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氣象科學數據中心:讓氣象數據“活”起來 助力行業深度發展
- 來源: 科技日報 2019-09-12 14:15:33
“北京和張家口的氣象條件是否適合舉辦冬奧會,如氣溫、降水、積雪,以及運動員關注的霧霾等大氣污染狀況等,是其申辦成功與否的關鍵。這些都需要國家氣象科學數據中心的基礎數據進行支持。”國家氣象科學數據中心主任張強說。
張強介紹,針對冬奧申辦委員會的需求,國家氣象科學數據中心在收集和整合歷屆冬奧會舉辦城市和北京地區氣象數據的基礎上,對資料進行質量評估和統計加工,為冬奧會申辦氣象保障服務提供了數據支持。
國家氣象科學數據中心是由科技部、財政部共同支持組建,中國氣象局主管,國家氣象信息中心作為依托單位的國家級科技資源共享服務平臺。該中心通過系統收集覆蓋中國和全球范圍的觀測數據和數據加工產品,在促進行業協同發展、提升企業效益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目前,已累計用戶突破27萬,訪問量超過4.5億人次,給企業帶來的直接或間接效益超過13.7億元。
服務國家頂層設計
2018年6月5日,風云二號H星成功發射。在軌測試完成后,風云二號H星的定點位置將由原定的東經86.5度更改為東經79度。
“別小看那小小的改動,其服務范圍將大大擴大。”張強介紹說,不僅能獲得我國天氣系統上游地區的“大氣密碼”,還將覆蓋更多“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為當地氣象預報、防災減災提供支撐。
事實上,在更早之前,在科技部基礎司和國家科技基礎條件平臺中心的指導下,國家氣象科學數據中心就開辟了“一帶一路”氣象專題服務板塊,主要提供“一帶一路”國家主要城市的實時天氣狀況、氣候背景和災害信息服務,為沿線國家和地區的防災減災、交通運輸和旅游等提供專業的氣象服務。同時,國家氣象科學數據中心還對“一帶一路”沿線65個國家和地區的各類氣象資料收集的時效性、穩定性進行了分析評估,確保該區域氣象資料的時效性和完整性。
效果有目共睹。國家氣象科學數據中心通過開展“一帶一路”專題服務,滿足了沿線國家人民生活和社會發展方面的氣象服務需求,加強并推動了沿線國家氣象數據的共享與人才培養,提升了氣象防災減災能力、在加強應對氣候變化、服務生態文明等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成效。
助力行業深度發展
航班延誤,是國內航空業的頑疾。有數字顯示,我國的航班準點率只有不足75%,乘客滯留機場、與航空公司沖突等現象屢見報端。2016年,天氣因素造成的航班延誤比例占到了56%,已經成為影響航班正常的主要原因。
張強表示,為減少天氣因素對飛機飛行安全、航班延誤等影響,國家氣象科學數據中心同航空部門合作,結合機場、航空線路以及航空安全管理等民航業務對氣象觀測數據、氣象預報數據產品的需求,提供了多種類的地面、高空、數值預報與服務產品的加工與實時數據傳輸服務。2016年以來,南方航空公司根據國家氣象科學數據中心提供的航空氣象專題服務產品,結合航空業務運行數據,建立了我國首個增強型氣象情報系統,為南航的航班實際運行決策提供更加有力的氣象情報信息支持。
為推進氣象數據跨行業服務和深層次應用,國家氣象科學數據中心建立了一套“團隊+制度+技術”的運維保障體系,7×24小時保障系統運行和監控運維,及時有效為行業提供專業的氣象數據深加工和產品制作。“未來,國家氣象科學數據中心將繼續在科技部基礎司和國家科技基礎條件平臺中心的指導下,基于‘權威、開放、共贏’的理念,擴大資源收集的種類和范圍,進一步提供共享服務能力,促進對科技攻關科學數據的分析挖掘,提升氣象大數據資源服務內涵。”張強強調。付麗麗
【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出處非(巨潮財經網)的作品,均轉載于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目的在于信息的傳遞,本網不承擔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對稿件有質疑請與本網客服聯系。
2、刊發此文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15日內聯系本網客服。
-
國家氣象科學數據中心:讓氣象數據“活”起來 助力行業深度發展
2022年冬奧會申辦成功令國人振奮。然而,鮮為人知的是,這背后是來自氣象科學數據的強大支撐。北京和張家口的氣象條件是否適...
2019-09-12 14:15:33
-
消息:瞄準AI人才短板 這份標準力促校企無縫對接
人工智能產業發展如火如荼,專業人才缺口隨之顯現。但產業到底需求什么樣的人才?高校又應該用何種標準調整培養計劃?近日,在...
2019-09-12 14:13:23
-
與左撇子相關的基因區域首次被識別 和大腦內的語言相關腦區相聯系
據美國《每日科學》網站近日報道,英國科學家首次識別出與左撇子相關的基因區域,而這些基因區域與大腦內的語言相關腦區相聯...
2019-09-12 14:10:35
-
消息:國內最長最深海底大地電磁探測完成
11日,記者從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了解到,由該所牽頭的一次海底大地電磁探測實驗已于近日在南海北部珠江口盆地陸坡—洋...
2019-09-12 14:05:20
-
快訊:北斗快速輔助定位系統用戶已突破3億
記者從中國兵器工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兵器工業集團)11日召開的2019年科技工作會議獲悉,該集團已建成全球規模最大、技術...
2019-09-12 14:02:35
- 優質內容成短視頻行業競爭關鍵 好看視頻10億獎金扶持原創作者 頒發年度大獎
- 運用計算型潛望原理 數碼相機就能“看見”隱藏物體 探測隱藏的物體和敵人
- 新型交通制式:動車與地鐵“混血” 國產首個市域動車組上線運營
- “回家地圖”:2019年春運護航服務啟動 騎行返鄉可定位免費維修點
- 打游戲也輸了!新款“阿爾法”擊敗人類玩家 取得壓倒性勝利
- 我國學者研究“多節點量子網絡”取得基礎性突破 拓展節點數目
- 160公里時速磁浮列車將在商業線進行提速測試
- 科技創新讓生活更精彩 營養美食可打印
- 人工智能將給“尋醫問診”帶來哪些改變 機器人為居家養老、個人護理服務
- 競爭者來了?英國電信“官宣”入華,移動、聯通、電信該緊張嗎 用戶選擇多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