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科學家創新研發第三類存儲技術
- 來源:中國科學報 2018-04-10 13:17:39
復旦大學微電子學院教授張衛、周鵬團隊實現了具有顛覆性的二維半導體準非易失存儲原型器件,開創了第三類存儲技術,解決了國際半導體電荷存儲技術中“寫入速度”與“非易失性”難以兼得的難題。4月10日,這一重要研究成果將以長文形式在線發表于《自然—納米技術》。
據了解,目前半導體電荷存儲技術主要有兩類:第一類是易失性存儲,例如計算機中的內存,掉電后數據會立即消失;第二類是非易失性存儲,例如人們常用的U盤,在寫入數據后無須額外能量可保存10年。前者可在幾納秒左右寫入數據,第二類電荷存儲技術需要幾微秒到幾十微秒才能把數據保存下來。
這次研發的新型電荷存儲技術,既滿足了10納秒寫入數據速度,又實現了按需定制(10秒—10年)的可調控數據準非易失特性。張衛表示,這種全新特性不僅在高速內存中可以極大降低存儲功耗,還可以實現數據有效期截止后自然消失,在特殊應用場景解決了保密性和傳輸的矛盾。
“這項研究創新性地選擇多重二維材料堆疊構成了半浮柵結構晶體管:二硫化鉬、二硒化鎢、二硫化鉿分別用于開關電荷輸運和儲存,氮化硼作為隧穿層,制成階梯能谷結構的范德瓦爾斯異質結。”周鵬介紹,選擇這幾種二維材料,將充分發揮二維材料的豐富能帶特性。“一部分如同一道可隨手開關的門,電子易進難出;另一部分則像一面密不透風的墻,電子難以進出。對‘寫入速度’與‘非易失性’的調控,就在于這兩部分的比例。”
寫入速度比目前U盤快10000倍,數據刷新時間是內存技術的156倍,并且擁有卓越的調控性,可以實現按照數據有效時間需求設計存儲器結構……經過測試,研究人員發現這種基于全二維材料的新型異質結能夠實現全新的第三類存儲特性。同時發現,當利用二維半導體實現新型結構存儲后,會有更多“奇異新特性”。
專家表示,基于二維半導體的準非易失性存儲器可在大尺度合成技術基礎上實現高密度集成,將在極低功耗高速存儲、數據有效期自由度利用等多領域發揮重要作用。
據悉,從技術定義、結構模型到性能分析的全過程,這項科學突破均由復旦大學科研團隊獨立完成。國際評審專家認為,“這項工作具有極強的時效性,也是范德瓦爾斯異構結構器件發展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并表示,“所制造的器件非常復雜,器件設計提升了范德瓦爾斯異質結構電子應用領域的最高技術水平”。
【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出處非(中國新農網)的作品,均轉載于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目的在于信息的傳遞,本網不承擔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對稿件有質疑請與本網客服聯系。
2、刊發此文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15日內聯系本網客服。
-
-
觀點:薩拉赫該留在利物浦 去皇馬會在C羅陰影下
前埃及主帥哈桑-謝哈塔認為薩拉赫對轉會要深思熟慮 據ONSport報道,前埃及主帥哈桑-謝哈塔表示薩拉赫應該留在利物浦。 薩拉赫在去年..
2018-04-10 12:42:47
-
-
韓長賦:推進鄉村振興戰略開好局起好步
扎實推進鄉村振興戰略開好局起好步(2018年4月9日)農業農村部部長韓長賦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決策,去年底中央農..
2018-04-10 09:52:01
-
-
內蒙古科左后旗啟動定制牧業項目
前不久,“我在草原有頭牛”定制牧業項目在內蒙古科左后旗努古斯臺鎮圖古日格嘎查正式啟動。 該項目以科爾沁草原獨特的牧業資源為依..
2018-04-09 15:26:32
-
-
聊城陽谷整合資源推進產業扶貧
聊城市陽谷縣李臺鎮圍繞鞏固提升脫貧成效這一目標,依托優勢產業項目,有效整合各類資源,積極推進產業扶貧項目,進一步增強貧困群眾..
2018-04-09 14:45:36
-
-
無人科技助力鄉村振興 京東智慧農業共同體成立
以科技賦能、資源賦能、產業賦能助力鄉村振興!4月9日上午,京東無人機開放賦能暨智慧農業共同體啟動會在京東集團總部舉行。會上,京東..
2018-04-09 14:44:35
今日豬價暴跌 玉米上漲結束未來或價格下跌 豆粕行情
鄉村振興戰略規劃已基本成型 未來農業發展大有可為
鄉村振興正當時——2018年“三農”發展前瞻
吉林市: “掃黑除惡”何時從 “先導鎮”打響第一槍
天津西堤頭鎮涂料廠整改不驗收卻等來限期搬遷通知
杭州富陽區黃公望原村副書記被指騙取搬遷補償款
云南大理洱源縣3.5萬畝梅花競相開放
河南鞏義:G310鞏義段改建工程驚現低分高價中標 到底
2018年黑龍江調減水稻種植面積 水稻休耕試點每畝補助
“一村一幼”斬“窮根” 涼山11.7萬余名幼兒免費入學
魯甸災區:柏油路通進村
稀有印度寬距蘭“現身”大圍山自然保護區
冬日登峨眉金頂 享童話般銀色世界
石林彝族撒尼刺繡培訓助推非遺傳承可持續發展
很多吃貨奔赴去怒江 竟是為了這樣的“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