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剪刀”助科學家開發出基因驅動系統 有助于科學家研究復雜的遺傳疾病
- 來源: 科技日報 2019-01-25 15:43:59
根據英國《自然》雜志24日在線發表的一項遺傳學最新研究成果,美國科學家利用CRISPR基因編輯技術,于實驗室小鼠中成功開發出基因驅動系統。這一研究結果不但將改良小鼠模型,還有助于科學家研究復雜的遺傳疾病。
基因驅動,即讓特定基因有偏向性地遺傳給下一代,使它們的遺傳率高于隨機幾率,即所謂的“超孟德爾式”遺傳。人類近來在昆蟲中開發出了有效的基因驅動——2018年9月,基于CRISPR的新基因驅動機制,導致攜帶瘧疾的籠養蚊子種群完全崩潰,甚至可讓蚊子走向滅絕。但是由于遺傳機制的差異,這種系統尚未在哺乳動物中成功開發。
此次,美國加州大學圣迭戈分校研究人員金佰利·庫珀及其同事,在實驗室雌性小鼠中開發出了一種基因驅動系統。他們使用被稱為“基因剪刀”的CRISPR-Cas9進行基因組編輯,來提高小鼠后代遺傳酪氨酸酶基因(Tyr)中被特定編輯過的一個等位基因的可能性,具體做法是在配子生產和胚胎發育的不同階段進行編輯,以優化基因傳遞。雖然該策略在雄性生殖系中不成功,但在雌性生殖系中,Tyr等位基因的遺傳率增加了。研究團隊報告說,他們測試的最有效的策略平均會將單個目標等位基因的遺傳率從50%增加到70%左右。
該研究意味著,基因驅動作為一種用于增強特定基因變異在種群中遺傳性的策略,其可行性在實驗室哺乳動物身上得到了證明。而在將基因驅動用于控制野生小鼠種群之前,還需要開展進一步的工作。
研究人員總結表示,未來仍需增加雄性和雌性小鼠后代的基因遺傳頻率,但此次研究所實現的效率,足以滿足很多實驗室的應用要求。
【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出處非(巨潮財經網)的作品,均轉載于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目的在于信息的傳遞,本網不承擔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對稿件有質疑請與本網客服聯系。
2、刊發此文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15日內聯系本網客服。
-
-
“基因剪刀”助科學家開發出基因驅動系統 有助于科學家研究復雜的遺傳疾病
根據英國《自然》雜志24日在線發表的一項遺傳學最新研究成果,美國科學家利用CRISPR基因編輯技術,于實驗室小鼠中成功開發出...
2019-01-25 15:43:59
-
-
全新磁性材料展現量子自旋液態 科學家一直追尋的物質形態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22日報道,一個國際科研團隊在尋找新的物質形態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他們證明,與鈣鈦礦相關的金屬氧化物TbInO...
2019-01-24 14:08:47
-
-
世界首批體細胞克隆疾病模型猴在中國誕生 全球實驗動物使用數量有望大幅降低
24日,5只生物鐘紊亂體細胞克隆猴登上中國綜合英文期刊《國家科學評論》封面,標志著中國體細胞克隆技術走向成熟,實驗用疾病...
2019-01-24 13:52:16
-
-
我國學者提出實現量子糾纏新方法 合成反對稱自旋交換作用
浙江大學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學者聯合中美多個研究團隊,首次在人工量子系統中合成了反對稱自旋交換作用,演示了利用手征自...
2019-01-23 15:22:29
-
-
我國科學家研究發現 發燒能促進免疫細胞“運動”
日前,中國科學院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陳劍峰研究組對發燒在機體清除病原體感染中的重要作用及其機制作出全新闡述,相...
2019-01-23 11:0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