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P2P監管定下大方向: 多數機構“能退盡退,應關盡關” 要求各地分類處置
- 來源: 21世紀經濟報道 2019-01-22 15:27:03
塵封了一個月左右,一份在2018年底便已下發地方的P2P監管文件,直到2019年1月21日,才出現在業內人士翹首以盼的目光中。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經過多方核實獲悉,2018年底監管部門制定了P2P機構分類處置和風險防范工作方案。總體工作要求是:堅持以機構退出為主要工作方向,除部分嚴格合規的在營機構外,其余機構能退盡退,應關盡關,加大整治工作的力度和速度。
文件同時要求,穩妥有序推進風險處置,分類施策、突出重點、精準拆彈,確保行業風險出清過程有序可控,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和大規模群體性事件的底線。
監管部門要求地方制定分類處置指引。對于正常運營機構,積極引導其轉型網絡小貸和助貸導流機構。
毫無疑問,2018年對P2P行業而言,是艱難的,在迷茫中前行。對于2019年的展望,多位業內人士表達了悲觀的態度,“沒有信心,不看好了。”甚至有業內人士認為,P2P或將不再存在了。
蘇寧金融研究院互聯網金融中心主任薛洪言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從目前的監管思路來看,監管機構正綜合通過存量清理、轉型引導、切斷風險傳染鏈條等方式,逐步化解潛在風險,為備案的推進掃清障礙。從平臺影響上看,對嚴格合規的大平臺是利好,除此之外的各類平臺,或將加速退出市場,一個客觀的結果就是,P2P網貸業務的存量規模與市場影響會不斷萎縮。”
上海錦天城律師事務所律師曾崢認為,監管部門如今的核心工作方向將是盡可能有序引導網貸平臺退出。這和之前備案工作的指導思想可能存在一些變化,備案強調的是備下來后機構的存續;而頻繁的核查,結合“退出”的指導思想,即監管開宗明義:需要絕大多數網貸機構有序退出,僅保留少量正常合規機構。
要求各地分類處置
監管部門要求,各地在摸清轄內P2P網貸機構底數的基礎上,按照風險狀況進行分類,繪制風險圖譜,明確任務清單。
具體分為兩大類,一是已出險機構,二是未出險機構。已出險機構包括已立案機構和未立案機構;未出險機構包括僵尸類機構、規模較小機構、規模較大機構(包括高風險機構、正常機構)。基于此,進而制定分類處置指引。
具體來說,對于已立案機構,提高追贓挽損水平,穩控投資者情緒;對于已出險未立案機構,平穩有序處置風險,不發生群體性事件;對于僵尸類機構,盡快推動機構主體退出;對于在營規模較小機構,堅決推動市場出清,引導無風險退出;對于在營高風險機構,穩妥推動市場出清,努力實現良性退出。
比如,對于不愿主動退出的在營規模較小機構,通過合規檢查,嚴查其違法違規行為;發現嚴重違法違規行為的,立即移送處置非法集資工作機制或公安機關,同時將其實際控制人和高管人員列入涉金融領域黑名單。
上海一家小型P2P平臺負責人表示慶幸,他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我們的判斷基本正確。”由于合規成本過高,以及監管不確定性因素,早在2018年上半年,其便計劃退出,不新增業務了。
針對在營高風險機構管控指引提到,嚴格防范風險向持牌金融機構傳導蔓延,嚴格執行“四不準”要求,即金融機構不準通過網貸機構融資、不準為網貸機構提供擔保增信、不準接受網貸機構投資、不準銷售網貸機構產品。
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法與金融研究室副主任尹振濤認為,針對高風險機構,在清退退出前,不允許金融機構為網貸平臺提供擔保增信,值得關注。
尹振濤分析,雖然該規定只針對高風險在營機構,但今后第三方增信模式應該也會受到影響。其中,第三方擔保(偏類金融機構)影響不大,仍是下一步P2P網貸增信的主流模式。但是網貸與保險機構合作的模式可能無法繼續了,這與之前銀保監會加強保險機構與互聯網金融合作的監管方向一致。
轉型網絡小貸和助貸導流
對于正常運營機構,監管部門要求,堅決清理違法違規業務,不留風險隱患;且積極引導部分機構轉型為網絡小貸公司、助貸機構或為持牌資產管理機構導流等。
對此,尹振濤認為:“允許有條件的合規機構轉型網絡小貸和助貸導流機構。網絡小貸不是信息中介而是信用中介,這是官方第一次為P2P網貸轉型打開了信用中介的口子,這一條值得期待。那些合規的大型平臺,特別是股東和資金實力較強的平臺,可以在滿足網絡小貸申請資質的情況下,申請具有信用中介屬性的金融機構牌照,當然也會按照比P2P更嚴的監管標準展業。”
也有業內人士對P2P未來的發展持悲觀態度。
“個人認為,P2P以后不會再發展了,這個行業不復存在了。”中部某地金融辦負責人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因為這份文件并未提及P2P備案事項。
他還解讀:“在給一些正常運營的網貸機構找后路,網絡小貸牌照很難申請。下一步,可能助貸機構也要開始備案了。”
“這個行業可能慢慢就消失了。P2P是一種類銀行的存在,要么變成銀行,要么只能消失。”一位不愿具名的業內資深人士表示。
不過,尹振濤對此并不認同。他表示:“應該還是會有備案,只是數量有限,鼓勵正常運營機構轉型,但沒說必須轉型。”
【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出處非(巨潮財經網)的作品,均轉載于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目的在于信息的傳遞,本網不承擔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對稿件有質疑請與本網客服聯系。
2、刊發此文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15日內聯系本網客服。
-
-
2019年P2P監管定下大方向: 多數機構“能退盡退,應關盡關” 要求各地分類處置
塵封了一個月左右,一份在2018年底便已下發地方的P2P監管文件,直到2019年1月21日,才出現在業內人士翹首以盼的目光中。21世...
2019-01-22 15:27:03
-
-
餐飲旅游借年氣火爆 超過9000萬元資金涌入5只概念股
昨日,餐飲旅游板塊表現喜人,整體上漲1 28%,位居板塊漲幅榜前列,板塊內首旅酒店(5 47%)、宋城演藝(3 81%)、錦江股份(3...
2019-01-22 09:17:22
-
-
油價新年反彈近三成 大概率寬幅震蕩 國內化工板塊跟漲
國際油價上周末以大幅度上漲報收:紐約商品交易所2月交貨的輕質原油期貨價格上漲1 73美元,收于每桶53 8美元,漲幅為3 32%...
2019-01-21 10:28:44
-
-
新規加持:A股回購熱情持續升溫 呈現四大特點
2018年,上市公司回購呈現井噴態勢,進入2019年,上市公司回購熱情進一步升溫。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梳理發現,高金額回購、高...
2019-01-18 09:33:45
-
-
降準落地次日:央行實施大規模逆回購操作5700億元
新年首次降準落地次日,央行昨日再施大額逆回購操作,通過公開市場操作進行5700億元逆回購操作。而在此前兩天,央行已分別開...
2019-01-17 09:0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