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報記者 尤夢瑜 通訊員 蔡康 周幸女
“不斷增強百姓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不落下一個海南百姓。以‘黨建+互聯網+農業’讓鄉親們早日在荒山上脫貧致富。實現文明生態村創建全覆蓋……”翻開海口市秀英區石山鎮施茶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洪義乾的工作筆記本,類似的內容寫滿了本子。
洪義乾任職以來,全身心投入村莊發展,成為村民眼中不辭辛勞、執著前行的帶頭人。就在剛剛過去的清明小長假,他一直忙于帶領村民迎接游客,推廣當地鄉村旅游。
“作為一名黨員干部,既要像足球場上的守門員,能守住社會上的不良風氣,又得像船上的舵手,帶領群眾乘風破浪,勇往直前。”洪義乾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他帶領村黨支部認真研究新形勢下農村基層黨建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不斷健全村級管理制度,創新工作方式方法,逐步健全完善了一套富有“石山特色”的工作運行機制。
針對以往不少村干部在發展集體經濟上存在不想發展、不敢發展、不會發展等問題,洪義乾先從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和夯實村級班子入手,增強村干部克服困難的信心,調動他們的工作積極性。
施茶村黨支部定期召開村支部書記聯席會,鼓勵村干部帶頭推動村集體經濟發展;選拔有知識、有技術、有公益心的能人進入“兩委”班子和黨支部,幫助村級班子提高發展集體經濟的能力;組織村干部集中學習外地成功經驗,學習產業發展等相關知識;結合各村民小組實際,通過深入調研和村民代表大會討論等厘清發展思路……
施茶村黨支部還建立了嚴格的考評制度,平時大家除了開會,還要到戶實地調查,聽取群眾反映的情況。“我們平時要對班子成員的工作進行測評,年底還有總評。測評結果直接和績效工資掛鉤。”洪義乾說。
施茶村77歲的老黨員李映炯介紹,施茶村為了保證黨群干群關系暢通,建立起了“施茶客棧”“施茶黨員之家”“施茶村工作群”等共12個微信工作群,現在村民危房改造、辦社保的材料以及村里的財務公開等情況都會直接發到群里,村民家里遇到什么困難也可直接在群里反映。施茶村在“互聯網+黨建”方面做得較好,村民也很喜歡這樣的方式。
2017年4月6日,省委書記劉賜貴履新后,在海口調研基層黨建工作情況時來到了施茶村,對這里基層黨建工作取得的成效給予充分肯定。在洪義乾的帶動下,施茶村黨員干部充分發揮帶頭作用,現在人均收入過萬元。
火山石壘成的村道圍墻兩邊,是原生態的綠色植被,林中的石頭上長滿了石斛;道路兩邊盛開著三角梅、火山玫瑰,還有花梨樹、荔枝樹、沉香等;錯落有致的火山民居整潔靜謐。
在洪義乾帶領下,施茶村8個自然村著力打造“一村一品”的發展格局逐步形成。如建設特色旅游項目,開啟了施茶村全新的發展模式。在特色產業上,金釵石斛已成為施茶村的“名片”,預計每畝收益可達12萬元。洪義乾說,接下來將擴大原有的200畝石斛園規模,8個自然村每村至少種100畝石斛。同時拓展石斛全產業鏈,讓石斛園也成為游客觀光基地。他希望通過石斛種植,改善村容村貌,促進農民增收,打造出高附加值、可循環的生態產業鏈,讓施茶村為海口乃至海南全域旅游發展貢獻力量。(本報海口4月11日訊)
【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出處非(中國新農網)的作品,均轉載于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目的在于信息的傳遞,本網不承擔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對稿件有質疑請與本網客服聯系。
2、刊發此文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15日內聯系本網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