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卡脖子”瓶頸補齊新能源材料短板 加大相關政策的支持力度
- 來源: 科技日報 2021-03-17 16:28:05
作為新材料領域的資深創業者和高科技企業掌門人,聯泓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鄭月明代表在今年全國兩會期間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新能源領域涉及的材料種類眾多,特別是一些“卡脖子”材料技術門檻高、投入大,建議從國家層面完善新材料產業相關體系、行業標準建設,加大相關政策的支持力度。
新能源材料是指支撐新能源發展的、具有能量儲存和轉換功能的功能材料或結構功能一體化材料,包括太陽能轉換材料、鋰電池材料、儲氫材料及超導材料等。目前,中國新能源材料和零部件在國際市場占比已經很高,光伏面板占全球市場的70%—85%,風力渦輪機占60%—75%,電動汽車占60%—75%,我國光伏新增裝機已連續8年位居全球首位。
鄭月明認為,在高端新能源材料領域,部分關鍵材料的核心技術在我國還沒有實現突破,對外依存度較高、國產化率較低、原始創新不足、企業競爭力不強等問題嚴重制約著我國新能源材料產業的發展。
他舉了幾個例子,在我國最具規模優勢的光伏領域,光伏膠膜的核心原材料之一聚烯烴彈性體依賴進口;光伏組件封裝用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樹脂國產化率也不高。同樣是規模領先的鋰電領域,高性能硅碳負極、高端隔膜材料離國際先進水平還有差距。此外,中國氫燃料電池產業正處于大規模示范應用的初期,為突破發展瓶頸,迫切需要解決包括質子交換膜、膜電極、碳紙以及儲氫材料等關鍵材料的短板問題。
據有關機構測算,風能、太陽能在一次能源需求中的比例,將由2019年不到5%增長到2050年的40%左右。隨著新能源產業的快速發展,新能源關鍵材料國產化能力不足的矛盾將凸顯出來。
為此鄭月明提出了3條建議。
首先在頂層設計上,他希望加強新能源材料產業整體規劃和行業引導。充分發揮行業協會等專業機構的作用,協調“政產學研金服用”,建立良性的協作模式;打破新能源材料性能評價的行業壁壘,搭建標準化、國際化的第三方檢測平臺。
同時,加強新能源領域關鍵材料的基礎研究。支持設立國家級新能源材料創新平臺,重點關注關鍵材料技術研發,提升原始創新能力;加大科研院所、高校等在相關領域的前沿技術研發投入,加強核心技術專利布局;加強專業領域的創新型人才培養和人才梯隊建設。
此外,龍頭企業的帶動作用不容忽視。鄭月明建議發揮企業的創新主體作用,支持重點企業加大研發投入,以應用為牽引,加快科技成果產業化;設立國家專項天使投資基金,持續加大對關鍵材料技術在種子期、初創期的扶持力度;加大對新能源關鍵材料企業在金融、稅收方面的政策支持力度,鼓勵圍繞龍頭企業打造新能源材料產業鏈和生態圈,增強集群綜合競爭力。
【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出處非(巨潮財經網)的作品,均轉載于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目的在于信息的傳遞,本網不承擔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對稿件有質疑請與本網客服聯系。
2、刊發此文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15日內聯系本網客服。
-
突破“卡脖子”瓶頸補齊新能源材料短板 加大相關政策的支持力度
作為新材料領域的資深創業者和高科技企業掌門人,聯泓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鄭月明代表在今年全國兩會期間接受科技日...
2021-03-17 16:28:05
-
分子設計育種讓水稻高產又優質 可實現定向高效的精確育種
農業現代化,種子是基礎。2月21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意見》,即2021年中央一號文件...
2021-03-17 16:27:23
-
未來可穿戴設備的供電系統有望更智能 相關研究成果已發表在《能源與環境科學》上
我國科研人員在柔性可穿戴器件供電系統研究領域取得新進展,使得未來可穿戴設備的電池設計有望標準化,供電系統更加智能。相...
2021-03-16 15:14:42
-
借虛擬技術練就緊急救援“真功夫” 錘煉實戰硬功
精準模擬的救援裝備、迅速處置地震和火災等突發險情、確保救援任務圓滿完成……與以往救援行動或演練不同的是,這些操作都是...
2021-03-16 15:13:40
-
攝食調控機制“刷新”節食減肥路徑 相關成果日前發表于《細胞—代謝》
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研究員John Speakman團隊發現mTOR信號介導低蛋白食物可對小鼠攝食和...
2021-03-12 14:12:16
- 優質內容成短視頻行業競爭關鍵 好看視頻10億獎金扶持原創作者 頒發年度大獎
- 運用計算型潛望原理 數碼相機就能“看見”隱藏物體 探測隱藏的物體和敵人
- 新型交通制式:動車與地鐵“混血” 國產首個市域動車組上線運營
- “回家地圖”:2019年春運護航服務啟動 騎行返鄉可定位免費維修點
- 打游戲也輸了!新款“阿爾法”擊敗人類玩家 取得壓倒性勝利
- 我國學者研究“多節點量子網絡”取得基礎性突破 拓展節點數目
- 160公里時速磁浮列車將在商業線進行提速測試
- 科技創新讓生活更精彩 營養美食可打印
- 人工智能將給“尋醫問診”帶來哪些改變 機器人為居家養老、個人護理服務
- 競爭者來了?英國電信“官宣”入華,移動、聯通、電信該緊張嗎 用戶選擇多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