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科技 > 正文

各種防疫產品 黑科技讓日常防疫細致入微

    來源: 科技日報  2020-11-06 14:13:24

外出到家,消毒酒精從上噴到下,還不忘給隨身攜帶的手機、錢包來幾下,相信這是新冠疫情期間很多人的日常。

11月5日,在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以下簡稱進博會)高端裝備展區,科技日報記者看到這樣一款“神器”,可以讓手機不再遭受淋浴之苦。

“從外觀看,這跟普通的手機貼膜好像沒什么兩樣,但它卻是我們富士Hydro Ag+銀離子抗菌保護膜,能夠真正做到觸屏不觸菌。”富士膠片(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工作人員說。

手機是病原細菌的溫床,病原菌指的是日常生活中易引發疾病的細菌,它們通過手傳染到手機表面,又在打電話時接觸到人的臉部皮膚、嘴、鼻子以及耳朵。而絕大部分病原菌可以存活一個多星期,少部分甚至可以存活21天。

正因此,工作人員介紹,富士膠片憑借80多年在膠片領域對“鹵化銀”和“精密涂布”技術的研究成果,推出了Hydro Ag+銀離子抗菌保護膜。銀離子Ag+的殺菌能力特別強,每升水中只要含億萬分之二毫克的銀離子Ag+,即可殺死其中的大部分細菌。

“該系列產品通過銀離子抗菌原理及精密涂布技術,使銀系抗菌劑在涂布膜中實現了立體結構,可以源源不斷地從內部生成銀離子,抗菌率最高可達99%,病毒滅活率最高可達90%以上,而且抗細菌、抗病毒功效持續達18—24個月。”工作人員說,手機、平板電腦、觸摸屏等各種液晶屏幕均可使用。

除了防疫產品,各種空氣凈化裝置也備受關注。

有數據顯示,我們每個人每天都要呼吸2萬多次,吸入和呼出的空氣超過10公斤,比我們消耗的食物和水還多。然而,不管是工作場所還是家庭環境,我們所處空間的空氣質量往往不盡如人意。

“疫情期間,人們對空氣質量格外關注,我們推出的H12/H13級別濾芯,可有效過濾病毒、細菌等微生物和氣體污染物,控制交叉感染。”知名空氣凈化品牌IQAir相關產品負責人說。

在進博會現場,IQAir實時監測并展示了遠程互聯下,主場館和兩個合作場館的空氣凈化效果。

參觀者可通過大屏,在主場館的凈化器沒有完全開啟時,看到展會現場的空氣數據。而合作場館內凈化器持續開啟,盡管場館內開放度很高,空氣質量數據均能達到世衛組織要求的室內PM2.5濃度低于10微克/立方米的健康標準。

之后,通過空氣質量監測系統,工作人員將主場館凈化器也同步開啟。在一分鐘左右的時間內,大屏幕顯示空氣數據有了明顯下降。

相關負責人介紹,在空氣凈化整體解決方案的實際應用中,監測系統可以內置到各個使用環境中。后臺管理員能遠程控制各個辦公室或不同場館的凈化設備,而這些實時空氣質量數據也能可視化多端展示。

家庭、出行、醫院、實驗室、學校、博物館、辦公樓……IQAir能滿足多種不同場景對于空氣質量的特殊定制化需求。而其空氣凈化整體解決方案的關鍵則是CleanZone SL——一款針對大空間空氣凈化的產品。

IQAir全球CEO弗蘭克·哈姆斯表示,CleanZone SL獨立式空氣凈化器是專為辦公室、學校、醫院和商業中心等空氣污染較為嚴重的場所研發,能有效去除各種過敏原和微生物。它的出風量達到820立方米/小時,一小時可為200立方米的空間提供4次完整的換氣。

“它的優點是實現了超低噪音和高效凈化很好的融合。全檔風速運行下,其聲音僅有45分貝,即便在安靜的工作環境(如辦公室和教室),也幾乎聽不到噪音。”哈姆斯說,而且它的各個凈化模塊都可以根據環境和客戶要求來定制,實現以結果為導向的強效凈化;能掛壁、吊頂和立式靈活安裝,還能定制外殼,從而更好地融入各種裝修環境之中。(付麗麗 劉園園)

【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出處非(巨潮財經網)的作品,均轉載于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目的在于信息的傳遞,本網不承擔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對稿件有質疑請與本網客服聯系。

2、刊發此文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15日內聯系本網客服。

閱讀延展

各種防疫產品 黑科技讓日常防疫細致入微

外出到家,消毒酒精從上噴到下,還不忘給隨身攜帶的手機、錢包來幾下,相信這是新冠疫情期間很多人的日常。11月5日,在第三屆...

2020-11-06 14:13:24

“中國天眼”有望向公眾開放,已經觀測服務超過5200個機時

有中國天眼之稱的我國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于今年1月通過驗收,正式投入運行。FAST建設單位——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

2020-11-06 14:10:53

自然選擇讓翼龍變飛行“高手” 該研究成果發表在《自然》雜志上

根據英國《自然》雜志近日發表的一項研究,英國科學家首次結合統計方法、生物物理模型以及考古學信息,證明正是自然選擇,使...

2020-11-05 14:27:29

一個快速射電暴在銀河系內的起源確定 來自銀河系內的一顆磁星

快速射電暴從近十年前第一次被發現以來,就一直令天文學家困惑不解。而根據英國《自然》雜志4日同時公開發表的三篇論文,科學...

2020-11-05 14:24:56

為未來研發團隊培養“好苗子” 在線動態統計及時跟進

今年7月,陳紅大學畢業后到廣東省科學院智能制造研究所(以下簡稱智能制造研究所)擔任科研助理。她一方面協作科研團隊研究過程...

2020-10-30 14:0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