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讓用戶“丟臉”的企業 恐怕會先丟臉
- 來源: 科技日報 2019-09-06 14:49:55
事情發酵至今,所有拿著新技術躍躍欲試的企業也該意識到,在用戶越來越重視的隱私保護和數據安全問題上,不能再繼續想當然。
“AI換臉”技術并不新鮮,甚至已經形成了網絡黑產。不過,ZAO這次將換臉的門檻降低到趨近于零。一張照片,簡單的幾步認證,就可以滿足“戲精”們的夢想。ZAO確實找到了技術落地的應用場景,用簡單化的玩法,借助社交傳播的力量,迅速打響了第一槍。
但是,ZAO自己也沒想到,在APP眼看就要成為爆款之際,它會在過于霸道的用戶協議上“翻車”。初版用戶協議上寫著,用戶上傳和發布內容時,就是將著作權和肖像權授予ZAO及其關聯公司,后者還能轉授權和再許可,這一權利甚至是完全免費、不可撤銷和永久的。
放在以前,用戶協議只是擺設,很少有人逐字逐句閱讀,這事可能也就悄無聲息地過去了。但如今,用戶的數據安全與隱私保護意識已經越來越強。如果還有人想在用戶協議里面耍小聰明,最終就是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我國的《信息安全技術個人信息安全規范》也明確指出,收集個人信息前,應向個人信息主體明確告知所提供產品或服務的不同業務功能分別收集的個人信息類型,以及收集、使用個人信息的規則(例如收集和使用個人信息的目的、收集方式和頻率、存放地域、存儲期限、自身的數據安全能力、對外共享、轉讓、公開披露的有關情況等),并獲得個人信息主體的授權同意。像ZAO這樣,含糊其辭交代一句——你的臉給我了,也可能會被我給到別人了,就這樣,這件事情不需要討論——那自然會遭到輿論反噬。
ZAO能不能重獲用戶信任,現在暫時還不知道。但ZAO身上的命運起伏也提醒各家掌握新技術的企業和組織,技術再好,產品設計再巧妙,也要重視和用戶的充分溝通;也要交代清楚是否收集數據,收集了什么數據,如何存儲數據,又打算怎樣利用數據。企業有責任打消用戶疑慮,給出適當承諾,讓用戶能感受到被尊重、被保護。假如你發現,產品推向市場有無法克服的安全風險,那么,不妨可以再等等。如果沒有數據安全兜底,用戶自然會用腳投票。
【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出處非(巨潮財經網)的作品,均轉載于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目的在于信息的傳遞,本網不承擔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對稿件有質疑請與本網客服聯系。
2、刊發此文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15日內聯系本網客服。
-
消息:讓用戶“丟臉”的企業 恐怕會先丟臉
AI換臉應用ZAO一夜爆紅,又在半天之內跌落神壇,陷入流氓用戶協議過度獲取用戶個人信息恐濫用用戶臉部數據的質疑。一時之間,...
2019-09-06 14:49:55
-
環境部普查692家 “三磷”企業276家有問題,占比40%
為打好長江保護修復攻堅戰,控制總磷污染,生態環境部日前通報了長江經濟帶三磷專項排查結果,692家三磷企業(礦、庫)中有276...
2019-09-06 14:45:58
-
快訊:P2P網貸要上征信 借了爆雷平臺錢不還也要上"黑名單"
近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接近互金整治辦和網貸整治辦的人士處獲得了一份《關于加強P2P網貸領域征信體系建設的通知》(以...
2019-09-05 16:19:19
-
消息:深圳華騰風控總監之舅內幕交易太陽鳥 賺50萬沒1罰3
中國證監會網站近日公布的行政處罰決定書《中國證監會行政處罰決定書(李軍、劉帆)》(〔2019〕89號)顯示,2016年6月至2017年2...
2019-09-04 16:21:23
-
分析:試行5年承保不足200單 "以房養老"緣何推廣難?
試行5年承保不足200單,僅兩家保險公司開展業務,同時面臨房價波動風險、現金流風險,甚至出現市場很冷、騙局很熱的局面——...
2019-09-03 11:2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