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科技 > 正文

用這樣的“布”做衣服,把顯示器“穿”上身 相關研究成果3月11日在線發表于《自然》

    來源: 科技日報  2021-03-17 16:32:06

實驗顯示,團隊制成的長6米、寬0.25米、含約50萬個發光點的發光織物,在對折、拉伸等條件下亦能保持亮度穩定,可耐受上百次洗滌。

你有設想過顯示器竟能“穿”在身上?在我們穿的衣服上實現資訊瀏覽、信息收發……這是研究人員年來著力探尋的方向。

日,復旦大學高分子科學系教授彭慧勝領銜的研究團隊,成功將顯示器件的制備與織物編織過程實現融合,在高分子復合纖維交織點集成多功能微型發光器件,揭示了纖維電極之間電場分布的獨特規律,研制出大面積柔顯示織物和智能集成系統。相關研究成果3月11日在線發表于《自然》。

是什么使織物擁有了顯示特?其內在結構如何?“顯示織物由發光經線和導電緯線交錯搭接而成。”彭慧勝解釋道。從橫截面方向看,其中一根為涂覆有發光材料的導電紗線,另一根透明導電纖維通過編織與其經緯搭接。“施加交流電壓后,位于發光纖維上的高分子復合發光活層在搭接點區域被電場激發,就形成一個個發光‘像素點’。”就這樣,在電場的激發下,電極和發光層憑借物理搭接即可實現有效發光。

該方法可以將發光器件制備與織物編織過程相統一。據介紹,團隊利用工業化編織設備,已經制成了長6米、寬0.25米、含約50萬個發光點的發光織物,發光點之間最小間距僅0.8毫米,能初步滿足部分實際應用的分辨率需求。

團隊在導電纖維緯線的力學能方面也下足了工夫,通過熔融擠出方法制備了一種高彈透明高分子導電纖維。彭慧勝介紹,在兩根纖維發生相對滑移、旋轉、彎曲的情況下,交織發光點亮度變動范圍仍控制在5%以內,顯示織物在對折、拉伸、按壓循環變形條件下亦能保持亮度穩定,可耐受上百次的洗衣機洗滌。

除顯示織物之外,研究團隊還基于編織方法研制出光伏織物、儲能織物、觸摸傳感織物與顯示織物的功能集成系統,使集能量轉換與存儲、傳感與顯示等多種功能于一身的織物系統成為可能。極地科考、地質勘探等野外工作場景中,只需在衣物上輕點幾下,即可實時顯示位置信息,地圖導航由“衣”指引;把顯示器“穿”在身上,語言障礙人群也可高效便捷地進行交流和表達……這些原存于想象中的場景,或許在不遠的將來就能走進人們的生活。

【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出處非(巨潮財經網)的作品,均轉載于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目的在于信息的傳遞,本網不承擔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對稿件有質疑請與本網客服聯系。

2、刊發此文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15日內聯系本網客服。

閱讀延展

用這樣的“布”做衣服,把顯示器“穿”上身 相關研究成果3月11日在線發表于《自然》

實驗顯示,團隊制成的長6米、寬0 25米、含約50萬個發光點的發光織物,在對折、拉伸等條件下亦能保持亮度穩定,可耐受上百次...

2021-03-17 16:32:06

突破“卡脖子”瓶頸補齊新能源材料短板 加大相關政策的支持力度

作為新材料領域的資深創業者和高科技企業掌門人,聯泓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鄭月明代表在今年全國兩會期間接受科技日...

2021-03-17 16:28:05

分子設計育種讓水稻高產又優質 可實現定向高效的精確育種

農業現代化,種子是基礎。2月21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意見》,即2021年中央一號文件...

2021-03-17 16:27:23

未來可穿戴設備的供電系統有望更智能 相關研究成果已發表在《能源與環境科學》上

我國科研人員在柔性可穿戴器件供電系統研究領域取得新進展,使得未來可穿戴設備的電池設計有望標準化,供電系統更加智能。相...

2021-03-16 15:14:42

借虛擬技術練就緊急救援“真功夫” 錘煉實戰硬功

精準模擬的救援裝備、迅速處置地震和火災等突發險情、確保救援任務圓滿完成……與以往救援行動或演練不同的是,這些操作都是...

2021-03-16 15:1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