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焦點 > 正文

消息:網絡貸款,層層套路何時休

    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2019-08-28 09:45:48
伴隨著網絡的發展,許多金融產品在網上隨處可見,這其中就包括網絡借貸。不同于傳統的借貸方式,網絡借貸客觀上有操作便捷、流程簡單的特點,然而,有些網貸平臺卻風險暗藏。

近日,不少網友在某投訴平臺上反映,自己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收到來自網貸平臺方的扣款短信。未輸入支付密碼便被扣款,有網友甚至表示自己連扣款提示短信都沒有收到。

“我的錢到底去哪兒了”

不久前,在哈爾濱讀大學的王斌收到銀行卡扣款信息,顯示已向某網貸平臺支付299元人民幣,在此期間,他并沒有輸入支付密碼,也未在扣款前收到任何提示。值得注意的是,王斌在下載了與之相關的App(應用程序)、注冊并填寫完銀行卡號與電話號碼等個人信息之后,發現軟件使用前要先收取費用。出于謹慎,王斌并未使用該網貸平臺并隨即卸載。令人意外的是,兩天后,王斌仍然收到了平臺的扣款信息。

這種遭遇并非個例。筆者在梳理相關情況后發現,投訴平臺上與之相關情況的投訴已過萬件,大部分投訴內容與之相仿:下載網貸App、注冊、填寫個人信息、扣款。由于還未使用過網貸借款功能,不少用戶對被扣款的原因疑惑不解。

據統計,存在“不知情便扣款”情況的網貸App至少有10余款。網友表示,平臺扣款數額從98元到299元不等,扣款理由也是五花八門,“個人信息評估推薦服務”占多數,但不少用戶并不知自己已使用過此項信息評估服務。

服務協議暗藏扣款名目

還未借款,為何已經被收取了費用?“個人信息評估推薦服務”可以在用戶不知情的情況下收費嗎?

筆者在采訪中了解到,所謂需要收費的“個人信息評估推薦服務”,多隱藏在用戶剛注冊時填寫的服務協議里。事實上,用戶在注冊過程中,會有需要自行勾選的服務協議,“我已閱讀并同意《代扣服務協議》”“登錄即代表您同意《用戶服務協議》”“我已閱讀并同意《評估推薦服務協議》”……收費的信息評估推薦服務就在其中,利用不少用戶很少會認真閱讀注冊時相關協議的心理,就這樣“拿走”了用戶的錢。

不少網友表示,自己注冊時“不知不覺”地就“開通”了免密支付。從注冊到自行勾選服務協議再到開通免密支付,一個再尋常不過的注冊場景,實際上卻陷阱重重。

中國政法大學傳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表示,網貸平臺對于關鍵性條款沒有給予明確提示,而是隱藏于條約中,這本身就侵害了用戶的知情權和自由選擇權,這樣的約定理應無效。在用戶并未產生貸款業務、網貸平臺也沒有提供任何服務的情況下,平臺“五花八門”的收款是不成立的。

擦亮雙眼選擇正規平臺

朱巍認為,第三方支付平臺在與網貸App進行合作前,也應對其互聯網金融服務的資質進行考核,確認其是正規平臺后再與其合作。若網貸平臺缺乏資質或相關證明,第三方支付平臺還要跟它們合作,就需要承擔連帶責任。

近期,網貸行業清退步伐不斷加快,上海、四川、深圳等地相繼公布了網貸機構清退名單。監管引導機構良性退出,有利于化解行業風險,加快行業出清,凈化市場環境。前不久,北京也公示了第二批15家網貸“黑名單”。一直以來,一些不良網貸平臺引發的問題屢見不鮮,亂象叢生,侵害了用戶權益。監管部門及時出手,對于營造風清氣正的市場環境無疑是強有力的信號。一些不良甚至非法網貸平臺不僅侵害了消費者正當權益,有些較為極端的案例甚至對用戶的正常工作、學習、家庭生活都造成了負面影響,危害之大實在不可小覷。

對于網貸平臺使用者來說,如何能夠準確識別“套路”,避免個人利益受損?業內分析人士認為,目前市場上存在的許多網貸App是不合規的,“套路”層出不窮,也給識別和判斷造成了不小難度。用戶要擦亮眼睛,盡量不要使用許多不知名的網貸App,也不要通過這類產品來理財。與此同時,要注意注冊協議中所涉及的相關隱私問題,努力保障自身權益不受侵害。

【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出處非(巨潮財經網)的作品,均轉載于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目的在于信息的傳遞,本網不承擔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對稿件有質疑請與本網客服聯系。

2、刊發此文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15日內聯系本網客服。

閱讀延展

消息:網絡貸款,層層套路何時休

伴隨著網絡的發展,許多金融產品在網上隨處可見,這其中就包括網絡借貸。不同于傳統的借貸方式,網絡借貸客觀上有操作便捷、...

2019-08-28 09:45:48

消息:“五行幣”傳銷案告破:涉案17億元,10人被判刑

國家支持項目,只用投入5000元,一年后最高可變為400多萬電子貨幣,將來可以提現或在網上商城購物……此外,拉人頭還有額外獎...

2019-08-23 13:48:05

分析:德邦弄丟畢業證學位證 用戶追討只承諾賠三倍運費

據中國之聲報道,近日,發生在遼寧的價值數萬包裹被銷毀僅賠300元的消息,引發公眾廣泛關注。本月19號,涉事物流公司德邦快遞...

2019-08-22 15:59:48

快訊:投資者不應為“康美藥業們”的造假行為買單

有預謀、有組織,長期、系統實施財務造假行為。近日,證監會對康美藥業財務造假如是定性,這樣的措辭十分罕見。然而,隨著擬...

2019-08-19 15:54:17

消息:信用卡“激進”警鐘 逾期未償總額10年增22倍高達797億

因買房首付缺6萬塊錢,武漢的李小姐委托用卡大戶、朋友楊女士從自己的卡上挪出來借給她,雙方約定債務和利息都由李小姐負責。...

2019-08-19 15:4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