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單分子熱傳遞速率首次測得 向研制分子計算機邁出重要一步
- 來源: 科技日報 2019-07-22 15:40:40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道,美國密歇根大學領導的國際研究團隊首次測量了通過單個分子的熱傳遞速率,朝制造出分子計算機邁出重要一步。分子計算利用分子而非硅來創建電路,可最大化摩爾定律,使造出最強大的傳統計算機成為可能。
摩爾定律稱,集成電路中晶體管的數量每兩年翻一番,目前認為摩爾定律已經“日薄西山”的言論層出不窮。人們普遍認為分子計算是摩爾定律的“終結者”,但研制分子計算機還面臨諸多障礙,熱傳遞就是其中之一。熱傳遞是指由于溫度差引起的能量轉移。由熱力學第二定律可知,有溫度差存在時,熱必然從高溫處傳遞到低溫處。
機械工程教授埃德加·邁霍費爾說:“熱是分子計算中的一個重要問題,因為電子元件基本上是連接兩個電極的原子串。當分子變熱時,原子會快速振動,導致原子串斷裂。”
但迄今為止,科學家一直無法測量沿這些分子的熱傳遞情況,更不用說對其進行控制了。在最新研究中,研究人員進行了第一個觀察熱量流經分子鏈速度的實驗。
近十年來,邁霍費爾團隊一直在為此做準備。他們開發了一種量熱儀,其擁有出色的熱敏性,他們將量熱計加熱到20℃—40℃。量熱計配備有一個金色電極,其擁有一個納米尺寸的尖端;另外,韓國科學家準備了一個帶有分子涂層(碳原子鏈)的室溫金電極。
他們將兩個電極放在一起,直到它們剛接觸,這使碳原子鏈上的一些原子能附著在量熱計的電極上。在電極接觸的情況下,熱量從熱量計中自由流出,然后研究人員將電極慢慢拉開,使只有碳原子鏈能連接它們。
他們用2—10個原子長的碳鏈進行了熱流實驗,但鏈的長度似乎不影響熱量通過它的速率。在室溫下,傳熱速率為量熱計和電極之間每相差1℃,傳熱約為20皮瓦(20萬億分之一瓦)。
理論預測表明,即使分子鏈變得更長,長度為100納米甚至更多,納米級的熱傳遞也是這種情況,該團隊希望厘清這一情況是否屬實。
【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出處非(巨潮財經網)的作品,均轉載于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目的在于信息的傳遞,本網不承擔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對稿件有質疑請與本網客服聯系。
2、刊發此文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15日內聯系本網客服。
-
消息:單分子熱傳遞速率首次測得 向研制分子計算機邁出重要一步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道,美國密歇根大學領導的國際研究團隊首次測量了通過單個分子的熱傳遞速率,朝制造出分子計算機邁出...
2019-07-22 15:40:40
-
消息:新技術實現微電子器件電子結構可視化
英國華威大學和美國華盛頓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技術,首次將微電子器件中的電子結構可視化,這為制造二維半導體及精密協...
2019-07-22 15:38:03
-
新款可穿戴設備利用膝蓋彎曲發電 有望用于為可穿戴健康監測儀等供電
中國科研人員在新一期美國《應用物理通訊》雜志上發表論文說,他們開發出一種可穿戴在腿上的發電設備,通過捕獲人行走時膝蓋...
2019-07-22 15:35:27
-
快訊:人類與虛擬現實互動被論證可行
在現實中,我們可以撿起虛擬現實里的物品嗎?據英國自然科研旗下《科學報告》發表的一項原理論證研究,利用一種輕量手套可以與...
2019-07-22 15:34:08
-
快訊:人臉識別加VR技術 港媒:中國高科技加入“垃圾戰”
港媒稱,中國消費者已經習慣了把日常生活的一切交給手機APP去打理,現在又加上了垃圾分類。據香港《南華早報》網站7月18日報...
2019-07-22 15:2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