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科技 > 正文

我國首次建立鈾礦數字化基礎數據庫 開發GMT輔助建庫和檢查工具模塊

    來源: 人民日報  2019-03-26 11:48:25

幾十年來,我國探明了數百個鈾礦床,積累了海量數據資料,但這些資料絕大多數為手工繪制的圖紙和文字報告,普遍存在損毀、褪色等問題。核工業北京地質研究院院長李子穎25日透露,歷時8年,該院聯合兄弟單位對分散保存的全國鈾礦基礎資料進行整合梳理,開展老舊紙質資料數字化工作,基于先進的GIS(地理信息系統)技術和數據庫技術,建立了我國首個較為系統完整的鈾礦數字化基礎數據庫。

據了解,該數據庫包括全國49個鈾成礦區帶、340多個預測區、2000余個最小預測區和主要鈾礦床的地質、物化探等各類信息數據,共10萬多個數據圖層。

該數據庫按照專業組、空間劃分方式(全國級、成礦區帶級、預測區級、礦區級)、分類專題進行數據管理,具有高效的數據空間檢索、查詢功能,實現了按關鍵詞檢索和按空間區域(可視化)檢索的查詢下載功能,充分滿足了用戶的實際應用需求,方便用戶日常使用;圖檔夾的數據存儲概念和方式,突破了現有數據庫存儲的平臺限制,為多種類型綜合數據存儲和再利用提供了便利;為方便系統使用,開發了GMT(地質數據管理模板)輔助建庫和檢查工具模塊,可提高數據庫建庫的質量和規范性。

作為我國核地質領域的系統工程,該數據庫的建成不僅便于數據維護、更新鈾礦勘查最新成果,還可快速、高度融合鈾礦資源勘查區不同信息數據,為常態化開展全國鈾礦資源動態評價等工作奠定數據基礎,也有利于大數據分析、人工智能技術在鈾礦勘查領域的應用研究。

【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出處非(巨潮財經網)的作品,均轉載于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目的在于信息的傳遞,本網不承擔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對稿件有質疑請與本網客服聯系。

2、刊發此文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15日內聯系本網客服。

閱讀延展

我國首次建立鈾礦數字化基礎數據庫 開發GMT輔助建庫和檢查工具模塊

我國首次建立鈾礦數字化基礎數據庫 開發GMT輔助建庫和檢查工具模塊

幾十年來,我國探明了數百個鈾礦床,積累了海量數據資料,但這些資料絕大多數為手工繪制的圖紙和文字報告,普遍存在損毀、褪...

2019-03-26 11:48:25

中國科學家制備出新超導材料:砷化鈮納米 擁有目前二維體系中最高電導率

中國科學家制備出新超導材料:砷化鈮納米 擁有目前二維體系中最高電導率

近日,復旦大學修發賢教授課題組成功制備出砷化鈮納米帶,并觀測到其表面態具有百倍于金屬銅薄膜和千倍于石墨烯的導電性,這...

2019-03-26 11:45:18

5G進入“沖刺”階段 垂直行業迎來新機遇 2020年將正式商用

5G進入“沖刺”階段 垂直行業迎來新機遇 2020年將正式商用

5G(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全面落地已進入倒計時。在剛剛結束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上,工信部總經濟師王新哲直言5G發展已進入沖刺...

2019-03-26 11:42:21

轉基因與基因武器風馬牛不相及  基因武器仍屬于科幻概念

轉基因與基因武器風馬牛不相及 基因武器仍屬于科幻概念

轉基因是基因武器轉基因是滅絕地球人的生物武器……25日,微信朋友圈又開始傳播這一陳舊謠言。轉基因是一項技術,在科學界幾...

2019-03-26 11:32:27

AI云判讀可撥云見“地”  剔除云層遮擋的無效圖像

AI云判讀可撥云見“地” 剔除云層遮擋的無效圖像

用手機攝影成了普通人的日常,可是和專業攝影器材相比,手機經常感覺力不從心,大視野、廣角、遠距離等等都難以hold住。而一...

2019-03-25 14:4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