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顆小行星3月21日將安全飛掠地球 2052年會再次接近地球
- 來源: 科技日報 2021-03-18 14:33:21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道,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近日表示,3月21日,小行星2001 FO32將在距離地球約200萬公里的地方,與地球進行“最親密接觸”,這為天文學家提供寶貴的觀測機會,使他們能夠近距離觀察一顆形成于太陽系誕生之初的小行星。
NASA稱,2001 FO32是今年飛掠地球最大的小行星,直徑約3000英尺(914米)。20年前,科學家發現了這顆小行星。近地天體研究中心主任保羅·喬達斯說:“經過多年持續不斷地觀測,我們精確知道2001 FO32繞太陽運行的軌道,結果表明,現在和未來幾百年內它都不會與地球相撞。”
據悉,當2001 FO32最接近地球時,兩者之間的距離約為200萬公里,盡管這一距離大約是地球與月球距離的5.25倍,但足以使2001 FO32躋身“有潛在危險小行星”行列。
NASA說,屆時2001 FO32將以11.3萬公里/小時的速度通過,這比大多數接近地球的小行星都要快。NASA噴氣推進實驗室首席科學家蘭斯·本納說:“目前,人們對這顆小行星知之甚少,因此這次近距離相遇提供了一個極好的機會,可以深入了解這顆小行星。”
天文學家希望通過研究小行星表面反射的光線,更好地了解小行星的大小,并對其組成有一個大致的了解。NASA解釋稱:“當陽光照射到小行星表面時,巖石中的礦物質吸收一些波長,同時反射其他波長。通過研究小行星表面反射的光譜,天文學家可以測量小行星表面礦物的化學‘指紋’。”
NASA表示,在不小于2001 FO32的所有近地小行星中,他們已經對其中95%的小行星進行了分類,研究表明,其中沒有任何一顆小行星會與地球相撞。
飛掠地球之后,2001 FO32將繼續其孤獨的旅程,直到2052年再次接近地球,屆時它與地球之間的最近距離為280萬公里。
【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出處非(巨潮財經網)的作品,均轉載于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目的在于信息的傳遞,本網不承擔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對稿件有質疑請與本網客服聯系。
2、刊發此文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15日內聯系本網客服。
-
一顆小行星3月21日將安全飛掠地球 2052年會再次接近地球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道,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近日表示,3月21日,小行星2001 FO32將在距離地球約200萬公里的地方,...
2021-03-18 14:33:21
-
新型遞藥系統實現藥半功倍 該研究成果發表于《國際藥劑學雜志》上
記者3月10日從中國科學院合肥研究院獲悉,該院健康所劉青松、劉靜課題組研發了一種新型核—殼型納米遞藥系統。利用該遞藥系統...
2021-03-17 16:34:01
-
理工醫結合,借腦電波捕捉“喜怒哀樂” 情感識別研究成果初露端倪
人腦是自然界最復雜的系統之一,潛藏其間的人的心理情感和生理狀態,如喜悅、興奮、焦慮、抑郁、煩躁、恐懼及睡眠深度、疲勞...
2021-03-17 16:32:48
-
用這樣的“布”做衣服,把顯示器“穿”上身 相關研究成果3月11日在線發表于《自然》
實驗顯示,團隊制成的長6米、寬0 25米、含約50萬個發光點的發光織物,在對折、拉伸等條件下亦能保持亮度穩定,可耐受上百次...
2021-03-17 16:32:06
-
突破“卡脖子”瓶頸補齊新能源材料短板 加大相關政策的支持力度
作為新材料領域的資深創業者和高科技企業掌門人,聯泓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鄭月明代表在今年全國兩會期間接受科技日...
2021-03-17 16:28:05
- 優質內容成短視頻行業競爭關鍵 好看視頻10億獎金扶持原創作者 頒發年度大獎
- 運用計算型潛望原理 數碼相機就能“看見”隱藏物體 探測隱藏的物體和敵人
- 新型交通制式:動車與地鐵“混血” 國產首個市域動車組上線運營
- “回家地圖”:2019年春運護航服務啟動 騎行返鄉可定位免費維修點
- 打游戲也輸了!新款“阿爾法”擊敗人類玩家 取得壓倒性勝利
- 我國學者研究“多節點量子網絡”取得基礎性突破 拓展節點數目
- 160公里時速磁浮列車將在商業線進行提速測試
- 科技創新讓生活更精彩 營養美食可打印
- 人工智能將給“尋醫問診”帶來哪些改變 機器人為居家養老、個人護理服務
- 競爭者來了?英國電信“官宣”入華,移動、聯通、電信該緊張嗎 用戶選擇多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