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新村:田野中的美麗廊道
- 來源:農民日報 2018-04-18 10:23:16
近日,百鄉萬戶遼寧調研組一行剛到遼寧省盤山縣太平街道新村村口,就被眼前的景象吸引住了:整潔的柏油路面延伸進村里,兩三排杏黃圍墻圍成的一個個院落和紅瓦房整齊地排列在路邊。村前是一望無際、正待春耕的稻田,田中一條觀光木道蜿蜒其中,還有不少各具農趣的雕塑。隨著調研的深入,調研組對新村在鄉村振興、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生活富裕等多個方面有了更深體悟。
在產業方面,新村將傳統種植項目水稻變成“稻蟹共生”的漁農綜合種養模式,實現“一水兩用,一田雙收”,大大增加了種水稻的收入。據調查,全村現有耕地5400畝,“稻蟹共生”模式每畝收入達2775元,其中1875元稻谷加900元成蟹,遠高于單純種植或養殖的收益,同時有利于減肥、降藥,實現了稻護魚、魚養稻的生態效果。
新村還積極發展設施蔬菜生產。現在全村蔬菜大棚達到260棟,蔬菜種植面積600畝,從業人數500多人,年實現產值700多萬元,僅棚菜生產一項可使全村人均增收5000元。棚菜種植戶岳久民告訴記者:“你看我3個大棚都是種的小柿子,一星期左右摘一次,一次大概能摘1000斤,有人上門來收一斤3元多錢,一個棚一年能產出七八萬元,保底也能有五六萬元的收入。”
在傳統種植養殖的基礎上,新村從2016年開始大力發展民宿旅游,建成民宿餐飲一條街,鐵鍋燉魚、大餅羊湯等特色的農家樂先后開業。該村建成稻田漫步系統,曲線距離1200米,觀景臺、漫步棧道、農耕雕像、觀景臺、稻田畫等一應俱全,依托設施農業園區建成蔬果采摘園,民宿與采摘園相得益彰,成為“田野中的風景廊道”。
產業旺起來,生活富起來,生態宜居也就更有底氣和動力。新村投入大量資金開展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實現了“豬圈、廁所、灰堆、柴火垛、雜物堆”五進院。在完成房屋“平改坡”基礎上,統一修建了院墻、圍欄,民居更加美觀,垃圾分類回收專人清運,而且在政府的扶持下家家都安裝了壁掛爐取暖,新村人生活更加舒適。為豐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村廣泛開展文體活動,改造擴建了文化廣場。村里還成立了秧歌隊和廣場舞隊,常年活動于廣場之上。新村黨支部開展晚間娛樂活動“一小時”,倡導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積極開展“精彩鄉村夜”活動,組織有特長的黨員群眾組成文藝表演隊,將黨政方針、利農惠農等政策編排成通俗易懂的小節目演繹給村民。
通過美麗鄉村建設,新村生態生活環境得到了很大改善,城里人享受到的,農村人也能享受得到。同時,調研組也感受到,如何進一步壯大集體經濟、提高農民收入,是未來在鄉村振興戰略規劃與實施過程需要關注的重點。
【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出處非(中國新農網)的作品,均轉載于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目的在于信息的傳遞,本網不承擔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對稿件有質疑請與本網客服聯系。
2、刊發此文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15日內聯系本網客服。
閱讀延展
-
-
貴州:交通巨變引領致富路
原標題:貴州:交通巨變引領致富路貴州省黔西縣六廣河大橋沿途的村民正在采摘新鮮的豌豆,之后這些農作物將通過當地的各級公路送往全國..
2018-04-18 07:57:59
-
-
永定:鄉村旅游好風景 脫貧致富好光景
富川一甲土樓休閑度假村一角賴秋玲攝2017年以來,永定區文旅產業強勢發力,全區旅游人數達到759萬人次、同比增長24%,實現旅游總收入74..
2018-04-18 07:57:30
-
-
大田縣農業局召開2018年山垅田復墾改造項目擴初設計
4月8日,大田縣農業局組織專家召開大田縣山垅田復墾改造項目擴初設計評審會,參加會議的有項目所在鄉(鎮)農技站、項目業主、評審專家..
2018-04-17 13:43:47
-
-
培育精品蔬菜品牌 德州抬頭寺鎮品牌農業價值再造項目
4月16日,德州百仕達地標產業有限公司與德州經濟開發區抬頭寺鎮人民政府舉行簽約儀式,正式簽訂《抬頭寺鎮品牌農業價值再造項目合作協..
2018-04-17 13:43:08
-
-
智能科技助力智慧農業
足不出戶種莊稼菜地來到餐桌旁 智能科技助力智慧農業 參加展覽的LED生態種植柜。 參加展覽的成都天麒科技有限公司無人植保機。 ..
2018-04-17 13:35:03
最新快報
熱文榜單
今日豬價暴跌 玉米上漲結束未來或價格下跌 豆粕行情
鄉村振興戰略規劃已基本成型 未來農業發展大有可為
鄉村振興正當時——2018年“三農”發展前瞻
吉林市: “掃黑除惡”何時從 “先導鎮”打響第一槍
天津西堤頭鎮涂料廠整改不驗收卻等來限期搬遷通知
杭州富陽區黃公望原村副書記被指騙取搬遷補償款
云南大理洱源縣3.5萬畝梅花競相開放
大數據分析:中美意見領袖對中美貿易戰的觀點態度
河南鞏義:G310鞏義段改建工程驚現低分高價中標 到底
2018年黑龍江調減水稻種植面積 水稻休耕試點每畝補助
“一村一幼”斬“窮根” 涼山11.7萬余名幼兒免費入學
魯甸災區:柏油路通進村
稀有印度寬距蘭“現身”大圍山自然保護區
冬日登峨眉金頂 享童話般銀色世界
石林彝族撒尼刺繡培訓助推非遺傳承可持續發展