴻承環保這樣細分賽道的優勢企業,經營持續穩中向上,盈利能力依舊出色,優勢的行業占位、商業模式都不斷得到驗證。在“碳中和”大背景下,未來業績確定性、成長性依舊突出。

另外,需要強調的是,在目前的環保上市企業陣營中,像鴻承環保這樣細分賽道的龍頭企業,也有著顯著的稀缺性。

標簽:

【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出處非(巨潮財經網)的作品,均轉載于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目的在于信息的傳遞,本網不承擔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對稿件有質疑請與本網客服聯系。

2、刊發此文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15日內聯系本網客服。

閱讀延展

鴻承環保科技(2265.HK):再生品實現“量增利穩”,收入和利潤率“雙擊”,成長可期

經營持續穩中向上,盈利能力依舊出色,優勢的行業占位、商業模式都不斷得到驗證。

2022-04-06 11:44:34

25億美元!天演藥業(ADAG.US)牽手賽諾菲,新一代掩蔽抗體解鎖“新世界”

賽諾菲會向天演支付1750萬美元首付款,可首先啟動兩款賽諾菲抗體候選藥物進行合作開發。

2022-04-06 11:52:11

禾豐股份(603609.SH)漲近5%報10.07元 總市值93億元

禾豐股份(603609.SH)漲近5%報10.07元 總市值93億元

禾豐股份(603609 SH)漲近5%,報10 07元創近一個月新高,總市值93億元。禾豐股份昨日公告,公司收到中國證監會出具的批復。...

2022-04-06 11:47:44

SST佳通(600182.SH)跌停報12.44元 總市值42億元

SST佳通(600182.SH)跌停報12.44元 總市值42億元

SST佳通(600182 SH)跌停,報12 44元,總市值42億元。SST佳通4月5日晚間公告,鑒于永拓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在公司《2021年度財務報表

2022-04-06 11:45:22

港股中醫藥概念股集體走強 香港將為中醫藥發展“松綁”

港股中醫藥概念股集體走強 香港將為中醫藥發展“松綁”

港股中醫藥概念股集體走強,其中,中藥配方顆粒龍頭培力農本方漲近5%。消息面上,世衛組織官網發報告指出,中藥能有效治療新...

2022-04-06 11:38:12

最近更新

鴻承環保科技(2265.HK):再生品實現“量增利穩”,收入和利潤率“雙擊”,成長可期

經營持續穩中向上,盈利能力依舊出色,優勢的行業占位、商業模式都不斷得到驗證。

2022-04-06 11:44:34

25億美元!天演藥業(ADAG.US)牽手賽諾菲,新一代掩蔽抗體解鎖“新世界”

賽諾菲會向天演支付1750萬美元首付款,可首先啟動兩款賽諾菲抗體候選藥物進行合作開發。

2022-04-06 11:52:11

蘋果新專利可為多個設備無線充電

財經網科技4月6日訊,據天眼查App顯示,近日,蘋果公司 "具有多個功率接收設備的無線充電系統 "專利獲得授權。摘要顯示,本...

2022-04-06 11:41:04

快訊 | 日默瓦與保時捷推出聯名手提箱

財經網生活訊近日,RIMOWA(日默瓦)宣布攜手同樣擁有悠久歷史的德國公司保時捷推出RIMOWAxPorsche限量收藏款手提箱,全球限...

2022-04-06 11:43:54

哈爾濱銀行銀社攜手共克時艱 “幸福社區”同心戰“疫”

"大家已經連續好多天沒有休息了,但是看到你們送來的物資,心里特別暖,讓我們覺得我們社區工作不是單槍匹馬在戰斗,感謝哈...

2022-04-06 11:44:08

豐田汽車將關閉首個巴西海外工廠 已有60年歷史

財經網汽車訊4月6日,據財聯社報道,豐田汽車表示,將關閉位于巴西SaoBernardodoCampo的一座60年歷史的工廠,并將生產轉移到...

2022-04-06 11:27:36

快訊|華夏幸福:吳向東辭任聯席董事長等職務 俞建辭任聯席總裁

財經網訊4月5日,華夏幸福發布公告稱,吳向東因個人原因辭去公司第七屆董事會聯席董事長、董事、戰略委員會委員和首席執行官...

2022-04-06 11:34:09

海天股份:成功收購四座污水處理廠 主營業務邊界再延伸

4月1日晚間,海天股份(603759 SH)發布公告,稱公司董事會審議并通過了《關于收購四座污水處理廠特許經營權及對應資產方案...

2022-04-06 11:31:05

一季度7個城市完成首輪土拍 近七成百強房企未拿地

政策吹暖風二季度或現拿地窗口期證券時報記者張達3月,多城開啟2022年首輪集中供地,北京、合肥、廈門等熱點城市熱度有所回溫...

2022-04-06 11:32:21

本田中國3月汽車銷量101061輛 同比下降33.2%

財經網汽車訊4月6日,據本田中國官網消息,2022年3月本田在中國的終端汽車銷量為101061輛,受新冠疫情及零部件供應緊張的影響...

2022-04-06 11:28:56

禾豐股份(603609.SH)漲近5%報10.07元 總市值93億元

禾豐股份(603609.SH)漲近5%報10.07元 總市值93億元

禾豐股份(603609 SH)漲近5%,報10 07元創近一個月新高,總市值93億元。禾豐股份昨日公告,公司收到中國證監會出具的批復。...

2022-04-06 11:47:44

SST佳通(600182.SH)跌停報12.44元 總市值42億元

SST佳通(600182.SH)跌停報12.44元 總市值42億元

SST佳通(600182 SH)跌停,報12 44元,總市值42億元。SST佳通4月5日晚間公告,鑒于永拓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在公司《2021年度財務報表

2022-04-06 11:45:22

港股中醫藥概念股集體走強 香港將為中醫藥發展“松綁”

港股中醫藥概念股集體走強 香港將為中醫藥發展“松綁”

港股中醫藥概念股集體走強,其中,中藥配方顆粒龍頭培力農本方漲近5%。消息面上,世衛組織官網發報告指出,中藥能有效治療新...

2022-04-06 11:38:12

布局廣實力強打通上下游 倍思引領氮化鎵充電器市場發展

以前的數碼產品充電器一般都是5V1A或者5V2A的規格,隨著數碼產品的的普及以及快充技術的出現,充電器的功率也在不斷變大,而...

2022-04-06 11:21:56

恒銀期貨早評國債期貨短期建議觀望為主

國債:假期期間國內疫情未有好轉,穩增長壓力明顯加大,二季度政策加碼的緊迫性上升。從國常會及央行貨幣政策例會的表態來看...

2022-04-06 11:03:15

如何獲得高性價比的投資回報?

買個股不如買基金,但現在基金數量比股票數量還多得多。如何選到好的適合自己的基金并長期持有呢?FOF基金經理作為專業的選基...

2022-04-06 11:08:45

未公示獲獎概率和數量,泡泡瑪特被罰5萬

記者4月6日了解到,天津泡泡瑪特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因在銷售過程中沒有公示獎品的獲得概率和獎品數量,違反《規范促銷行為暫行...

2022-04-06 11:10:54

基金預告|本周三天新基金預計發行24只,首日“高峰期”

自3月以來,新基金發行情況已相對回暖,單月新基金發行規模環比增長超2倍,對比今年1月的成立數量和規模也有小幅增長。具體來...

2022-04-06 10:51:33

譚雅玲:俄羅斯盧布結算的一時性隱含風險考量

作者:譚雅玲,中國外匯投資研究院、獨立經濟學家近日有關俄羅斯盧布結算的信息十分搶眼,尤其面對美元制衡因素,市場欣喜俄...

2022-04-06 11:04:02

光伏股普跌,隆基股份(601012.SH)跌逾5%

云南發改委取消隆基股份在云南省享有的優惠電價政策和措施。

2022-04-06 10:39:37

行業波動及分化下,“快運之王”安能物流(9956.HK)如何做到持續領先?

年度貨運量與營收繼續高位“奔跑”,且仍在“盈利性”增長之路上,“快運之王”的地位進一步鞏固。

2022-04-06 10:47:05

數字貨幣概念股集體上漲,數字人民幣試點迎第三次擴容

央行要求在現有數字人民幣試點地區基礎上增加天津市、重慶市、廣東省廣州市、福建省福州市和廈門市、浙江省承辦亞運會的6個城...

2022-04-06 10:43:16

節后開盤,港A齊跌,說好的驚喜呢?

知進退,勿上頭

2022-04-06 10:53:11

21世紀教育(1598.HK):營收同增22%,兼容業績穩健與成長彈性

行業供需、政策導向和行業核心驅動因素均支持民辦高等教育的長期發展,當前正是回歸基本面的好時機。

2022-04-06 10:54:43

深市兩板合并一周年 主板近1500家公司總市值超22萬億元

來源:經濟參考報截至4月6日,深市主板與中小板正式合并已滿一年。相關統計數據顯示,近一年來,有28家企業通過IPO登陸深市主...

2022-04-06 10:38:35

快訊|開盤補漲,H股ETF、恒生指數ETF和香港科技ETF齊頭并進

港股假期表現強勁,其中4月4日恒生指數、恒生國企指數和恒生科技指數分別收漲2 1%、3 1%和5 43%。截至4月6日10時,H股ETF...

2022-04-06 10:42:58

哪些基金更“耐摔”?哪家基金長期績優?五大維度評選 5年“王者”重磅出爐!

今年以來,A股市場受多重因素影響呈現震蕩下行態勢,上證指數一度跌至3023 3點。權益類產品表現普遍不佳,截至3月30日,積極...

2022-04-06 10:44:48

蘋果AirPods Pro 2無線耳機或于今年下半年發布

財經網科技4月6日訊,據新浪科技消息,天風國際分析師郭明錤在推特上表示,蘋果計劃在2022年下半年發布AirPodsPro2無線耳機。...

2022-04-06 10:32:16

保險業布局新市民金融服務:產品創新亟待加快

銀保監會、中國人民銀行近日發布《關于加強新市民金融服務工作的通知》。針對新市民在創業、就業、住房、教育、醫療、養老等...

2022-04-06 10:28:05

金鷹基金:A股性價比持續攀升 關注穩增長+科技

回顧3月全球主要股指表現,歐美、歐股和亞太主要股指大多出現不同程度的上漲,但恒指小幅下挫,A股表現明顯弱于全球。整體來...

2022-04-06 10:3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